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雷霆1351 3.84T實際上才是我最初想買的盤,這個盤也有濃濃的群聯味道,實際上希捷有很大一批的盤是根據群聯方案定製的,雷霆1351就屬於這之中的一個。
這個盤和S4500是一個賣家,所以盤的單價是1800元左右,價格還是算很貴的。。。不過這個盤給我感覺還好,比XF1230好多了,雖然都是冤大頭,但是1351矇蔽了我的雙眼,讓我不覺得我是冤大頭。。。
來,讓我們假裝不知道1900能買到7.68T的硬盤誰也別提醒我~~~
這類盤外包裝都是差不多的,一個防靜電袋袋套著,所以我現在也懶得說了。。。
希捷雷霆1351的名字很中二,但是外殼確實就是我想要的那個樣子,銘牌下面那個貼紙又給我帶來了濃濃的群聯味~~~
這次方案其實是比較深度的定製,不像XF1230那樣換牌了事,所以銘牌還是有些內容的,英文系列名稱是NYTRO 1351還有些唬人,結果大陸這邊系列叫雷霆。。。莫名就開始中二了
背面之前應該有企業內部的識別條碼貼紙,顯然是有什麼東西被撕了~~
希捷雷霆1351需要5V 1A和12V 0.05A的供電,因此基本上就告別了USB外接和筆記本了「試了,USB外接不能用」,這12V供電真的就是雞肋的不行,最大的作用估計就是不讓筆記本和外接使用。。。
這次的產地是馬來西亞的,結合生產日期是18年,據我有限的固態硬盤知識來說,我印象裡馬來西亞只有美光和閃迪兩家廠「閃迪當時還沒有被西數收購」,所以這個盤很可能還是現在的西數之前的閃迪幫著代工的。。。有沒有那啥感覺
背面則是一塊略微內凹的鐵片,四顆T6H的內六角螺絲固定,為啥說是鐵片呢,因為手機能給他吸起來。
上面黑色塑料殼的螺絲實際上是固定PCB的。
拆解就很簡單了,擰下四顆T6H螺絲就可以了,拆開有點費勁,內部居然用了硅脂作為導熱介質,硅脂覆蓋了主控和內存顆粒,而且因為硅脂有一定的流動性,所以主控上的硅脂已經流了部分下來,內存顆粒上的硅脂也是偏移了。
PCB這邊也是不多見的正面朝外,PCB正面有一顆主控+兩顆緩存+8顆NAND顆粒+四顆鉭電容,另外就是一些供電相關的IC,這一面任然有三顆T6H螺絲固定。
也就好在溫度低,實際上主控die上已經沒硅脂覆蓋了,拍圖之前硅脂我已經動了下,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的。
擰下三顆固定PCB的T6H螺絲之後就可以拿出PCB了,背面對應主控和內存位置同樣使用了很多的硅脂作為散熱介質。
PCB背面則是兩顆內存+8顆NAND顆粒,最下方同樣有四顆鉭電容已經對應的電路,右上角還有希捷的LOGO.
IC方面,主控絲印500021768 STMG30300AC ,很顯然是啥都不知道的,八成是群聯給他深度定製的一款主控;
緩存方面使用了四顆編號為D9STP的美光內存顆粒,規格是DDR3 1G 800 C11時序的內存顆粒,共四顆「應該吧,只擦了這一顆顆粒」。
顆粒方面採用了絲印TH58TFT1V23BA8H的東芝 bics3 3D TLC顆粒,單顆256G共計4096G,OP了256G最終可用3840G,算是標準做法~~~
兩側下方還有8顆這樣的電容,用於硬件級的防掉電,總容量應該376UF。
希捷官方的PDF文檔,對這個盤的定位居然還是輕度耐用型的硬盤,這個盤在128K QD32的順序讀取為564MB/S,順序寫入為536MB/S,耐久度方面是12300TB,保修期為五年,設計1DWPD,顯然TBW數據是不止1DWPD的。。。12PB的寫入壽命還是表現很不錯的。
測試機依舊是老夥計X299平臺,顯卡更換為2080T「不影響硬盤測試」,其他基本沒有變化,目前深圳室溫在25度左右。
首先是CDI信息,希捷 雷霆1351能檢測的項目非常多,僅寫入數據量就好幾個數據,彙總主要數據,主機讀取440TB,主機寫入124.5TB,NAND寫入264TB,寫入放大將近2倍,通電時間是427天,還算短。
寫入放大方面,綜合多種因素導致的,這之中和Windows的文件管理系統也有關係,所以也不太好說,不過2倍的放大還不算很高。。。其實按理說沒有SLC Cahce的盤,寫入放大會控制的比較好。。。
CDM方面,順序讀寫嫩能夠榨乾SATA的性能,非常不錯,也比較貼近官方給的數據,不過顯然兩個數據量各有一個出錯了。。。 4K方面比較弱雞,綜合還不錯。
TxBENCH順序寫入比較接近官方宣傳結果,寫入就偏低了,4K就很慘。。。
ATTO讀寫性能都比較正常,不過對於4K以下的小文件還是顯然偏慢的。
希捷雷霆 1351 寫入最低值360MB/S,高值500MB/S,在這兩個數據之間規矩波動,間隔200g左右一次循環。
溫度方面非常低,前半段溫度僅30度,後半段最高溫也就35度,和那個小火爐對比起來這個盤就透心涼。。。。前半段甚至比我手的溫度還低,測試的後半段最熱的部分也就比體溫略高,待機溫度也就27度左右,非常貼近室溫。。。沒想到在溫度這塊控制的那麼好。。。
PCMARK10和3DMARK的存儲得分就比較一般了,前者704分後者763分,這倆軟件得分實在不算多好,帶寬也比較低。。。按理說不太應該
綜合來說,當時咬咬牙買了這個還是比較正確的選擇,首先是基本榨乾SATA3.0的帶寬,這點就很不錯,4K方面算是SATA盤的正常水平,所以性能方面我比較能接受,不過我都準備養蠱了,自然單盤的性能也不會太看重。。。
最讓我驚喜的其實是這個非常非常優秀的溫度控制,全盤寫入的情況下,最後的溫度也才到35度,在NAS的環境中其實只要有一點點的散熱措施,這個溫度就非常非常的好看,在如此低溫之下這樣的性能水平就深得我心了~~~
特別是測試最開始摸盤的時候,會讓你懷疑這個盤是真的在跑測試還是沒跑,溫度居然比體溫還低,太不可思議了~~~
另外就內部設計還算比較有點意思,深綠色的PCB搭配硅脂作為散熱,挺帶感的~~~「讓我想起了,曾幾何時有個弱智,拿MX4硅脂填了一個SATA的盤」
其他方面其實沒啥好說,1800左右的價格實在不便宜,不過綜合表現比較讓我滿意,讓我矇蔽了雙眼,忘卻了我是個冤大頭的事實。。。比XF1230好太多了~~~
要買的話,財大氣粗的冤大頭可以考慮,畢竟溫度控制的是真不錯~~~
如果有啥想要測評的硬盤「最好是3.84T的SATA接口」,或者需要提供硬盤來測試,可以後臺留言,我看到會回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