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最卷的省份。
山東絕對能排進前三。
最近,山東考公團,橫掃江浙滬的新聞,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咋回事呢?
主要是說山東人考公務員,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他們並不侷限於本省的崗位,而是更傾向於全國巡考。
各個省份輪著考,全國轉一圈,考上哪裡算哪裡。
他們把國考當一模,上海市考當二模。
江蘇省考當三模,浙江省考當四模。
到了山東省考,正式考試。
生動演繹了啥叫宇宙的盡頭是編制,編制的盡頭是山東。
其他省份的考生瑟瑟發抖,只能祈禱:
“千萬保佑山東省考和本省安排在同一天,方能避免和山東人同臺競技。”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解。
山東人,為什麼對考編如此執著?
本省省考不香嗎?為什麼不惜跑到外省,也要上岸?
我想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山東省考的競爭過於激烈。
山東人,天生自帶學霸基因。
從高考就能看出,600分在山東,可能只能上一個普通一本。
省考的難度,也可想而知了。
就像網上那句流行的吐槽說的:
“山東雖然考的人多,但是招的少啊。”
雖然他們的考題難,但時間短啊。
2022年,山東招錄7522人,全省共有34.5萬人報考,平均競爭比約46:1。
這也就意味著,每100人裡,只有2人有望上岸。
一些熱門崗位,甚至150分都無緣進面試。
堪稱地獄級難度。
第二,也和當地的文化氛圍有關。
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山東父母,對於穩定工作都有一種嚮往。
什麼是山東父母?
他說,考上大學就要為考公考編做準備了。
他說,考上985、211也是為了考公更有優勢了。
他說,即便去了阿里華為,也不如回老家考一個公務員好了。
很多山東人自嘲,不孝有三,無編為大。
但自嘲歸自嘲,我發現很多人因此對山東有了很多刻板印象。
在很多人眼裡,山東人,就意味著高分低能,守舊迂腐。
是時候,給山東正名了。
提到山東,除了學霸。
很多人聯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大。
常有人笑稱,在山東,什麼都是oversize。
這是山東的紅薯。
是兩個手才能舉起來的重量。
山東的南瓜,震驚外地人一年。
比人高的大蔥或許不是隨處可見,但1米4、1米5的長度,的確比比皆是。
還有擀麵杖一樣的山楂卷。
比頭還大一圈的山東饅頭。
從食物的規格上,就能看出山東人的大氣與豪爽。
不去山東吃一次宴席,你不會知道什麼叫“用盆吃飯。”
500塊錢,20個菜。
正如山東人的個性一般,樸實無華,但事兒絕對不差。
疫情期間,有西安網友在網上曬出了一個蔬菜包。
比手掌還大的土豆,臉兩倍大小的菜花。
網友說,一看就是你們山東人捐的吧。
馳援湖北那會,山東更是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搬家式支援。
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都是百噸百噸的捐。
在最艱難的時候,不僅送了許多,還保障了省內的蔬菜供給。
整個疫情期間,幾乎沒漲過什麼價。
不得不說,這很山東。
山東人就是如此,他們或許不拘小節,但那份樸實的善良,獨一無二。
他們或許有些木訥很少表達,但從未熄滅過心中火熱。
有人說,以前總覺得山東土,這麼多年才發現誤解他了。
他們的確沒有那麼精緻,沒有那麼小資。
什麼都是高高大大,滿滿當當的。
但山東人的愛,就是這樣,低調而溫柔,樸實卻踏實。
很多人覺得山東傳統。
尤其是一到過年,山東人浩浩蕩蕩出門拜年的場景,就會在各大平臺上引發爭議。
有人說這是糟粕,是封建守舊。
但我更覺得,這是山東人性格里,對禮的堅守。
山東人,尤其講究“仁義禮智信”。
對長輩重禮道,對朋友重義氣,對他人講熱情,已經刻在了山東人的骨子裡。
“好客山東,情義齊魯”絕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
不信你看。
遼寧鞍山,一位退休教師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到山東旅行的經歷,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他10天走了5個城市,幾乎在每一個地方,都有感動的故事。
在青州,他下火車,拎著箱子下樓梯時。
一個陌生的小夥子主動上前幫忙。
大爺說,走過全國100多座城市,第一次有這種待遇。
在曲阜,他和老伴為了避寒,走進了一家包子鋪。
天太冷,他就到旁邊便利店買了一瓶酒。
服務員看到他提著酒進來,立馬拿來了一袋子花生,不停地給他抓。
大爺覺得不好意思,非要給錢,對方卻說什麼也不收。
不免感嘆:山東人,是真實在啊。
這大概就是孔子說的“訥於言而敏於行”吧。
5年前,北京的賈女士在地鐵上無意幫助了一位山東老人。
當時,擔心老人再遇到什麼困難。
賈女士留下了自己的電話。
沒想到,此後連續5年,老人都聯繫她,給她寄來了家鄉的土特產。
蔬菜、花生、石榴……
看似不值錢的小東西里,都寄託著老人深厚的感謝。
山東人就是這樣,最怕欠人恩情。
他們對別人好,從不計回報。
甚至最怕人家感謝,總是故意輕描淡寫,說一句應該的。
但若是別人對自己好,就一定記在心裡,想著加倍送還。
這才是山東人真正信奉的禮道。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
不是什麼封建糟粕,而是我們生而為人,心底最本真,最憨厚,最純粹的那份本色。
近代教育學家張天麟曾這樣評價山東:
“山東乃中華民族的長子。”
何為長子?
不僅是文化的傳承者,更是大災大難前,最能擔當的那批人。
就說河南暴雨吧。
山東菏澤,一個小夥在門上貼上了告示。
“去河南抗洪,暫停一天,等我回來。”
沒有一句多餘的話,彷彿做好事,本該如此。
新鄉,山東的救援隊擠滿了整條街。
各個城市的都有。
這裡不是山東,卻到處都是山東的車。
從人力,到物資,山東為他們考慮的面面俱到。
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沒有山東人拿不出來的。
任何困難,都擋不住山東的好漢本色。
別人有難,一定要幫。
誰來求助,都幫他扛。
大氣,爽直,不矯情,能擔當。
這樣的山東,確實頗具大哥風範。
這份家國情懷,這種榮辱共進的集體意識,才是山東的魂。
總有人覺得山東落後。
沒錯,比起北上廣的發達與絢爛,山東是不怎麼出彩。
也有點保守。
但他們守的,不是舊時的落後習俗。
他們守的,是這個民族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洗滌,所傳承下來的精神。
是這個國家的根。
有人說山東人愛考編,是落後。
但那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下來的。
他們沒看到,這背後,持之以恆的勤勉和踏實。
有人說山東人禮數多,是迂腐。
但他們看不到,那背後厚重的情義。
那份打心底裡對他人的尊重、仁義與守信。
我很認同那句話:
“山東和山東人,就是中國文化的縮影。”
這個時代需要進步,需要日新月異的變革。
但始終有些人,選擇留下來。
將支撐著這個民族始終向上的最根基的精神與文化,傳承下去。
山東人,好樣的!
7 / Apr / 2023
來源:脆皮先生
作者:脆皮
微博: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