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常見壞習慣,損皮膚、傷大腦、毀骨骼…比久坐更傷身,很多人每天還在做!

5個常見壞習慣,損皮膚、傷大腦、毀骨骼…比久坐更傷身,很多人每天還在做!

習慣,一旦養成後,就會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印在生活中,在不知不覺間影響我們的方方面面。

比如:堅持每天運動的好習慣,不僅能強身健體,也能愉悅心情。而抽菸、熬夜等壞習慣,卻會一點點積累危害,可能哪天就突然爆發了……

然而,有些危害健康的習慣,你可能每天都在做,卻從沒意識到,以下這些壞習慣,看看你有沒有~

01

舔嘴唇、撕嘴皮

小心唇炎找上門

氣候乾燥,嘴唇很容易乾燥起皮,有些人就習慣舔一舔,或者撕嘴皮。

1
舔嘴唇、撕嘴皮,易引發唇炎

用舌頭舔嘴唇,看似唾液能滋潤唇部,但持續時間很短,而且會陷入越幹越舔、越舔越乾的惡性循環,導致唇部出現皸裂甚至腫脹結血痂慢性唇炎的症狀。

唇部太乾就難免起皮,但如果直接上手撕就更不妥當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疼痛加重、唇部出血,還可能引起感染、創口難以癒合,甚至發展成慢性唇炎

2
三招改善嘴唇起皮

充足飲水+吃水果:每天至少飲水1500~1700ml250~300g水果攝入也必不可少。

保持環境相對溼潤:空氣乾燥時可以使用加溼器,將室內溼度控制在50%~60%左右。

用對唇膏:選擇含有透明質酸鈉、神經酰胺、角鯊烷、蓖麻油、霍霍巴油、凡士林、尿囊素、維生素E等成分的唇膏,並且要豎著塗

02

經常摳鼻子

呼吸道黏膜很受傷!

鼻腔幹,尤其是上火、感冒人群,總覺得鼻腔有異物感,忍不住摳鼻子。

其實,鼻腔裡有一層黏膜,它能黏附並阻止外界的細菌和有害物進入呼吸道,是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但乾燥本就會破壞鼻腔的環境,若還經常挖鼻孔,反而破壞鼻粘膜,導致鼻腔敏感、出血,更容易感染病菌,出現打噴嚏、過敏等症狀。

特別是手上沾有細菌時,感染幾率更高。比如: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鼻結核就很常見;肺炎鏈球菌也可能通過鼻孔進入呼吸道而引發肺炎。

【建議】可以用棉籤蘸取生理鹽水,放入鼻子中,輕輕地慢慢滾動進行清潔。

03

上廁所玩手機

讓你從頭傷到腳!

現如今,手機成了人們最親密的“夥伴”,上廁所也不離身,於是一蹲就是二三十分鐘。長期如此,危害可能悄悄遍佈全身。

01
影響大腦供血

不論是蹲坑還是坐便,時間久了,血液會集中在下肢,猛然起身時容易發生一過性腦缺血,尤其一些本身體質比較弱的高血壓患者、老年人,有可能出現暈倒,甚至腦血管意外。

02
頸椎、腰椎曲度改變

如廁時,身體會不自覺地前傾,此時還低頭看手機,頸椎受到的壓力成倍增加,久而久之,頸椎曲度容易發生變化,甚至誘發頸椎間盤突出等。

尤其是蹲便,由於腰椎缺乏足夠支撐,椎間盤受力更大,容易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03
增加痔瘡風險

一方面,人體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層環狀的肛墊,它有彈性收縮的作用,可以開閉肛管,控制排便。但較長時間的腹壓升高,會導致肛墊彈性回縮作用減弱,下移形成痔瘡。

另一方面,蹲廁過久,直腸靜脈、末端血液迴流受阻,可以導致靜脈血管淤血擴張,形成痔瘡

04
便秘

排便是肌肉反射的動作之一,當乙狀結腸通過蠕動將糞便推至直腸,產生便意時,人體的中樞神經參了這個反射活動。

而玩手機會干擾大腦對排便傳導神經的指揮,延長排便時間,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排便困難,或是習慣性便秘

05
增加下肢靜脈血栓風險

長時間蹲著或坐著不動,血液容易瘀滯在下肢,不僅會出現腿部腫脹、麻木,還會增加下肢靜脈血栓風險

特別是下肢靜脈曲張者,更要警惕血栓脫落,引發肺栓塞等危急疾病。

另外,廁所裡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也容易附著在手機上,並通過接觸沾到手上,從而傳播疾病。

【建議】上廁所儘量不帶手機,排便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以內;如果帶了手機,出來後記得用75%的酒精棉片給手機消消毒。

04

蹺二郎腿

可能比久坐更傷身!

都說久坐傷身,會傷心、腦、肺、腸道、血管、腰椎……但很多人不僅久坐,還翹著二郎腿,危害就更大了,尤其是對脊椎

蹺二郎腿時,容易導致腰椎壓力分佈不均,比如右腿疊在左腿上,那麼右側的骨盆就會提起,重心全部集中在左側,脊柱向右彎。時間一長就容易腰痠背痛,日積月累下來還容易脊椎變形、側彎

同時,蹺二郎腿或交叉腿時,膕窩、踝關節處受壓靜脈迴流受阻靜脈曲張風險更高

【建議】坐著的時候,最好雙腳都放在地上,保持腰背部挺直,可以在腰部放一個靠墊。

05

脖子不舒服

扭一扭就好?

現代人長期久坐對著電腦,頸椎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舒服,有些人就習慣扭扭脖子。

01
損傷頸椎

適當扭脖子確實可以讓緊張的韌帶得到放鬆,釋放頸部關節壓力。但長期頻繁扭脖子,韌帶經常被拉扯,韌性就會下降,就像彈簧降低了彈性一樣,而這容易引起炎症滲入,導致頸椎痠痛

如果扭脖子用力過猛,還容易導致頸椎錯位關節挫傷,嚴重的甚至導致癱瘓。

02
增加腦卒中風險

扭脖子時,血管也會發生扭曲,而血管有內膜、中膜、外膜三層,就像同時在擰幾條毛巾,容易導致內膜脫開、膨出,甚至破裂,導致血液灌注進血管壁夾層,阻塞血液流通,增加卒中風險

本身有頸動脈斑塊的,也要切忌劇烈扭脖子,以免壓迫斑塊,引發破裂、血栓,導致腦卒中。

【建議】:用頭寫米字,能放鬆頸部肌肉,但要注意動作幅度別太大。

除此之外,像經常掏耳朵、戴耳機睡覺、彎腰搬重物、背單肩包等等,也都容易損害健康,平時要注意避免。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