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純愛戰神劉巧珍”
見過巧珍這樣的女孩,還能愛上黃亞萍,高加林(猛搖肩膀)你怎麼想的!!??——《人生之路》就是有這樣一種把人“逼瘋”的能力。
巧珍和亞萍,是出身完全不同的兩種女孩。
亞萍是高門大戶出來的姑娘,母親是舞蹈家,父親是公職幹部,她是那個年代的「白富美」。
巧珍出生在大西北的農村,她勤勞能幹,淳樸美麗,是個金子般的姑娘。
高加林被巧珍炙熱的愛打動,可他也嫌棄她的沒文化、不識字。他也被黃亞萍的魅力所誘惑,可是睡在羊皮褥子上的時候還是想巧珍。也許只有巧珍可以給他不計回報的愛,那種愛只有一次。
《人生之路》裡的男主角高加林(陳曉飾)是個有才華的“倒黴蛋”。
他的人生被同村的高雙星偷走了,他用“高加林”的名字和成績上了大學,而真正的高加林在家務農。
在人生的低谷裡,高加林遇到了巧珍。巧珍家的條件比他要好,兩人如果結婚算是男方高攀。一開始巧珍的父親低看高加林,卻看不懂自己女兒的心。
她就是喜歡他有文化、有才華。她沒有讀過書,他身上有知識的光芒。
巧珍相信愛,也勇敢愛。在高加林去縣城當記者的時候,她主動替他照顧父母。他去採訪報道暴雨泥石流,回頭她送去一雙新鞋。她為心上人拒絕了對自己用情至深的馬栓。巧珍的愛情觀就是既然我愛你,那我就對你好。從生活的照料到心靈的慰藉,她都可以慷慨給予。
有人說巧珍甘為高加林「挖野菜」,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巧珍跟真正的戀愛腦的區別是,當自己不被愛的時候,她能放手。《人生之路》裡她放開加林送的紅蓋頭,就是放手的隱喻。
她是一個擁有七竅玲瓏心的人。第一次去縣城找加林,他要她跟在後面而不是並排走,就是一種信號。她多日不見的思念化作親吻噼裡啪啦地落在高加林臉上,他卻惦記著去山崗給亞萍拍照,不能遲到。她早就感覺到這份感情遲到要變!
天要下雨,愛人要變心,你能做什麼呢?巧珍選擇放手,甚至沒有責怪高加林的變心。她對高加林有一種“喜歡但不需要擁有”的愛。好女孩的受罪最後留給了自己。
但巧珍始終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她嫁給馬栓之後兩人的日子也過得十分幸福,她沒有把自己困在不被愛的囚籠裡自我折磨,而是選擇敞開心扉去迎接新的生活。
一個女性以一種最難堪的方式痛失所愛之後,也沒有怎麼樣。
巧珍是一個格外有分寸感的人。她去上海給有錢太太做保姆,自己先縫紉了一身乾淨的工作裝,贏得對方几眼讚許。她服侍他人從心眼裡為對方著想,絕不冒犯,所以很快就讓對方推心置腹地相待。
巧珍和加林多年之後重逢的飯局,更體現了這個角色對分寸感的拿捏。她感謝加林的慷慨解囊,沒有了小兒女的情緒;面對曾是「情敵」的黃亞萍,她也選擇握手言和。一進屋便熱情地跑去廚房做飯,是因為知道大家都體諒他們夫妻要為女兒治病,定在家裡不花錢。
巧珍的魅力在於她是純愛戰神,在那個時代敢愛敢放。也在於她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靈魂,裡面都是勤勞的芳香。她相信一雙手能過出來自己的好日子。其實,她與高加林的靈魂底色是相似的。馬栓意外去世後,她從少女、妻子,變成母親,性情更加堅韌。
巧珍是一個閃動著中國女性美好品質的角色,李沁也把她演繹得十分細膩。
巧珍與高加林的分手戲裡,李沁轉過身把圍巾攥在手心、咬在嘴裡,絕不哭出聲,更能體現那種錐心之痛。面對愛人的「嫌棄」,她臉上的神色總是灰僕僕的;在馬栓面前,神色每每都是清亮發光的。原來被愛和不被愛真的可以從神色中看出來。
《人生之路》的收視率接近破3,巧珍、高加林、黃亞萍的人生歸宿到底走向何方還是個謎。無論誰和誰走到一起,都希望他們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