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歲的劉爺爺,發現高血壓已經3年了,一直聽從醫生的建議規律口服氨氯地平片來控制血壓。平時劉爺爺在家規律監測血壓,雖然不能降到醫生推薦的理想水平,但是至少血壓水平還穩定的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就在前不久,劉爺爺進項常規體檢的時候,聽其他病友說,硝苯地平降血壓的效果更好,而且也比劉爺爺現在吃的氨氯地平便宜。
劉爺爺一聽,瞬間對硝苯地平心動不已。把醫院開出來的氨氯地平吃完後,也沒有和醫生商量,劉爺爺自己去小藥店買來了硝苯地平。
改服硝苯地平沒多久,劉爺爺的身體就因為這次換藥,差點丟了性命。那是一天早晨,劉爺爺剛從床上坐起來,突然眼前發黑。劉爺爺以為是起身的時候起猛了,嘗試控制住自己的身體,然而並沒有成功,便一頭栽倒在地上,之後便沒了知覺,不省人事。
還好在衛生間洗漱的老伴聽到臥室傳來的一聲悶響,便趕忙出來查看情況。看到劉爺爺暈倒在地上後,趕緊打了120將劉爺爺送到附近的醫院。
醫生先為劉爺爺完善了頭部CT的檢查,可見有腦內有新發出血,初步考慮劉爺爺的暈厥與突發腦出血有關。
經過一番搶救和治療,劉爺爺可算脫離了危險,人也清醒過來。事後醫生詢問劉爺爺是否有規律服用降壓藥,劉爺爺如實回答了自己未經醫囑就調整高血壓用藥的事情。醫生一聽便知道了為什麼劉爺爺會突發腦出血了。
醫生向劉爺爺解釋說,硝苯地平服用不當確實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降壓藥是不能隨意調整的,尤其是像劉爺爺這樣的老年人,調整用藥需慎之又慎。多虧這次劉爺爺腦出血被發現的及時,得到了及時的救治,不然很可能就會出現生命危險。
隨著高血壓發病率的升高,老年人已然成為這種慢性病的重災區。
然而老年人對於高血壓這種慢性病的重視程度往往不足,像劉爺爺這樣能夠在正規醫院確診並儘早開啟藥物控制治療,並且能夠遵醫囑居家定期監測血壓的老年患者確實屬於少數。
很多歲數再大一些的老年患者可能連規律服藥都很難做到,需要在看護人員的監督下完成,更別提日常監測血壓了。目前大部分患者的高血壓治療都是以藥物控制為主,血壓監測對於患者的合理用藥至關重要。
市面上具有降血壓作用的藥物種類非常多,不同藥物有著不同的藥理機制,這也決定了藥物的適應症和不良反應。尤其是對於那些除了高血壓以外還合併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疾病的老年患者,在藥物的選擇方面更是要謹慎決定。
雖然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都含有“地平”二字,但這並不意味著兩種藥物之間可以相互替代。儘管這兩種同屬於一種類型的藥物,但是仍然有著療效上的區別,適合服用的人群也不盡相同。下面我們先從藥物的降壓原理講起,大家就知道這兩種的區別了。
一、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的降壓機制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都屬於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中的二氫吡啶類降壓藥物。
由於肌肉的收縮需要大量的鈣離子內流,並結合到肌肉細胞內相應的位點上,從而引起肌肉的收縮。這裡所指的肌肉除了我們肉眼可見的體表肌肉以外,還包括很多微小的肌肉,比如調節血壓的血管平滑肌和保證心臟正常跳動的心肌等。
平時我們所謂的血壓,就是血流對於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血管壁上分佈著血管平滑肌,能夠起到控制血管收縮和擴張的作用。
高血壓就是血流對於血管壁衝擊力過大,此時如果能夠讓血管直徑變大,即血管發生擴張,就可以緩衝並降低血管壁受到的血流壓力。
這便是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起到的作用。好比是堵車時將馬路拓寬,引導車輛分流以緩解通行擁堵和交通壓力一樣。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通過減少鈣離子向細胞內流入,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縮,變相的使血管平滑肌舒張,血管直徑擴大,血液流過時產生的壓力減小,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這樣的作用不僅侷限在外週末梢小血管的血管平滑肌中,對於肝臟、腎臟等器官的供血血管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擴張作用。但是血管擴張可不意味著血流量的減少,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不會對重要器官的供血量產生影響,因此也不會造成器官缺血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
目前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已經廣泛應用於高血壓的治療之中,以其相對高效的降壓效果和較高的性價比收到很多患者的青睞。不過這類藥物已經不斷更新換代了好幾代藥物,不同代藥物對於擴張血管的選擇性是不同的。下面就來說一說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究竟有什麼區別。
二、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的區別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是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中應用最廣泛的兩種藥物,硝苯地平屬於第一代藥物,後者則屬於第三代。兩者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著較大的區別。
1.起效時間
硝苯地平屬於短效降壓藥,起效迅速,對於收縮痙攣的血管能夠起到顯著的擴張作用,能夠有效快速的降低血壓,其降低血壓的幅度與服用前血壓的高低呈正相關。然而氨氯地平則相反。氨氯地平屬於長效降壓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較為緩慢,發揮降壓作用也相對平穩。
2.用藥頻次
硝苯地平起效迅速,血壓降的快,升得也快,所以每天需要服用2-3次,每次用量在10-30mg不等,可以根據患者耐受情況進行適量調整。
然而氨氯地平的代謝速度相對較慢,所以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即可,每次用量也比硝苯地平少,起始劑量為2.5mg,最大用量不超過10mg。對於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可適當降低用量【1】。
3.適應症
由於硝苯地平起效快,能夠擴張痙攣的血管,還能起到擴張冠脈的作用,臨床上常常用於急性高血壓的臨時降壓用藥,以起到迅速穩定血壓的作用。但是硝苯地平的用藥頻次和用藥量更多且更加頻繁,所以需要患者具有較好的依從性。
氨氯地平具有長效降壓作用,而且對於血管的選擇性比硝苯地平更好,所以常常用於日常血壓的長期控制,適用於老年高血壓以及伴發心絞痛等冠脈疾病的人群。
4.藥物副作用
硝苯地平對於舒張血管的選擇性稍差,因此可能對其他周圍未痙攣的血管也起到舒張的作用,因此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反射性心跳加快、面部潮紅等不良反應。再者,硝苯地平可能會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耗氧量,所以該藥不能用於心衰患者。
氨氯地平對血管的選擇性較好,因此出現上述副作用的可能性較低,但是兩者都會反射性的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部分患者服用後會出現引發水腫、心悸、牙齦增生等不適。這些不良反應一般較為輕微,患者通常可耐受。
既然兩者有著以上這些方面的區別,那麼為什麼劉爺爺改服用硝苯地平後會引發腦出血呢?
三、引發腦出血的原因
上文也提到過,硝苯地平屬於短效降壓藥物,降壓作用顯著且和服用前血壓值呈正相關。急性高血壓患者在血壓峰值時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夠迅速降低血壓,但是同時也面臨著血壓在短時間波動過大的風險。
目前大量研究認為,血壓的大起大落並不能對心腦血管系統起到保護作用,反而是平穩降壓更受到臨床醫生的推薦。因為高血壓的發病通常比較隱匿,如果不是明確已經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很少有人會保持定期居家監測血壓的習慣。
大部分人往往是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或是體檢時無意中發現的無症狀高血壓,因此高血壓被發現時,其實已經緩慢的造成了血管系統的損害及內環境的紊亂。這是我們控制高血壓也應該逐步平穩的在一段時間內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
劉爺爺一開始服用的氨氯地平,更符合長效平穩降壓的治療理念。
在更換硝苯地平後,如果劉爺爺還按照氨氯地平的用藥量和用藥頻次來控制血壓,其降壓的作用顯然是不能日間血壓維持在理想範圍的,可能會使血壓產生較大的波動。
加之高壓力血流長期衝擊血管壁,本來就對血管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部分微小或重要的腦供血血管可能已經發生了硬化,血管較為脆弱。此時大起大落的血壓波動會加重這些已經硬化脆弱的血管壁受到的血流衝擊,增加血管破裂發生的風險。如果腦血管破裂出血,這便是劉爺爺發生的腦出血。
總結
高血壓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種慢性病,目前主要採取藥物治療的方式來控制血壓。
市面上口服降壓藥層出不窮、種類繁多,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藥物的選擇也不盡相同。
劉爺爺先後服用的兩種降壓藥物均屬於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中的二氫吡啶類藥物,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從而起到舒張血管平滑肌的作用。這兩“兄弟”雖然都帶有“地平”二字,但是在用藥頻次、劑量、起效時間、適應症和副作用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區別。
劉爺爺自行調整降壓藥物會嚴重影響血壓的波動曲線,血壓波動過大時會增加血流對於血管壁損害作用,嚴重者會出現血管破裂出血,造成劉爺爺這樣的腦出血。
因此,廣大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口服降壓藥物以控制血壓,切記不同降壓藥物有著不同的適應症和禁忌症,不可隨意更換或互相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