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人:誰讓我忍,我讓他滾!

致女人:誰讓我忍,我讓他滾!

01

婚姻中,最危險的夫妻關係莫過於:當你忍無可忍的時候,又忍耐了一次。
我有個學員她發現老公經常在微信上和各種女人撩騷,為了不傷和氣,她委婉的和老公談,希望他可以收斂一些。
沒想到男人根本不承認,還說都是好朋友,自己從來沒有做越界的事情。
還說,跟她聊天沒意思,覺得她根本不懂自己。
於是,我這個學員為了挽回老公的心,對他更加的細心體貼,事事百依百順。
其實,每次她看到老公和那些女人的曖昧聊天,內心非常痛苦,就像吞了一萬根針。
可是,她不想和老公吵架,她期盼著老公看到她的隱忍,能夠迷途知返。
直到老公真的出軌了,她哭著來找我求助。
其實,比起爭吵,默不做聲的隱忍才是婚姻的毒藥。
溫格·朱利曾說:在這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這句話暴露出婚姻的真相——世界上不存在沒有矛盾的夫妻。
面對矛盾,許多人選擇用包容和遷就來換取穩定。
然而,過分遷就卻常常會破壞夫妻間正常的溝通,把婚姻過成一灘死水。
其實,好的婚姻,不是一輩子不吵架,而是吵了架還能一輩子。

02

我經常說婚姻有兩種狀態:
“高利貸心態”:我要不斷付出,讓你欠下感情高利貸——勞苦功高,這樣你就不會離開我,我就可以控制你;
“賣慘心態”:我要收集所有你的過錯和我的傷口,讓你永遠是道德的罪人,不能辜負我。
擁有這兩種心態的人,會在婚姻中拼命遷就對方、犧牲自己,這樣,她就在這段關係中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絕對的“好人”,而把對方放在了“罪人”的位置。
事事忍讓,其實就是在逃避溝通。
我們總以為,要想維護一段關係的和諧,我們需要儘可能減少衝突,多多包容。
然而,過度忍讓會讓我們錯失溝通機會,讓差異和矛盾無法磨合,持續發酵,最終把婚姻變成一顆定時炸彈。
你的過度遷就,讓對方窒息
心理學家胡慎之曾說:“付出感是關係中的殺手。”
有的人進入婚姻後,會一味地委曲求全遷就對方,看似偉大,事實上卻是把付出當成了一種控制手段。
當一個人以犧牲者的角色和對方互動,就是把自己放在了道德制高點上。
她潛意識裡的邏輯是: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對我有所虧欠,因此你必須在某個我需要的方面絕對服從於我。
婚姻中,沒有人喜歡失衡的愛。
當你包容和付出得越多,你對感情的期望就越大,你希望得到的回報自然也越多。
你越得不到,就越失望。
而你的伴侶也並不會感激你的過分遷就,因為不平衡的付出讓他感到壓力。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妻子,她用毫無保留的遷就感動了自己,卻以愛的名義捆綁了丈夫,最終耗光了兩人的愛情。
失衡的遷就,是一段親密關係裡,付出者和接受者雙方都不能承受的重。

03

被動攻擊,比爭吵更傷人
婚姻中有一些人,對伴侶處處忍讓,很少在言語上刺激對方,可他們總能做出一些讓人難受的舉動。
心理學認為,這是他們內心的憤怒沒有得到宣洩,因而轉變成“被動攻擊”,通過非直接的方式,去表達反抗。
生活中,許多夫妻在面對矛盾和衝突時,往往會選擇冷戰、生悶氣、或是含沙射影地報復對方,這些行為,往往是毀掉婚姻的利器。
每個人的憤怒都需要出口。
如果在出現矛盾時一味忍耐,不同對方溝通,憤怒就得不到釋放。
它會在你未知的角落裡潛藏著,要麼轉變成被動攻擊,要麼積累起來突然爆發。
《親密關係》一書中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丈夫忘記了妻子的生日,回到家時,看見她正在啜泣。
當他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後,提出要為妻子補慶祝。
但是,無論他提出什麼樣的方案,妻子都只是婉拒。
她和和氣氣地說:“沒什麼需要補償的,你工作很忙,我瞭解,忘記我的生日沒什麼了不起。”
最後,當丈夫垂頭喪氣地說他感覺糟透了,妻子偷偷露出了勝利者的笑容。
妻子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被動攻擊。
表面上看,她一直保持著溫和,但事實上是在用一種最隱蔽的方式攻擊丈夫,讓他深感歉疚。
知乎上,一位心理學者解釋:“憤怒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有了憤怒,就一定會想辦法表達,如果在意識層面壓制下去,潛意識也會做這個工作。”
換句話說,盲目包容和忍耐,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採取一些比爭吵還更具破壞力的還擊方式。
學會正確、直接地表達不滿,才能幫助兩個人達成共識、解決衝突。

04

幸福婚姻=有效溝通+適度包容
電影《找到你》孫芳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婚姻裡,這件事永遠不能妥協。
的確,並不是婚姻裡所有的事你都能忍。比如:出軌
我認識一個年輕媽媽,為老公生了三胎,卻沒想到第三個孩子剛滿月兩人就離婚了。
我好奇地問:這麼多年,為什麼要離呀?
她深深地嘆了口氣說到:我忍了9年,實在忍不下去了。
後來才知道,在她懷第三胎的時候,丈夫再次出軌。 
她忍了9年,終於爆發了,可丈夫卻無視她的感受,堅決不肯跟小三分。
所有家人都勸她不要離婚,說什麼“孩子都兩個了,怎麼說都要為了孩子忍了”。
她很平靜地說:“我忍了9年,就是考慮到孩子,結果讓自己一錯再錯,我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以後誰讓我忍,我讓他滾。”
《非暴力溝通》中指出,避免或化解矛盾衝突的關鍵,是把對方和自己的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慮。
同等重要,意味著我們既不能只顧自己不考慮對方,也不能過分委屈自己去遷就對方。
比起默默揹負重擔,我們更需要向伴侶發出明確的信號,用理性的、不失控的語言同對方交流。
適當的時候,我們需要告訴他:“我愛你,願意包容你,但我也有自己的訴求,我希望你能做出改變。”
最好的關係,不是一味遷就,而是彼此成就。
只有通過有效溝通和適度包容,婚姻才能在不斷磨合中走向美滿幸福。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在看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點開公眾號名片,點擊右上角,再點擊“設為星標”即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