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吃宵夜”和“餓肚子睡覺”,哪個危害更大?


對於吃貨來說,每個夜晚的來臨,都是對身心的雙重考驗。因為一顆尋覓美食的胃開始蠢蠢欲動……

夜宵,是正常餐食外的“第四餐”。一頓超額的夜宵會讓血液集中到胃部,身體各器官也要“加班工作”。

睡前吃宵夜”和“餓肚子睡覺”哪個危害更大?餓得實在受不了能吃夜宵嗎?專家給你一份不傷身的夜宵清單。

01

一頓夜宵

引發的全身危機

浙江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朱琴副主任醫師建議,吃晚餐的時間最好別超過19點最晚不要超過21點

如果無法遵循正常的吃飯規律,特別是晚餐不能按時吃,再經常用夜宵彌補,就會對身體造成一系列傷害

01
誘發消化道疾病

晚上吃夜宵,會增加我們的腸胃負擔,造成胃脹、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胃黏膜上皮細胞大約2~3天就要更新一次,這一過程是在夜間進行,太晚進餐影響黏膜修復。

02
血管變細變脆

人每天的基礎代謝是固定的,如果夜間攝入過多熱量無法消耗,就會存儲在體內,增加胰島負荷,引發內分泌代謝紊亂,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給動脈硬化埋下隱患。

03
造成營養代謝失衡

夜宵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重口味居多,營養攝入不均衡,可能帶來脂質代謝異常鈣質流失加速B族維生素大量消耗等問題。

長此以往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易疲勞、免疫功能減退、骨質疏鬆、尿路結石等諸多營養代謝問題。

04
誘發失眠

夜宵吃得太飽,胃、腸、肝、膽及胰等器官在餐後會將信息傳送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並且傳遞到身體的各個角落,引發失眠

05
大腦記憶變差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發現,深夜吃東西時,負責學習和記憶的大腦區域發生明顯異常變化,有損記憶力

06
導致肥胖

晚上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會下降,消耗的熱量也會相對應減少,夜宵中多餘的熱量會變成脂肪存儲在我們的體內,長期會導致體重上升

02

餓著肚子睡覺?

很多人認為,既然吃夜宵有害,那就餓著肚子睡吧,睡著了就感覺不到餓了,還能順便減肥。其實這種做法也不可取,因為你可能根本睡不著

睡覺看似不需要花費能量,但其實也需要多個系統共同合作,而飢餓時大腦無法保持安靜,褪黑素也會減少,你會躺在床上左翻右翻睡不著。

而且距離第二天早餐還有好幾個小時,胃部一直保持“空轉”狀態,會損傷黏膜引發慢性炎生成結石的風險也會升高。飢餓狀態下,睡眠時長會縮短,比預計時間提前醒來。

03

半夜餓得受不了

可以這樣吃

雖然從健康角度不建議大家吃夜宵,但如果半夜餓得受不了,可以適當補充能量,但需要注意膳食平衡

覺得肚子有點餓,可以選擇一碗清淡的米粥,或者來一個水煮蛋,一個蘋果,晚上不宜喝太多水,牛奶、蔬菜湯、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熱量比較低,而且富含營養。

若不想開火做飯,可以將燕麥和牛奶混合在一起,裡面加上切片香蕉、核桃、葡萄乾等食物,很容易消化,也不會讓肚子太撐。如果感覺眼睛很累,頭腦有點不清醒,可以吃些水果,其中的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減少炎症因子,還可以滋潤腸胃

總的來說,睡前吃太多宵夜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尤其是代謝慢的人和腸胃不好的人,應避免吃太撐

如果晚上想加餐,應儘量提前一點,不要等快睡了才吃飯,實在忍不住想吃,就吃低熱量、粗纖維的食物,能減少飢餓感,防止熱量太多,對血糖和血脂都有好處。

最後提醒大家,不管餓肚子還是吃夜宵,本質都是“晚睡”惹的禍。與其糾結吃不吃夜宵,不如從源頭做到不熬夜。只有順應生理規律,才能保障健康。

來源:浙江醫院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