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去了天藍色的彼岸,留下所有的祝福給你們,祝平安……”4月6日上午,杭州天地實驗小學的退休語文老師周紅飈,留下了今生最後一條朋友圈內容。
今年55歲的周老師,因病離世,選擇捐獻出自己的角膜和遺體。她的哥哥幫她發出了這條朋友圈,這也是周老師生前編輯好的語句,引發了大家對周老師的無盡追思。
周紅飈出生於1968年,18歲開始從教,30多年的教師生涯裡,她帶了上千名學生,曾獲市愛生積極分子、區優秀園丁、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區十佳輔導員、區先進個人等稱號。在不斷的付出中她贏得了學生、家長和同事們的高度評價。
“飈飈老師”、“阿飈”是同事們對周紅飈老師的愛稱。初次聽說飈飈老師的全名,有一種“想必這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令人敬畏的老師”的感覺。但是真實的飈飈老師說話細聲慢語,對學生親切溫柔,很有耐心。同事們極少聽到她對學生們發脾氣,更不用說“發飆”了。
“飈飈老師的語文教學紮實深厚,你去聽她的任何一堂課都如同在聽公開課,受益良多。”在天地實驗小學的郭老師眼中,飈飈老師是一位做事極度認真、愛生如子的好老師。
“師徒結對那天,飈飈老師贈予我一本《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著她送我的寄語——用愛溫暖童心。多年來,‘愛’是她的教育觀中不變的主題。她愛她的每一位學生,在愛的澆灌下,她的學生們健康向上,快樂成長。”
身為一名語文老師,飈飈老師知道語文學科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她努力讓學生得到傳統文化的滋潤,變得文雅沉靜有深度。譬如,飈飈老師堅持每天準備一段三字經讓一年級的學生誦讀與背誦。她用古詩文、楹聯等傳統文化薰陶學生,變著花樣去浸潤學生。
飈飈老師善於發現,從孩子身上尋找教育資源。她藉助孩子的資源開展教育,孩子會倍感親切,樂於接受,也更投入。長此以往,孩子們為了讓自己的建議能夠被老師採納,學會了主動想一些方法,設計活動。這樣,學生就成為了教育的參與者乃至主導者,教育效果必然比單由老師組織來得好。她曾說“教育就是這樣,挺繁瑣,也挺有趣的”。
青年教師向飈飈老師諮詢工作上的困惑,她從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面對前來請教的新老師,周老師會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為他們出謀劃策,給予建議。很多老師都說,能夠師從飈飈老師門下真的是一件特別幸福、幸運的事兒。
2018年,飈飈老師不幸患了癌症,治療中,她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病床上,她重溫了她經常給孩子們講的英國作家亞歷克斯·希勒的長篇小說《天藍色的彼岸》,該小說講述了因車禍死去的小男孩哈里,因為牽掛著爸爸、媽媽、姐姐和朋友,在幽靈阿瑟的幫助下重返人間和他們做最後的告別,表達自己生前未來得及說出的愛的故事。
飈飈老師曾說,生命是短暫的,但愛可以永恆。2022年11月1日,她登記了遺體和眼組織捐獻,她說如果身故後身體還能發揮作用的話,為社會再做點事,捐獻角膜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孩子。
“聽說,在大學裡,遺體捐獻者被稱為‘無語良師’,我捐獻了遺體,也能夠用另一種方式,繼續當我的老師。”周老師生前說。
再見了,飈飈老師!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林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