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我們三易生活的老讀者可能還記得,我們過去曾經不止一次批判Android平板電腦產品在硬件配置,以及技術上的“不思進取”。
比如說在今年以前,大家能夠買到配置最高、性能最強的Android平板,搭載的SoC僅僅還是2021年度旗艦平臺的驍龍888。也就是說,它的性能在“底子上”就比同期的智能手機至少要落後了一年。而對比市場定位近似的同期iPad Pro系列,更是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
又比如說,當時絕大多數自稱“高性能”的Android平板,使用的甚至還是更早、性能也更差的驍龍870或迅鯤1300(天璣1200的變體)。這類產品明明有著更大的散熱空間、可以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能夠更好發揮旗艦SoC的潛力,但它們卻選擇了“擺爛”。
當然,就更不要說那些中低端定位的Android平板了。在它們的身上,甚至還可以看到各種早已在手機上“絕跡”的古早芯片方案,諸如聯發科P35、高通驍龍662這類主控。與其說這些玩意是“平板電腦”,不如說它們更像是長著平板外觀的、懷舊芯片博物館。
為什麼會這樣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三易生活此前其實已經做過分析。一方面是因為Android平板的售價相對“同級別”的智能手機往往要更低,但它們的尺寸又決定了大量的成本必然要消耗在屏幕、電池等方面。因此在芯片上略微節省,也就變得比較合理了。
另一方面,這其實也是因為此前由於網課、遠程會議等需求的暴漲,許多消費者對於平板電腦、特別是中低端這類產品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剛需。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能夠保證網課不卡,儘量控制成本自然就成為了廠商增加利潤的好辦法。
然而,如今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首先網課等需求的消退,再加上入門級移動設備市場的持續不景氣,讓低配低價的平板電腦產品再也沒有那麼大的用戶需求。
在這樣的基礎上,就意味著對於Android平板電腦來說,他們就算再怎麼不情願,也不得不將重心轉向中高端、甚至是旗艦市場。從而使得這些Android平板不得不在各個方面被拿來直接“對標”蘋果的iPad家族,其中特別是iPad Air和iPad Pro。
明白了這一點,其實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到目前(2023年4月初)為止,新發布、乃至已經曝光的Android平板電腦產品,普遍都採用了比過去高得多的硬件配置,特別是在屏幕品質和SoC性能等級上進步相當明顯了。
舉例而言,聯想去年的旗艦平板使用的是驍龍870移動平臺(以及它實際上還有個迅鯤1300T的版本,但未正式發佈),但今年的新品就升級到了天璣9000,而且尺寸變得更大,更適合辦公、遊戲等場景。
OPPO去年的初代OPPO Pad使用的也是驍龍870移動平臺,而且後續還曾推出過一款採用驍龍680的“OPPO Pad Air”。但今年剛剛推出的新品OPPO Pad 2,不僅升級為天璣9000,還首發了自研的“虛擬總線”技術,搞出了只要手機在附近、平板不插卡也能有5G信號的功能。
而到目前為止最“得勁”的,還要數三星。他們去年的Galaxy Tab S8系列用的是驍龍888,還配上了Android平板裡極為少見的16GB內存。但在日前有爆料顯示,新的Galaxy Tab S9系列將會直接跳過驍龍8 Gen1,採用三星向高通定製的驍龍8 Gen2 for Galaxy旗艦平臺,再加上14.6英寸的超大屏幕尺寸,妥妥的會成為2023年度的Android平板“頂配旗艦”。
當然,平心而論,即便是驍龍8 Gen2 for Galaxy,在蘋果旗艦平板的M2芯片面前也顯得有點競爭力不足。但這畢竟是因為目前絕大多數的平板電腦市場份額還在蘋果手中,上游廠商暫時也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專為Android平板帶來頂級的“PC級性能平臺”。
但如果最近這幾年Android平板真能逐漸發展起來的話,那麼未來頂級Android平板用上專屬的、高性能高功耗芯片方案,或許也不是不可能。
WebGPU六年磨一劍,瀏覽器圖形性能將一飛沖天
WebGPU落地的最大意義,或許在於人工智能方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