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瘀堵一冬的垃圾,拯救你的脾虛積滯,張錫純最愛用這個“補脾餅”

或許,我們還留戀著剛剛過去的新年,慶幸著跟新冠病毒鬥爭的勝利,迎接著寒冬過後的春暖花開。

不過,現實的冷水卻無情地向我們潑過來。

最近,全國各地又有新冠疫情蠢蠢欲動的苗頭了。

為什麼我們如此忌憚這個病毒?

不僅是得了後高燒、咳嗽、鼻塞這些難受的症狀,更重要的是它就像一次全身體檢一樣,把我們之前潛藏在身體裡的小毛小病擴大,就是大家所謂的“後遺症”。

這個病毒尤其損傷我們的脾胃。最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胃病高發了。

外邪病毒作祟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還是自己“作”壞的。

平時飲食不規律,久坐少動,愛吃冷飲、油炸、燒烤、垃圾食品等等。

就別提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了,本身脾胃功能還沒恢復,又是連續的大吃大喝、大魚大肉,我們的脾胃承受了它這個年紀不該有的負擔。

消化能力較差的老人和孩子更是如此,傷不起。

還有時令節氣的“助攻”。剛剛過去的冬天,從中醫來講主收藏,不僅是收藏陽氣,體內積聚的各種垃圾也是“照單全收”。

而現在是春天,肝主令,如果肝木旺盛容易克脾胃。

所以,春天要疏通、清理乾淨身體的瘀堵,不能再拖了,我們的陽氣需要更好地生髮。

道理都懂,可脾胃調養是個慢工夫,很難堅持。有沒有適合吃的養脾胃、疏通積滯的小食方,最好是孩子也愛吃的小零食呢?

還真找到了!

期頤餅

這是中醫泰斗張錫純先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的名方——期頤餅。

你聽這個名字:“期頤”。百歲為期頤之年,不言而喻,自然有延年益壽、活到百歲的美好祝願。

原方記載:

生芡實(六兩) 生雞內金(三兩) 白麵(半斤) 白沙糖(不拘多少)和作極薄小餅,烙成焦黃色,隨意食之。

張錫純用這個方子是幹嘛的呢?

原文是這麼說的:

治老人氣虛不能行痰,致痰氣鬱結,胸次滿悶,脅下作疼。凡氣虛痰盛之人,服之皆效,兼治疝氣。

原來如此,之所以叫“期頤”,原本是給老年人準備的,主要治療氣虛痰盛的問題

因為老年人氣虛的問題較多,再加上脾胃虛弱,所以容易痰涎壅盛。

而這個方子主要是通過消積食、健運脾胃,使水液代謝正常,痰氣自然會平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這個方子的“靈魂”——雞內金。

雞內金是張錫純喜愛用的一味藥食同源食材,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何方神聖?

其實,雞內金是雞砂囊內壁上的一層金黃色的膜。

有生活經驗的朋友可能知道,雞有一個“銅牆鐵壁”的胃。小雞不僅愛啄米,還經常吃一些沙子石子。

你不用擔心它會磨壞胃,就靠胃裡這層雖薄但卻堅實的膜來磨碎的。

所以,千萬別小瞧雞內金的強大,消化力槓槓的。

中醫把雞內金稱作“消積黃金”,有運脾消食,固精止瀉、軟堅消石的功效,消積食、消瘀堵、消痰溼、消結石,各個不在話下。

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瀉、積食、小兒疳積的效果都很好。

不過這個原方主要用於老年人氣虛痰盛的問題,如果想健脾胃、消積食還適用嗎?

考慮到這種情況,張錫純還特別記錄了另一種配方:

把芡實去掉,只用雞內金。搖身一變,就能用於小兒疳積或積食,以及大人的癥瘕積聚(腹部包塊,伴有腹脹、腹痛)等問題。

他還很喜歡將雞內金和山藥同用。

相較於雞內金的“硬核”,山藥則是更溫和地養護脾胃基底,培土益氣

消積食、通瘀堵的前提,一定是照顧好我們的脾胃。

二者一剛一柔,消補結合,既能減輕脾胃負擔,又給脾胃以動力,很適合現在長期脾胃虛弱、消化不好、愛積食的朋友食用。

健脾胃的裝備夠了,不過還少了點祛溼的力量,這裡就很適合加點茯苓。

茯苓可是健脾養胃、淡滲利溼的一把好手,可以讓脾胃少受痰溼的困擾,疏通身體瘀堵的垃圾。

話不多說,把做法直接送給大家:

製作方法

【材料】

生雞內金3兩、山藥幹1兩、茯苓1兩、白麵半斤、白砂糖適量

【做法】

1、將雞內金、山藥幹、茯苓打粉

2、跟麵粉、白糖加水和成麵糰,醒發1小時

3、揉勻後分成小塊,擀成極薄

4、烙成焦黃色

配方很簡單,不過估計99%的朋友都只是看看,不會去做的。

揉麵擀餅,先是勸退了一波不通廚藝的“手殘黨”們。

而且還有很多人會受不了雞內金的味道,有點腥又有點苦,自己做出來還真不一定會好吃。

雞內金茯苓餅

也是想到了這點,所以我們特別試吃了很多品種,才幫大家選出了這款雞內金茯苓餅。

點擊上圖,瞭解雞內金茯苓餅👆

精選優質的道地原材料,保證每一味功效得到充分發揮:

  • 甄選農家林地散養雞的雞肫,緊實鮮嫩,最消食、化痰,疏通積滯

  • 嚴選河南焦作的壚土鐵棍山藥,夯實“土之氣”,調理脾胃

  • 來自深山道地產地的茯苓,確保顆粒完整,幫助去除痰溼

最後加入黑白芝麻,補腎益脾,經過烙制,焦香入脾,帶有一點鹹味,脆脆的,幫助增進食慾,還能掩蓋雞內金的腥苦,越嚼越香。

 

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添加物了,配料就是這麼天然乾淨,但製作工藝卻一點也不馬虎。

先是把精選品質優良的道地食材,手工研磨成細細的粉末。

在進行和麵、揉麵後,需要用心擀成一張張薄薄的麵餅,這樣烙出來才又酥又脆。

每一張餅都是用柴火純手工慢火炕出來,土氣旺更入脾胃。

這種工藝,需要掌握好烙餅的火候,避免餅焦硬硌牙。

用古法純手工烙出來的雞內金茯苓餅,薄如紙張,香得低調、香得自然,最是養人。

咬上一口焦香酥脆,滿口飄香,隔壁家的小孩都饞哭了。

做成大人孩子都喜歡的零食,消食和健脾都照顧到了,不必擔心吃多了傷脾胃。

平時當作下午茶,晚上全家看電視的時候,可以當作零嘴吃,愜意非常。

外出遊玩時,帶幾包在身上,健康又解饞。

點擊上圖,瞭解雞內金茯苓餅👆

拍腋窩

把身體垃圾清理乾淨,怎麼吃很重要,怎麼動也很重要。

春天特別適合經常拍拍兩腋窩。

春天是肝氣生髮的季節,如果沒養護好,很容易出現肝火旺、肝氣鬱結等問題。

《黃帝內經》說過:“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意思就是,肝經有瘀滯堵塞,氣機容易留結在兩邊腋下。

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邪氣以出路,推薦每天拍打腋窩1分鐘,來疏肝理氣,鬆解鬱結之氣,可以改善肝陽上亢導致的愛生氣、頭痛頭暈、心煩易怒、胸悶氣短等情緒問題。

方法很簡單:一手抱住後頸,露出腋窩,另一手空掌拍打,對側相同。

這樣可以疏通身體瘀堵的垃圾,身體也會輕快不少。

疏肝和健脾的輕調慢養

一定要堅持,氣血才能自生

氣色也會有明顯提升

這個春天,一起來給全身做次大掃除吧

身體乾淨了,才能享受如沐春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