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港星吳耀漢長期腎衰竭去世!不想你的腎壞掉,這5大方面要做好

著名港星吳耀漢長期腎衰竭去世!不想你的腎壞掉,這5大方面要做好
據新浪娛樂發佈,近日又有一位大眾熟悉的演員離開了。
在熒幕中,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長大的香港男演員吳耀漢因病離世,享年83歲。曾飾演多個喜劇角色形象,是許多人心目中的“黃金配角”。
據報道得知,吳耀漢因為年紀大,身體出現了不少毛病。心臟、腎臟、耳朵都出現了問題。心臟曾出現血管栓塞,耳朵要一直佩戴助聽器,每天都要洗肚4次……
最糟糕的還是他的腎,他患有嚴重的慢性腎衰竭,腎功能只衰退到剩下一成!每日都要洗腎,對生活質量影響極大。

 

01
人的腎是怎麼一步步變成腎衰竭的?

一個健康的腎,是怎麼一步步變成腎衰竭的呢?醫學上,腎衰竭分為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兩種。
急性腎衰竭誘發因素很多,一般常見的感染、外傷、中毒、癌症和糖尿病,嚴重時會容易誘發急性腎衰竭,危及生命。
慢性腎衰竭就像“刺客”一樣,要更陰險得多,一般發病比較隱秘,甚至早期沒有任何明顯症狀!

多由普通腎病、用藥不當、飲食不當等造成,“埋伏”時期較長。
到中期開始,有些病人可能出現腳腫、眼腫或疲倦乏力等情況,到晚期可能出現貧血、食慾不振,或者晚上出現氣促、高血壓表現。

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通過積極治療可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緩解,後者這種腎臟的損傷幾乎是不可逆的。

 

02
慢性病患者是腎衰竭的高危人群

 

其實很多腎衰竭案例的背後,都在提醒著我們,患有慢性病的朋友是腎衰竭最愛“盯”上的高危人群之一。
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發佈數據,中國成年人口約有3億人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這當中出現腎病、腎衰竭、尿毒症的患者比例也越來越高。
近些年來,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誘發的腎病,甚至是腎衰竭,成為了慢性病患者的雙重困擾。

因此,以下這些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別把自己拖成了腎衰竭!
1、有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人群,慢性病會對心臟、腎臟等器官有所損害,易造成傷殘,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2、有腎病家族史的人群:雖說腎病不一定會遺傳,但因為飲食、生活習慣高度一致,有腎病家族史的人群患腎病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也容易誘發腎衰竭,因此要多加註意;
3、痛風患者:長時間的高尿酸會加重腎臟功能的負擔,有可能會引起腎臟的損傷,最早出現的大多數是腎炎,隨著腎功能的下降,極容易出現腎衰竭。
說了這麼多,我們應該怎麼去保護好腎臟,遠離腎病和腎衰竭?

 

03
不想你的腎壞掉,5個方面要做好

慢性病離腎衰竭,往往只有一步之遙,不想自己的腎徹底壞掉,就要從這5大方面認認真真地去改善,養好我們的腎臟。

做好慢性病的管理

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是腎衰竭的主要風險因素。

因此,對這些疾病的管理非常重要,包括控制血壓、控制血糖、定期接受醫生的檢查和治療。

 

保持飲食健康,不能只說不做

遠離腎病的“幫手”一定是均衡的飲食,喜高脂肪、高膽固醇和高鹽飲食的朋友一定要管住嘴巴,不能直說不做。
同時要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注意喝足水,以確保腎臟正常排洩廢物。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的生活方式也對腎臟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建議戒菸、限制飲酒,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著,保持適當的運動量。

 

別濫用藥物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抗炎藥、抗生素等,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傷因此,在使用藥物時要遵醫囑,避免過度用藥或不當用藥。

 

體檢指標很重要,注意定期體檢

要學會注意自己的體檢指標,定期接受體檢可以及早發現慢性疾病和腎臟疾病的“埋伏”方便醫生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

不論同意與否,疾病往往會無情地帶走我們身邊重要的人。
在遺憾嘆息之餘,我們普通人更應該從健康與科學的角度,做好疾病的防治,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就能夠儘可能地遠離疾病的困擾。

 

作者:小羊 | 編輯:小羊 | 審稿:吉爾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圖片網、微博@新浪娛樂截圖,侵權聯刪。
封面圖片來源:新京報。

 

【互
#看圖猜成語#
↓↓↓
在留言區分享一下答案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