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堂|4.15可報, 中華藝術宮,一起穿越北宋,破解清明上河圖的驚天秘密

親子課堂|4.15可報, 中華藝術宮,一起穿越北宋,破解清明上河圖的驚天秘密

中華藝術宮

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展覽館

在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後,改建為美術館

其作為我國的標誌性展館

具有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學習意義!

皮皮親子課堂

在中華藝術宮推出新的課程

穿越北宋 解密清明上河圖 

快帶孩子來吧!

中華藝術宮造型奇特

取材於中國古典建築元素——斗拱

鮮豔的中國紅配上簡約明快的建築結構

不由令孩子們眼前一亮

“為什麼上面大、下面小?”

“不會掉下來嗎?”

國寶《清明上河圖》藏於故宮

平時難得一見

然而在中華藝術宮

多媒體技術在巨幅屏幕上

全景動態地演繹了這一市井百態

話不多說,

快來跟著講解清明上河圖的專業老師

一起到中華藝術宮

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吧~

注:導師為3個導師其中之一

參加信息須知

【活動時間】:

4月15日(上午10:00)

【費用說明】:

·248元1大1小

另+1大+99元 

另+1小+149元

*含教師授課+專業講解器使用費用

12歲以下兒童至少一名家長陪同

【適合對象】:

6-10歲親子家庭

【活動名額】:

5組成團,10組滿團

【活動時長】:

2小時(不含自由活動時間)

【參與須知】:

本活動不含場館參觀門票,用戶需自行購票

(清明上河圖特展區為收費區,門票至現場購買)

成人票:20元

優待票:10元

1.3米以上學生、60歲以上老人

免票

1.3米以下學生,70歲以上老人

 【報名方式】:

點擊下方小程序報名


【活動地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路205號(中華藝術宮)

清明上河圖

從前,有一幅圖,它真跡難尋,是宮廷珍寶文物,曾五次進宮,四次出宮,是一千年前的城市面貌與生活的重現;一紙絹品以不同種形式保存在城市裡、在展館中、在瓷器上、在酒店、在餐廳、在景點、在故宮……

首次在故宮展覽盛況

這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歷經數年的精心神作——清明上河圖

這幅圖,被專家稱作鬼圖,承載著整個朝代的歷史興衰,與一部巨大的史冊等量。他說:不知道這幅圖的人幾乎沒有,但是能看懂,知道圖畫上那些背後有趣的故事的人,想必也很少。它被稱為現代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講解導師,一起穿越北宋盛事,解密清明上河圖的驚天秘密吧!

第一站:背景知識探究

清明上河圖,中國藝術史上蔚為壯觀的國之大寶,這是一幅描繪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又稱汴京)風貌的風俗畫。以長卷形式、以精妙工筆全景攝入北宋末葉首都的城郊鄉野、街道車馬、河橋舟船、商鋪民居,以及士農工商各業人物的市井百態,可謂北宋時代的“百科全書”。

那麼,是誰給這幅畫取名為“清明上河圖”,這個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清明上河圖》五次入宮,四次被盜,它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版本的清明上河圖,我們又是以什麼為依據來判斷哪一幅是真跡呢?

第二站:動態版《清明上河圖》

在現代技術的幫助下,中華藝術宮將《清明上河圖》原作放大近30倍,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山形鉅製屏幕上全景動態演繹這整整一條長街,畫中平面靜止的人物活動起來!讓我們來一場古今交融的超時空對話,感受北宋都城汴京城市風光。

在這樣一幅五米多長的畫卷中,隱藏著無數小秘密——

建築師在畫中,看到了北宋時期的建築形制;

經濟學家在畫中,看到了北宋時期經濟發展情況;

平面設計師在畫中,看到了當時招牌、廣告的設計方式;

城市規劃師在畫中,看到了城市街道的基本規劃。

小朋友們又能在畫中看到些什麼呢?

你相信  支付寶、共享單車、高鐵、網購以其加快生活速度、提供便利、改變生活方式而成為新四大發明,然而這些,在宋朝就已出現嗎?

李世民曾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我們今天來學習清明上河圖,希望小朋友們從中能夠了解歷史,熱愛歷史,更重要的是學會對歷史的思考。

北宋是一個崇尚科學的朝代,四大發明在這個階段得到應用,走向世界,科技強國!

大量科技類著作,例沈括的《夢溪筆談》,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等如同天空中的璀璨星辰般指引更多的人追逐科學的腳步。

毋庸置疑,這幅古畫有太多的細節值得深挖,有太多的東西和今天緊密相連,畫上看到的是我們在今天的文化中吸收到的營養。

然而縱觀中國古畫,極少有直接描述老百姓的古畫,極少有文人的工藝和老百姓的理念完美結合的古畫。

這幅畫,直接對話一千年前,而講解老師,為大家搭建時空橋樑,也為同學們打開歷史寶庫的大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