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古橋?

什麼是中國古橋?
◎ 作者:大唐梁金吾
◎ 全文約5800字 閱讀需要約14分鐘
◎ 圖片:圖蟲創意、攝圖網
◎ 本文首發於【錦繡人文地理】公眾號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印象中,古橋是黃昏下的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是夜半鐘聲中一縷淡淡的客愁,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也是豪門世家興衰變遷的見證者,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古橋,坐落在山川河澗之間,

使人們不必再為跨越天然障礙而跋山涉水。

看花開花謝,觀雲起雲落,斗轉星移已千年。

圖片|趙州橋 · 攝圖網 ©


橋,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作如下解釋:

“橋,水梁也。從木,喬聲,高而曲也。”

最初是由古木自然倒下,跨於水上形成。

我國眾多的橋樑類型中,

梁橋是最早出現的一種,

其次是浮橋、索橋等,最後才發展出拱橋。

史籍中最早的橋建造於商代,名曰“巨橋”。

《詩經·衛風》曰:“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所謂淇梁,即架設在淇水之上的橋。

淇水因淇縣而得名,即商朝首都朝歌。

《水經注》記載,巨橋邊有一個大糧倉,

商紂王囤積了大量糧食,

卻不願發給飢渴的民眾。

周武王伐紂後,才在巨橋開倉放糧,賑濟饑民。

可見,在先秦的夏商周三代,

中國已經具備架設原始橋樑的基礎。

圖片|西安灞橋遺址 · 圖蟲創意 ©

春秋戰國時代,橋樑越來越多,

且與諸侯爭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

無論是宋景公試箭的“石樑”,

還是吳王闔閭請士兵們

大搓一頓的臨頓橋(位於今蘇州),

都沒有保留下來。

從春秋時期延續至今的橋,只有位於西安的“灞橋”。

當年,秦穆公稱霸西戎,

與晉國締結秦晉之好,成就一番霸業。

為了彰顯稱霸之功,秦穆公特賜滋水名“霸水”,

並在此興建橋樑。霸同灞,這座橋就成了灞橋。


圖片|西安灞橋遺址位置 · 高德地圖 ©

從地理上看,

橫跨灞河兩岸的灞橋位於關中要道,

是秦人東出攻伐諸國的必經之路,

故有“得灞橋者得天下”之說。

秦始皇派兵東出函谷,滅六國,四海一。

灞橋迎接從前方戰場凱旋而歸的大秦銳士,

又在短短十四年後,見證了秦帝國的滅亡。

公元前207年,

曾為秦朝亭長的劉邦率先一步攻入咸陽城,

之後駐軍霸上,

在鴻門宴中有驚無險,全身而退。

霸上,就是灞橋邊上的平原——白鹿原。

最終,劉邦在楚漢戰爭中

擊敗強大的項羽,統一天下。


圖片|建安七子塑像 · 圖蟲創意 ©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四百年後的東漢末年,關中大亂,

百姓紛紛由灞橋東逃他鄉。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逃出長安後,

站在灞橋邊回首長安,寫下詩句: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由於中國古代早期造橋工藝的限制,

相較於笨重堅硬的石材,

深山老林裡自然生長的

千年古木在加工上更為便捷。

因此,古人在營建橋樑時,

最先考慮的便是將樹木

打磨成造橋所需的“梁”與“柱”,

再將二者以榫卯相連接,

形成全木質結構的樑柱橋。

灞橋最早便是採用這種工藝。

但木頭本身具有易燃性,

且長期浸泡在水中容易腐朽,

在長期使用中很容易出現事故。

如《漢書·王莽傳》中記載:

“地黃三年(公元22年),灞橋火災,

自東起。卒數千以水凡沃救不滅。”

圖片|發現秦漢”渭橋“新聞截圖

隨著漢代冶鐵技術的提升,

橋樑設計者開始以更堅固的石料

代替木頭作為橋墩,

將架橋用的石材利用打樁工藝,深埋地下,

以“託木+石樑+石軸”的組合穩固橋身,

使之形成最穩固的基礎支撐體系,

是為木樑石墩橋。

木樑石墩橋的出現,讓灞橋迎來新生。

隋唐時期,灞河“築堤五里,栽柳萬株。”

灞橋兩岸,絲絲垂柳輕撫驛站外詩人的離別之情。

唐代劉禹錫曾作詩:

“徵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

故人云雨散,滿目山川多。”

經過歷代重修、擴建,

灞橋已然成為西安的一處文化地標,

訴說著諸多滄桑往事。

木樑石墩橋出現之後,

橋樑設計師在此基礎上以石樑替代木樑。

流傳至今的古代梁橋多半是這類結構,

而古代梁橋建築成品最多的省份,當屬福建。

自宋太祖至宋理宗的300年間,

僅泉州一地,架設此類橋樑數就多達275座。

以泉州洛陽橋、晉江安平橋、

漳州江東橋、福清龍江橋為代表的

“福建四大名橋”皆為石樑石墩橋。


圖片|泉州洛陽橋 · 圖蟲創意 ©

福建之所以成為歷史上梁橋成品最多的省份,

主要得益於其地理區位因素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地勢呈“依山傍水”。

山地、丘陵面積

佔全省土地的90%左右,木石易取。

宋代,朝廷在泉州設立管理海外貿易的市舶司,

地方上也積累了大量財富

用於修葺橋樑,互通有無。

這其中以宋仁宗年間,

蔡襄主持修建的泉州洛陽橋最具特色。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泉州洛陽江出海口,

全長834米,寬7米,

是千年前著名的跨江、跨海大橋。

即便是在今日,修建跨海大橋也頗有難度,

宋代洛陽橋工程之艱鉅,可想而知。

圖片|泉州洛陽橋 · 圖蟲創意 ©

相傳,當年蔡襄在修橋時也曾遇海潮漲落不定。

為解決造橋的不利因素,

蔡襄曾給“海神”寫過一篇檄文,

得到一個“醋”字的讖語。

醋,拆解即為二十一日,酉時。

蔡襄按照提示準時開工。

果不其然,從那天起,

施工水域潮水連退八天,

橋墩基礎工作安全完成。

實際上,洛陽橋並不像傳說中那麼玄乎。

在技術還不算成熟的宋代,

洛陽橋以條石為基礎打造石墩,

採取一排橫、一排直的十字排列結構,

使橋墩本身得到強化。

再依照船在水中航行的分浪原理,

將橋墩設計成船型,減少潮水對橋墩的衝擊,

達到經久耐用的目的。


圖片|泉州洛陽橋 · 圖蟲創意 ©

為了鞏固橋樑基石,設計者還利用牡蠣

作為橋墩粘合劑來穩固橋體,防止位移。

據《本草衍義》雲:

“牡蠣附石而生,相連如房,故曰蠣房。”

蠣房的特殊性,對膠結洛陽橋恰到好處。

洛陽橋建造成功後,掀起了一波“造橋熱”。

在豐富的想象空間中,

古代的橋樑工程師又相繼造出了

“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安平橋、

江西婺源彩虹橋、寧波金雞橋等。


圖片|安平橋,俗稱五里橋,是現存最長的古代石橋。1138年倡建安平橋時,泉州港已進入鼎盛時期。走上這座石橋的蕃客,來自阿拉伯、印度、越南、非洲大陸、歐亞大陸。他們滿載茶葉、瓷器、絲綢、香料等貨物而歸 · 圖蟲創意 ©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人們不再滿足於簡單地

平鋪石板搭建過江用的橋樑。

因此,在隨後設計的梁橋中,

設計師嘗試將橋樑上的木材層層挑出,

承接短梁,縱橫交錯,木上加木,

每層往外延伸幾尺,

形成一個類似於古代宮殿設計中

斗拱類型的橋墩梁枋結構,

以“四兩撥千斤”之力分散橋墩本身承受的壓力。

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減少橋墩,

增加橋身長度和跨度,在滿足設計美學之餘,

還預留了安全空間。

這其中以湖南醴陵的淥公橋較為典型。


圖片|淥江橋。為九墩十孔大型石拱橋 · 圖蟲創意 ©

淥公橋又名淥江橋,

位於醴陵狀元洲西側,

始建於南宋年間,

原為木樑木柱的多孔連續伸臂梁橋,

後改為石樑石墩伸臂橋。

南宋年間,

著名詩人范成大曾赴任靜江(今廣西桂林)知府,

途經此處時,留下《醴陵驛》一詩,

以“淥水橋邊縣,門前柳已黃”描寫了此橋的風貌。


在水道阻隔交通的古代,

淥公橋始終控扼湘東孔道及南北往來要衝,

從南宋一直到到清末民初,

將近七百年間,數十次毀於天災人禍,

而橋址和五墩六孔的規制一直未變。

雖經民國最後一次改造成大石拱橋,

為九墩十孔,

但“淥(六)公(孔)橋”的民間名稱沿襲至今。


圖片|淥江橋 · 圖蟲創意 ©

除此之外,在四川、甘肅、西藏等地,

這種伸臂式橋樑也頗為常見,

如四川木裡伸臂梁橋、

西藏昌都雲南橋、甘肅文縣陰平橋等。

在廣西,侗族人有另一種設計理念。

他們認為,造橋工藝可以更加活泛,

且橋的價值不僅在於供人們行走,

遮風擋雨與供人歇腳的功能也是缺一不可。

故在此理念基礎上,

他們設計出了一座程陽永濟橋,

也稱“程陽風雨橋”。


圖片|程陽風雨橋 · 圖蟲創意 ©

整座橋在設計上呈現“簡約”風格。

建造橋樑時,

施工者沒有使用一顆釘鉚來建造橋樑。

反而選擇在橋墩上打鑿很多大小不一的榫,

然後使用一些形狀不同的木條進行斜插銜接。

為了穩定橋樑本身結構,

設計者在每個橋墩上

都建造了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亭子,

既可方便行人歇腳休息,又可增加橋墩自身重量,

使橋樑本身達到力學平衡,一舉兩得。

從遠處看,

橋墩上修葺有5個亭子和19個橋廊,廊亭相連。

橋亭飛簷高挑,雕樑畫柱,

將傳統漢族工藝與少數民族藝術風格合二為一。

如今,集橋、廊、亭三者於一身的程陽永濟橋,

因製造工藝絕無僅有,

已名列“世界四座歷史名橋”之一。

圖片|程陽風雨橋 · 圖蟲創意 ©

古人發現,在造橋技術上

可突破原先單一的梁拱伸臂式結構,

建造出更具藝術難度的疊梁拱飛橋。

這種橋無釘、無鉚、無橋墩,

完全依賴於榫卯以及木材本身的韌性,

憑人手緊密相連。

關於這種橋的結構技術,

在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

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的虹橋

曾有相當寫實的呈現。

圖片|宋·清明上河圖(局部) · 故宮博物院 ©

隨著工藝的精湛和成熟,

在湖北利川、福建壽寧等地,

山谷之間,飛樑架設其上,

成了兩山之間唯一的交通要道。

疊梁拱形式的橋樑並非創始於北宋。

據記載,早在唐代,

今天的甘肅蘭州雷壇河上便有一座握橋,

相傳是仿“河厲”之制而建。

河厲,是吐谷渾所建造的一種橋型。

橋樑專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國古橋技術史》中

對蘭州握橋給以很高的評價,

盛讚其是“中國伸臂木樑橋的一個代表”。


圖片|渭源灞陵橋 · 圖蟲創意 ©

疊梁拱式橋樑的代表

還有甘肅的另一座古橋——灞陵橋。

灞陵橋橋身高聳,橋面為三道階梯狀通道,

中寬邊窄,且有扶手欄杆相配,

既可遠眺,又助攀登。

橋兩端建有飛簷式廊房,四角抖起,

脊聳獸飛,似巨龍凌空而起,頗為壯觀。

傳說,明初名將徐達征戰元將李思齊,

兵至渭源,因河水攔阻無法繼續向西,

命當地居民和兵士修建一座便橋。

徐達做夢受漢武帝愛妃指點,

用木籠裝石為墩,橋墩上架木為梁,

上鋪木板,覆蓋泥土,為應急所需。


圖片|蘭州握橋 · 圖蟲創意 ©

此橋於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建設,

經清同治年間、1919年、

1932年、1984年四次大修,

形成今天的格局。

在握橋拆除後,

灞陵橋更是成為全國唯一一座純木質疊梁拱橋。

拱橋技術成熟後,

石拱橋也成了代替全木質結構的主流橋樑,

如中國最為知名的敞肩型石拱橋代表——趙州橋。


圖片|趙州橋 · 攝圖網 ©

趙州橋始建於隋代,距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

隋煬帝當政時,隋朝大興基礎工程建設。

挖運河、修宮殿、修橋樑成了

這一時期國家工程建設的重點項目,

趙州橋的建築設計理念

也蘊含著大氣、精巧的特點。

因此,接到任務的橋樑工程師李春

開創了敞肩式石拱橋的建設。

所謂敞肩式,即在原先疊梁拱的架構基礎上,

再於大拱的兩側添加小拱,形成拱上拱。

這樣的設計,除了具有對稱美學的感官視覺之外,

小拱的分力支撐還可減輕大拱的壓力,

讓橋身始終處於相對平衡狀態。

同時,通過增加過水麵積,

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刷,增加橋樑的安全性。


圖片|趙州橋 · 攝圖網 ©

江南一帶,“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

水網縱橫交錯,水路交通異常發達。

在建設石拱橋時,

設計者普遍會先考慮橋樑置於河道之上,

是否會阻礙正常的水路運輸,

因此,在這裡經常能看到坡度較高的單孔石橋。


圖片|經過修復的泰安橋 · 圖蟲創意 ©

如上海朱家角鎮泰安橋,

高且陡,是全鎮最陡的一座石拱橋,

橋堍豎立旗竿石兩塊,系懸路燈所用,

是往來船隻的航標,

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古樸淳厚。

還有蘇州吳門橋,

江蘇省現存最高的單孔古石拱橋。

圖片|蘇州吳門橋 · 圖蟲創意 ©

不過,相較於趙州橋的靈巧

和江南古橋的單孔高拱,

更多的石拱橋則更考慮橋樑本身的實用性。

在單孔石拱橋面世以後,多孔聯拱石橋隨即到來。

多孔石拱橋讓橋身長度越變越長,

與伸臂式梁橋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相較於後者,其重心更加平穩。


圖片|盧溝橋 · 攝圖網 ©

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上,

橫跨著大名鼎鼎的盧溝橋。

這座橋樑承載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悲壯歷史,

而從橋樑本身的實用性而言,

盧溝橋橋墩採用與泉州洛陽橋一致的

船型橋墩基礎,在每個分水尖的前端,

各裝有一根三角鑄鐵,邊寬26釐米,銳角向外,

以減輕洪流和冰塊衝擊,保護分水尖的穩定。

圖片|盧溝橋 · 攝圖網 ©

在觀賞性上,

盧溝橋的設計者顯然也注重雄偉大氣,

485只形態各異的石獅子型石垂直豎在橋面上,

除了穩固橋身,更顯盧溝橋莊嚴肅穆,

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圖片|盧溝橋的獅子 · 圖蟲創意 ©

是否有一座橋能集合以上全部優點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廣東潮州,始建於南宋初年的廣濟橋

就是一座集浮橋、拱橋、梁橋於一身的橋樑。

由於此地在古代

是福建和廣東交界的水上交通要道。

因此,在設計橋樑之初,

設計者便想到要為未來水上航行留出多餘的空間。


圖片|潮州廣濟橋 · 圖蟲創意 ©

在建造橋樑的層面上,

設計施工人員並沒有參考江南地區的單孔石拱橋,

而是採用了一種與浮橋相連接的方式,

以舟船為基礎,運用水的浮力進行支撐,

將橋樑的長度繼續延伸,直至與對岸相連。


圖片|潮州廣濟橋 · 圖蟲創意 ©

視頻|廣濟橋“拆橋”過程 · 圖蟲創意 ©

這樣做的優勢便是當航道繁忙時,

架拆便宜的浮橋

可讓出足夠的航道空間給船隻經過,

讓兩岸經商往來暢通無阻。

但這樣一來,架設在江面上的廣濟橋

便失去了承載橋上人、車行動的能力。

物盡其用的潮商在此開闢出一片市場,

以橋上形態各異的橋亭為據點,

經營各式商鋪,招攬往來商旅。

故而,廣濟橋又有“廿四樓臺廿四樣”、

“一里長橋一里市”之美稱。

與南方水鄉相比,

西北、西南等地相對交通閉塞,

居住於此的古人建橋就不能隨心所欲了。

在溝壑縱橫、河水湍急的地方,

人們往往只能通過“溜索”,

將一人一物以慣性的方式運送到對岸,

達到走出大山的目的。

如此落後的交通方式顯然有侷限性,

特別是當遇到突發事件或戰爭時,

一人一物的運輸,勢必會造成較大困難。

因此,清代康熙年間,

康熙皇帝為了維護國家統一,

並解決漢、藏之間道路交通問題,

下令在四川大渡河上

進行了一次新的嘗試,修建瀘定橋。

圖片|瀘定橋 · 圖蟲創意 ©

此橋為懸掛式鐵索橋,

全橋由橋身、橋臺和橋亭三大部分組成。

橋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鐵鏈構成,

橋欄直接由鐵鏈架設,

底下並排鐵鏈鋪上木板形成橋面,

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

各鐵鏈環環相扣。


圖片|瀘定橋 · 圖蟲創意 ©

橋臺位於橋身兩端處,橋臺內固定鐵樁,

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的落井鐵樁裡, 

橋頭兩岸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

風格獨特,橋西端觀音閣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額。 


圖片|瀘定橋 · 圖蟲創意 ©

歷史上,

這裡不僅見證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

還見證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辛。

1935年,長征路上的紅軍向大渡河挺進,

此時能通過大渡河的

僅有這條康熙年間修建的鐵索橋。

為了儘快完成大部隊的戰略性轉移,

22名紅軍戰士受命完成奪取瀘定橋的攻堅任務。

當時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

塗上了汽油,並以機槍、炮兵

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

嚴密地封鎖瀘定橋橋面。


圖片|瀘定橋 · 圖蟲創意 ©

然而,紅軍戰士並沒有退縮,

他們手持短槍,腰背長刀,

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

攀著鐵鏈向對岸衝去。

跟在他們後面的戰士除了武器,

每人還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最終勝利奪下瀘定橋。

古橋承載歷史的記憶,飛架兩岸。

無論是早期出現的木樑橋,

還是漸次發展出的石樑橋、石拱橋、鐵索吊橋,

它們承載的不僅僅是中國發展的步伐,

也是歷代能工巧匠的集思廣益,

更是中國傳承千年的“天人合一”思想精髓。

在數不勝數的中國古橋中,

設計師將這種文化內涵

深深注入每一座橋樑中,流傳至今。

圖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   完   …

參考資料
唐寰澄:《中國古代橋樑》,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
吳禮冠:《圖像中國古代橋樑》,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
茅以升:《中國古橋技術史》,明文書局,1991
楊士金:《疊梁拱橋研究》,《公路》2002年第12期

文字為錦繡人文地理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重磅更新中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收看完整版

👇



最愛歷史新書今日特惠價

每滿100減50,點擊入手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