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好消息:主張介入臺海的日本師團長墜機
不幸言中,自己先有事了。
為什麼說馬克龍聽懂中國的暗示了?我們來看看以前馬克龍嘴巴里講的是啥
咱們美法,那可是好姐妹
現在呢?
為什麼會這樣?
馬克龍來中國,聽了千年古琴的演奏後,終於明白了
這次聽琴有兩個明顯的含義:
在第一個層面上,提醒法國不要忘記他仍然是一個有統治力的歐洲國家,不要屈尊做為別人的暴徒;
第二層,提醒老馬,中國歷史悠久,甚至隨便就能找到法國建立那一年的古琴。
這不是一個能被打敗的國家
而且更關鍵的是,美國今天已經拿不出多少籌碼,拉攏法國了
這裡可以從馬克龍對臺灣的發言看出來:如果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我們將沒有時間和資源來資助我們的戰略自主,我們將成為附庸
他的話有三層含義:
美國和中國都在加碼臺灣的局勢。
其中,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在八年抗戰期間在中國總共損失六名師長。
結果最近啥事沒有呢,就已經掛了箇中將。
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反應,日本臉往哪擱?
中國也是如此
沒有必要否認,軍事演習本身客觀上加碼了地區緊張局勢。
2.臺灣海峽問題可能會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吸引各種力量。
為了增強實力和壓制中國,美國必須儘可能動員盟友向東亞伸出援手,動員他們干預臺海局勢,將北約拉入東亞,建立美日韓聯盟、美日印澳聯盟,這就是原因。
在中國方面,我們實際上並不害怕臺灣海峽問題的升級。
因為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國在第一島鏈內已無對手
所以不要擔心局勢擴大,沒有人能與中國在這個領域內競爭。
而在中美戰略目標如此明確的前提下,干預臺灣海峽問題只會讓歐洲成為附庸。
歐洲沒有能力調和臺灣海峽問題,倉促干預只能選擇站在美國一邊。
與美國站在一起必然會冒犯中國,同時也會加深美國對歐洲的控制,歐洲根本不會獲得任何好處。
因此,中方通過對馬克龍的高層接待,向歐洲釋放了這樣的善意:
我不怕你干涉臺灣海峽,但我希望你最好不要干涉臺灣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