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為什麼血壓變得不穩了?

春天來了,為什麼血壓變得不穩了?

春天來了,為什麼血壓變得不穩了?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血管科/李玉峰

     隨著春天的到來,不知道為什麼血壓也變得不穩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患高血壓的朋友可能發現,平時血壓控制得很平穩,但隨著春天的到來,不知道為什麼血壓也變得不穩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而且,最近脾氣也突然變得特別急躁,愛發脾氣,胃口也不好了,不太想吃飯,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四季中與春季相對應,而“木”具有升發、向上的特點。所以,當春天來了,人們非常容易出現“上肝火”的症狀,尤其是那些本來體質就有“內火”或者情緒比較壓抑、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人。而對於患高血壓的朋友,很多人屬於“肝火”體質,那麼當他們到了春天的時候,由於春季萬物復甦,“木”具有升發、向上的特性,血壓也會隨著“肝陽上亢”出現波動,血壓升高、變得不穩定。

     那麼,到了春天,血壓變得不穩定是不是因為“肝火”引起的呢?首先要判斷是不是有“肝火”。老百姓當中,很多人都知道:愛發脾氣就是有“肝火”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只是其中一方面,下面我就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判斷您是否“上肝火”了。

小測試

下面有七個症狀表現:

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苦口乾、耳鳴頭脹、心煩多夢、不思飲食、兩脅脹滿或脹痛

     如果上面的表現中,您符合了其中兩個以上的症狀,那麼您就是有“肝火”了。“肝火”都有哪些危害呢?在文章開頭時說了,患高血壓的朋友上了“肝火”,血壓就會變得不穩定,而且由於肝氣不舒,會變得急躁易怒、愛發脾氣,不管多大的事,火氣一點就著,有時會使得他身邊的親戚、朋友難以忍受。

     另外,五行理論中,“木”克“土”,五臟中,“土”對應“脾”,所以,當肝火旺時首先會克脾,脾胃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出現不思飲食、吃飯乏味。另外,“肝火”還能耗傷津液,會引起口乾、口苦等症狀。另外,火性炎上,肝火上擾,就會造成頭暈、耳鳴、目赤等表現,而患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由於“肝火”,還可能誘發像急性心梗、急性腦梗這樣的嚴重情況。

     “肝火”的危害如此之大,那麼有“肝火”了怎麼辦呢?

     首先要注意飲食,減少“上火”的內部誘因。應該減少食用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油膩、辛辣、葷腥、煎炸的食物,還應該少吃鹽,戒菸限酒等。應該多吃“苦”味食物,主要包括苦瓜、杏仁、苦菜、芹菜等,另外還可以多吃新鮮的、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草莓、蘋果、黃瓜、番茄等,均具有清降肝火的作用。

     其次,調整情緒也是消除肝火的重要方法。焦躁的情緒對肝火旺的患者來說就像是“火上澆油”,而保持平靜的心態則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心胸坦蕩,肝火自然會消除。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血壓不穩都是因為肝火造成的,也不能因為有“肝火”而單獨服用降“肝火”藥而停服降壓藥物,從而耽誤了您的治療。如果您有非常明確的“肝火”表現,同時大部分時間血壓基本正常,只是偶爾升高,一般在情緒波動時血壓也跟著不穩定,像這種情況可以用清肝降火食物療法或中醫藥治療。

     但如果您的血壓過高,建議您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看是否需要調整降壓藥物。

     最後,我教大家幾種具有降肝火作用而又方便實用的食療配方:

菊花苦丁茶

     取適量菊花、苦丁茶,加適量決明子,用開水沖泡,每天飲用,具有清肝火的作用,可以清肝明目,還有降壓、降脂的作用。

川貝燉梨湯

     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不僅能清肝火,還能潤肺止咳。

芹菜粥

     新鮮芹菜60克(切碎),粳米100克,放沙鍋內,加水如常法煮粥。

     每日早晚溫熱服食。應現煮現吃,不宜久放。

銀耳蓮子粥

     圓糯米60克,桂圓肉10克,去心蓮子20克,紅棗6克,蓮子與圓糯米加600毫升的水,小火煮40分鐘,然後再加入桂圓肉、紅棗再熬煮15分鐘,加冰糖適量,即可食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李玉峰

本文編輯:秀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