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我們的城市體驗中一個強大卻常被忽略的特徵。它的強大,來自於它的無所不在。與光無所不在的強大對應的,是我們對於光的感知的私密性。陽光燦爛時,我們頓覺愉悅;陰雲密佈時,我們莫名憂鬱。三線小鎮的高壓鈉燈,以負值的顯色性,讓我們的記憶陷入一片昏黃。而下班回家路上明亮、無暗區的環境,給我們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們對一個城市的記憶,常常源於我們感官的綜合體驗。光,正是其中關鍵。
舟山城市照明項目中,新城大橋與港島大橋遙相呼應。圖為舟山長峙島攬月湖看向新城的城市夜景。
公共照明賦能城市發展
科技的複製千篇一律,有文化的城市靈魂卻萬里挑一。2018年起,舟山市政府逐步謀劃城市夜經濟的發展,開展編制舟山新城的照明專項規劃,並在規劃指導下進行分期、分批設計與實施。包括海天大道與千島路兩條城市主軸線;港島大橋、新城大橋與浦西大橋等跨海橋樑;全長20公里的濱海灣綠道;以及城市中的主體標誌性建築,次第亮起,整體和諧,整個城市呈現美好、舒適的夜間景觀風貌。
·“海色印疏簾,華彩耀滃洲”
2020年,以“海色印疏簾,華彩耀滃洲”為主題的夜遊航線精彩上線,以燈光演繹手法將新區沿海岸線的美麗風光和三座大橋的壯麗景觀進行串聯,更是將新城夜景之美推向新高潮。
長約1300米的引橋段外沿安裝了洗牆燈,營造了海岸線效果,大橋夜景顏色可根據控制隨心變化。
新城兩岸的燈光、大橋的壯麗、城市的夜景與夜遊航線完美融合,鐫刻出一幅海島花園城的絕美勝景。舟山新城濱海灣夜遊也因此摘得2021年舟山市夜間經濟十大標誌性項目一等獎,成為舟山旅遊一張獨具個性的閃亮名片,運營以來,一度一票難求。
據統計,2017年至2021年底,新城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4.7億元;商貿業發展欣欣向榮,累計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年均增幅約 16%……舟山新城亮了、美了,也更加繁榮了。
燈光節打造城市名片
燈光不僅是絢爛的照明,更是情感的傳遞。而燈光節,作為城市或景區的名片,在與城市文化結合的過程中,以其特有的方式為市民與八方旅人講述著城市的過往、現在與未來。
·里昂燈光節
中世紀的歐洲,鼠疫橫行。為了拯救城市,里昂市的官員和貴族向聖母瑪利亞祈福,不久後瘟疫奇蹟般結束了。為了答謝聖母,1989年,里昂市政府決定將燈光節辦成城市慶典。每年12月,感恩的里昂人民在窗臺上點燃蠟燭,成了里昂的別樣風景,並逐漸發展為燈光節。
里昂燈光節是法國里昂市的一個宗教節日,每年12月8日開始,一般持續4天。“燈光節”是里昂最大的城市盛會之一,也是里昂人文精神的體現。
燈光節吸引法國以及世界知名藝術家爭相競技,以現代的燈光藝術輔以影像、音樂等,與城市的公園、廣場、古建築、橋樑等載體有機結合,城市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燈光節吸引了約400萬世界各國的遊客,旅遊經濟增長4倍以上。
2019年12月法國里昂燈光節現場。
現在,燈光節是里昂每年最為盛大的文化活動,為市民和遊客獻上光影盛宴的同時也給當地民眾帶來“紅利”。近年,里昂市政府著力藉助燈光節的人氣展示城市整體風貌,藉機“打包”推介里昂最新的文化活動、旅遊發展、城市規劃等。
奇幻夜遊推廣在地文化
除了像里昂燈光節一樣在每年的特定日子裡舉辦臨時燈光節,以吸引遊客、推廣城市以外,越來越多的經營性夜遊產品也開始廣為大眾接受。
·首個Foresta Lumina“幻光森林”
2014年,首個Foresta Lumina“幻光森林”在加大魁北克省Coaticook峽谷森林公園開放。項目提取了原住民的傳說故事,融合光影藝術來打造場景。遊客們穿過2公里長的林間小徑,感受這自然的森林環境中神秘古老、引人入勝的情景氛圍,許多人評價這是一場“無與倫比的沉浸式體驗”。
2018年Foresta Lumina燈展的主題為“幻光森林”,Foresta Lumina燈展在魁北克省Coaticook Gorge公園裡面,Coaticook River邊上,通常在夏季舉行。
目前,Foresta Lumina每年吸引近15萬人參觀,Coaticook地區的流量更是因此增長了近20倍。2015年,它獲得2015年體驗和戶外空間優異獎。
幻光森林不僅突破了生態旅遊的侷限,開創了多重感官體驗的沉浸式旅遊的可能性,更為可貴的是,它以生動的方式展演、推廣在地文化與歷史傳說,讓更多的人瞭解漫長的人類歷史中的那些閃光瞬間。
光與城市的故事,還有很多。光,為城市添彩、賦能;城市因光而溫暖、美好。
“直到太陽撞到建築的一側,它才知道它有多棒。”建築師路易斯·康曾如此感慨。從古時到當下,光以不同的分身穿梭於時空中,而建築師則始終追尋光,捕捉光,呈現光,讓人們受益於光。
設計建造於1966-1972年的金貝兒美術館是光學運用的範例。路易斯 · 康在展廳拱頂中央嵌入一條0.9米寬的玻璃天窗,將自然光引入室內。懸掛在天窗下的穿孔鋁板反光片把光反射到拱頂,光再經過平滑的混凝土表面反射到內部空間,為展廳提供了舒適的光學氛圍。
古代建築的紀念性和對稱的幾何構成,影響了路易斯·康,1972年建成的金貝兒依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會用光的美術館之一。光以不同的分身在空間裡現形,在混凝土立柱、薄殼形拱頂結構、玻璃節點、露天庭院和景觀池中展現不同的身姿,將詩意刻入時空流轉中。建築師深諳如何通過設計,打造一座光的容器——真實的材料、精心設計的空間序列以及充滿巧思的節點無疑是最好的保證。
就像如恩設計在曲江美術館的擴建中所採用的紅洞石,光線穿過間隔排列的菱形立面單元,留下強烈的明暗變化和斑駁光影,強調了這座“城市紀念建築物”。
立面採用紅洞石材料,菱形單元體間隔排列,為室內提供更為戲劇性的光影效果。
在曲江藝術博物館的擴建項目裡,如恩設計研究室不僅實現了擴建所需的文化與商業功能,也通過材料和形式語言呈現城市肌理和社會歷史的具象縮影。碗狀的鏤空圓形劇場展現了開放與包容,同時藉助光形成豐富的感官體驗。
曲江藝術博物館擴建部分為懸浮於基座功能體塊之上的戶外圓形劇場,純粹的幾何構成凸顯建築的紀念性。光線可以照射到下沉庭院。
光無疑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是塑造空間的絕佳“材料”。當人們開始熱議摩天大樓的玻璃幕牆和弗蘭克·蓋裡標誌性的波浪金屬板所帶來的光汙染問題時,建築師開始更為謹慎地對待,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光的功能屬性,避免毫無剋制地全景式取景,成為思考的重點。
跡·建築事務所在四川德陽設計的青衣江路小學校是一座飽含想象、自由的學校,如同一座去中心化的小型城市,充滿活力和交集。有別於傳統疊加的教室和側面採光,抬高後位於二層的教室可以採用屋頂採光。
跡 · 建築事務所在四川德陽設計的青衣江路小學充滿活力和交集。有別於傳統疊加的教室和側面採光,設計將教室抬高至二層,為屋頂採光提供了條件;同時在地面通過庭院和景觀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空間互動。
針對不同年級段,建築師設計出六種屋頂類型,創造出不同氛圍的空間環境,從輕鬆活潑到緊張嚴肅,回應不同的學習方式特點,光以多元的形式進入日常,潛移默化地薰陶孩子的想象力,形態各異的屋頂同時形成了童話中的聚落場景。
通過旋轉樓梯和景觀坡道的多元化設計,將交通流線和學生活動相互結合。
教室屋頂被設計為六種類型,創造出不同氛圍的空間環境,從輕鬆活潑到緊張嚴肅,回應不同的學習方式特點。
2020年羅馬歷史遺蹟“金宮”重新開放,博埃裡建築工作室在不損壞原有結構的情況下,於空間中置入一個入口亭和一條人行道,為進入地下房間提供通道。鋼樑支撐的人行道採用鍍鋅和塗漆金屬板作為飾面,沿人行道鋪就的發光LED照明突出了白色的樹脂路徑,也照亮了沿途的歷史遺蹟。燈光干預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身臨其境的空間,被其點亮的通道如同一條時空隧道,將人帶往過去。
Brandston Partnership在MAD設計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項目中利用隱蔽式立面照明強調建築結構,榮獲美國IES的室外建築照明獎項。
同樣,優秀的建築外部照明為建築提供了另一種解讀,在人造光的加持下,呈現設計的另一面。Brandston Partnership利用隱蔽式立面照明展示了MAD設計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的起伏結構,弧形屋頂上的高反射銀色鋁板在夜間被點亮,燈杆上增加的泛光燈如同灑落的月光,調光系統突出了夜間建築的輪廓。
陽光通過中央天窗灑入木質材料包裹的大堂,溫暖柔和,細膩有層次的紋理與外部屋頂的設計語言統一。
北京Leuchte照明設計為《只有峨眉山》的“雲之上”劇場打造的光影幻境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這個由5萬塊發光玻璃和瓷磚組成的表演館,以藍綠色、白色和灰色為色調,模擬中國傳統畫中的山川和河流。而PROL光石在與Kakaistudio合作的里巷城市更新中,以人本理念為出發點,聚焦人在光影環境下的情緒釋放,以柔和溫暖的照明方式介入公共空間,打造出一片充滿溫度的城市綠洲。
北京Leuchte照明設計為《只有峨眉山》的“雲之上”劇場打造的光影幻境。一座由5萬塊發光玻璃和瓷磚組成的表演館成為敘事舞臺。
無論是對自然光的捕捉和再現,還是人造光的二次創作,光之於建築就像呼吸之於人類,不可或缺。通過美好的理念,誠實的建造和日復一日的使用,我們藉由空間捕捉光,呈現光,感知光,最後讓身處其中的人受益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