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中醫普及學堂每天5點與您準時相約
養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南豐曾鞏祠記
幸得樂安光澤叔公牽線,到南豐,受水平會長熱情接待,遊曾鞏祠並紀念館,仁才宗親提供古譜恭閱,紀念館盧老師精彩講解曾鞏一生行跡,頓感膺服,多有啟發,略書一二。
1.祠位於大江邊,外有峰巒連珠,端正彎抱感江峰繞祠,隱者桃園!地方山清水秀,至此如古人,想息馬安居,有生生不息之意!
2.祠外門有一聯:學繼一宗聖,名揚八大家。曾鞏乃上承孔孟,下啟程朱的巨儒,其“欲挽白日之西頹”,志學俱高,萬姓仰光!乃思丈夫行事處世,不能祠廟享之,非成功也!
3.慎終追遠,門匾乃曾憲梓愛國企業家題,堂乃明德堂,取《大學》開首詩,有曾鞏像坐中堂,偉大的人物,經歷史,不但不褪色,還會歷久彌芳。
曾鞏為官,官品民意極高,眾民攔道,不捨讓之走,鞏一生以洗冤為民,修史傳道為任,人走後,百姓還貼其畫像、建祠仰之,這是活進人民心中的文官。鞏乃千古清官良吏之範也!
5.一門六進士,千年來最閃耀的科第世家。曾鞏一生,文行典豐,堅守官不與民爭利,文當為世傳統。通過讀書治家,為族為國培才,建興魯書院,育名俊。立人達人典範!用今天話說,曾鞏乃“進士沃土”、“進士導師”。
曾鞏一生校書無數,《戰國策》《李白詩集》皆仗其筆而得豐滿,且為序文之祖,每校一書必撰序文,此鞏信條也!
一人一生行持,當用年譜千秋記之,其浩然正氣,利濟潤澤之廣大,可知!只有學為人師行作典範者方有此福!
一篇《洗墨池記》,如周敦頤《愛蓮說》文斷傳廣,才103字,千古餘響!可謂字字千古後世文案學者,讀之如醍醐灌頂!
千古百字文,最燦爛的文珠,能得遇學習背誦,比學業文憑皆貴重,是人生上上籤!
今日遊祠,再一次拔高了境界!震撼了身心!古賢名祠,高風亮節,一般不深究者,不能知得!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曰:“願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