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是胃黏膜上皮表面一種微需氧革蘭氏陰性菌,放任這種菌在胃內繁衍增殖,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相關淋巴瘤以及胃癌等疾病。那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呢?
臉上出現3“表現”,或是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別不當一回事!
酒糟鼻
如果感染的幽門螺旋桿菌很嚴重,會導致酒糟鼻的出現。酒糟鼻俗稱“紅鼻子”或“紅鼻頭”,是發生在面部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常發於顏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還可延及兩頰、頜部和額部,是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產生的毒性物質侵入周圍循環系統,導致血管擴張和損傷血管內皮所致,只有徹底消滅幽門螺旋桿菌後,酒糟鼻的問題才可以得到緩解。
口腔異味
面部的嘴巴屬於身體的一部分,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如果突然發現口腔出現一些異味,而且用牙膏或者清新劑清除不了味道,還是很明顯的異味,那麼你就要重視了,因為有可能幽門螺桿菌在胃內寄生並大量繁殖,分解尿素產生氨、硫化氫和甲硫醇等這幾種氣體在搞破壞。
唇周長痘
很多人年紀輕輕總是頻繁長痘,尤其是唇周這個位置。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清早起來發現自己“爆痘”簡直想原地爆炸,長期長痘更是苦不堪言。其實頻繁長痘或跟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這可能讓你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大量的痘痘生成,而唇周皮膚最靠近消化系統的口腔,因此也是最容易受到幽門螺桿菌的影響,所以胃腸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唇周容易長痘痘。
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呢?
講究衛生
不管是外出就餐還是在家中用餐,良好的衛生習慣都不可或缺,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並且使用正確的方式洗手,同時在聚餐時,使用公筷,能夠更有效的避免幽門螺桿菌的糞口、口口傳播。
少吃燙食
平時一定要少吃太燙的食物,容易損傷胃黏膜,比如辛辣滾燙的火鍋,滾燙的茶水,以及燻烤的食物,會對胃黏膜帶來刺激,長期的刺激會降低胃部的抵抗力,容易讓幽門螺旋桿菌入侵。
及時檢查
如果經常感覺到胃不舒服,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因為長期胃不舒服,有可能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所導致的。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很容易就會發展成為嚴重的胃病。而那些患有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或者是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一定要定期檢查,早防治。
多運動
多在陽光下運動可以幫助你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長時間的久坐非常不利於胃部細胞的健康。加強運動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增強人體免疫力,而人體的自身免疫力,是對抗細菌的根本保證和天然屏障。
不熬夜
人們在熬夜的時候,總是會給自己來點宵夜補充能量,尤其是喜歡大半夜的跑去外面吃夜宵,且不說外面的食物不乾淨不衛生,很容易感染上幽門螺桿菌,而且吃夜宵,很容易增加腸胃負擔,會讓胃病離你更近。
最後要說的是,超過14歲,年紀又不太大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最好趕緊根除,可以讓自己患胃癌的風險降低約39%,還能根治消化性潰瘍、胃炎等多種胃病。但是如果是年紀太小或者是太老的長者,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聽取醫生的建議,再決定是否要根除。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