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胸視頻發上網,既不雅更違法

有媒體近日報道,遼寧省大連市某整形美容醫院醫師在微博上發佈一則不雅視頻。視頻中,一名女性赤裸上半身,只在“兩點”打了馬賽克。該條微博的評論區裡,不少人直呼尺度太大,亦有人直指醫師沒有職業道德。在微博發佈暴露女性患者軀體的視頻,難逃博眼球之嫌,招致人們反感是必然的。而事實上,此舉不僅有違公序良俗,更涉嫌違法。  

此條微博下,有留言者發問:“患者同意播出了嗎?”這關注的是患者隱私權和知情權是否被侵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隱私權的規定,公民對於自己身體私密部位,享有不被他人拍攝或者窺視的權利。與此同時,公民有權支配隱私權,比如出於查明病因等需要,允許醫生為自己查體。但讓渡權利的前提是患者知情且同意,特別是在疾病診療之外的臨床教學、手術示教等環節,患者的知情權尤為需要得到尊重和保護。  

就算徵得了患者同意,暴露身體私密部位的視頻就適合發佈在微博上麼?微博是公共平臺,而非醫學交流平臺;受眾是普通公眾,而非醫學專業人士。把女性赤裸上身的視頻直接置於公眾視野之中,實在不雅。過度宣傳隆胸等醫美整形,還有販賣身材、容貌焦慮之嫌,對公眾審美尤其是未成年人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而且,該當事醫師在微博發佈的多條隆胸前後對比視頻都標註“老顧客隆胸有優惠,可私信”等字眼,顯然是一種打擦邊球的廣告營銷。《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醫療廣告不得有宣傳治癒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的內容,也不能利用患者名義、形象作證明。  

此次事件再次折射出了醫美行業亂象。近年來,醫美市場火爆,但一些無良商家向消費者虛假宣傳、誇大宣傳、販賣焦慮製造需求,廣受詬病。去年11月,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公佈的10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中,某醫療美容診所因在經營場所宣傳欄及微信公眾號上發佈64張患者整形前後的對比照片,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被處以行政罰款。這表明了監管部門對於此類違法行為的堅決打擊態度。  

然而,整治醫美亂象,僅靠事後監管顯然乏力。社交平臺是否有內容審查不力之嫌?如果“民不舉官不究”,豈不是給違法者留下了可乘之機?在坐享個人信息發佈紅利的同時,社交平臺必須履行審查之責,確保發佈內容合情合理合法。要實現該目標,既需用好技術手段,更需平臺方提高法律和責任意識。此外,應推動跨部門綜合監管手段的實施,在行政罰款之外,將違法違規記錄納入當事者或機構的誠信檔案、執業檔案,與考核、發證等相關聯,提高其違法成本,或能發揮更大震懾作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