有這麼一種“鮮味”,其肉質肥美、物美價廉,經常出現在沿海食材庫中,是許多人的心頭好。
每年3~6月份是吃它的旺季,尤其是清明節前後的它,最為鮮嫩肥美,大家能猜到是什麼嗎?
小編不賣關子了,這就告訴你,它就是淡菜,又名海虹、青口。
春日吃淡菜,補肝腎、益精血、促發育
淡菜,其實就是一種貽貝,又稱殼菜,雅號“東海夫人”。
因外殼翠綠,南方叫它“青口”。因貝肉橙紅,北方叫它“海虹”。
又因其在製作過程中,是直接挖出貝肉暴曬,不需額外加鹽的,口味清淡,加之產量大,如同家常小菜,所以得名“淡菜”。
圖源/壹圖網
《日華子本草》稱淡菜“補五臟,益陽事”。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淡菜味鹹、性溫,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消癭瘤的功效,謂其治“虛勞傷疲,精血衰少”。也就是說,淡菜適用於虛勞傷脾、精血衰少、腸鳴腰痛等症狀。
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看,淡菜的營養價值不亞於牛肉、魚蝦等。
每100克淡菜含蛋白質47.8克、脂肪9.3克、膽固醇493毫克,鈣、磷、鎂、鋅、碘等含量也頗豐富。
圖源/壹圖網
值得一提的是,淡菜對兒童和育齡女性尤為有益。
幼兒、兒童常食淡菜,可改善食慾,促進生長發育及骨骼健康。
不過,考慮到淡菜屬於海產品,可能富集重金屬,因此在給幼兒、兒童食用時,適量、間斷進食較宜。
備孕及孕早期女性適當吃淡菜,可補充碘的攝入量,以保證胎兒神經及腦部發育。
此外,常吃淡菜,還有助於改善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
圖源/壹圖網
當然,淡菜雖好,但也非人人皆宜。
①淡菜所含膽固醇較高,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需要控制膽固醇攝入量者,不宜過多食用,建議每日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5~30克以內;
②淡菜性溫,素體熱盛者不宜多吃;
③淡菜屬於高磷、高碘食物,高磷血癥、腎功能不全、甲亢等患者不適合食用。
除此之外,大家還要切記:五六月份最好不要吃,易中毒!
為啥其它時間吃它沒事,
五六月吃就容易中毒?
前兩年,唐山市、秦皇島市就提醒過消費者:近期(5、6月)不宜食用海虹,容易引起中毒。
其實,之所以這樣提醒大家,主要是因為每年5月是赤潮暴發期。
赤潮:通常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導致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
這些浮游植物中,極可能含有麻痺性貝類毒素。而海虹等貝類,主要以海水中的浮游植物為食。
這類毒素對海虹本身並無傷害,但人一旦食用,會出現頭痛、噁心、流涎、發燒、四肢肌肉麻痺、皮疹,甚至呼吸停止等。
圖源/壹圖網
需注意的是,這類毒素極耐高溫,經烹調後也可能導致中毒。
而且要命的是,所有貝類毒素引發的中毒,目前均無特效治療藥物。尤其是麻痺性貝類毒素,會麻痺神經和肌肉,致死只需0.5毫克。
因此,現在吃海虹正當時,但到了5、6月份,大家切記別吃。
另外,現在購買、烹調貝類時,也應注意:
①到正規場所購買,選擇信譽好的商家,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②貝類內臟部位富集毒素多,烹飪前要去掉內臟。
③外殼上、貽貝肉都可能帶有海藻,因此裡裡外外都要刷乾淨;烹飪前用鹽水浸泡1小時左右,讓貽貝吐沙。
下面推薦2個淡菜養生食譜~
2道淡菜養生食譜,換著吃美味又養生
淡菜粥
原料:25克淡菜、100克粳米。
做法:用水浸泡淡菜,搓洗,去除泥沙;粳米清洗乾淨;將兩者共煮成粥,食用前可加少許食鹽調味。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
淡菜泥鰍湯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願你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編輯:初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