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七月二十三日黃昏,河北省懷來縣府衙。
知縣吳永正在為義和團鬧事發愁,忽然驛卒送來一封加急公文。
吳永聽聞八國聯軍已經打到北京城下,現在突來加急公文,多半凶多吉少,當下心頭咚咚亂跳。
慶王、禮王、端王、肅王、那王、瀾公爺、澤公爺、定公爺、肅貝子、倫貝子、剛中堂、趙大人、英大人等各一品鍋
落款是光緒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上面蓋有延慶州官印。
這個秦奎良是不是腦子被門夾了?我區區一個懷來縣城,居民數百戶,人口數千人,如何做得出滿漢全席以及那麼多一品鍋?
而且也沒有正式的官署文書,用一張皺巴巴的大便紙寫就的天價菜譜,真搞笑。
大家七嘴八舌,有人建議不鳥他,兵荒馬亂的,沒有正式公文,一張大便紙寫幾個字不算數;
還有人建議吳永棄官出逃算了,因為西太后喜怒無常,弄不好會因此腦袋搬家。
吳永躊躇半天,覺得自己是守土官員,端的愛新覺羅的飯碗,現在人家落難了,哪能置之不理?只能盡力而為,前途禍福,完全看運氣了。
城西有驛館一所,用來招待來視察的上級官員,這次正好可以改成西太后的行宮。
吳永把縣城裡的士紳商戶土豪等有頭有臉的人請來縣衙,告知西太后和光緒皇帝即將大駕光臨。
小地方突然來了大首長,一干士紳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麼好。
吳永說,大家不用顧慮太多,小縣城做不出山珍海味滿漢全席,盡力而為吧。
你們回去通知百姓們把家裡的存糧拿出一半來,多準備米飯、蒸饃、烙餅、稀飯等等,太后皇上隨從很多,眼下非常時期,只能保證他們吃飽不能保證吃好。
連夜安排住宿行宮以及飯菜伙食,處理完畢,東方已經破曉。
吳永顧不得一夜未睡,立即騎馬前往縣城二十五里外的榆林堡。
因為按照慣例,上級官員到懷來公幹必然先在榆林堡的驛站歇腳,然後再到懷來。
搞笑的是,懷來縣城目前被義和團把控,百姓出城需要拳民同意,包括堂堂縣太爺。
把守城門的義和團說皇太后和皇帝都是二毛子,不準看望。
吳永和他們理論了幾句,惹火了義和團,揮刀砍過來,揚言要滅掉吳永這二毛子縣官。
吳永嚇得掉頭逃回縣衙,命令馬勇(清代對騎兵的稱呼)持槍恫嚇義和團:敢踏進官衙一步,格殺勿論。
第二天一早,吳永挑選了八名精壯的馬勇,個個荷槍實彈。
吳永交代:“我現在去榆林堡接駕,有人敢阻攔,格殺勿論。有什麼事情,我擔著。”
董福嘆口氣,說,洋人追著西太后屁股打來,一大群潰兵先期蜂擁而至,洗劫一空,居民全部逃難去了。
本來安排城裡三家客棧各煮菜豆小米粥一大鍋備著的,誰料到被潰兵饑民吃掉了兩鍋,拼死只保住一鍋粥。
現在關鍵是要保住這鍋不要被搶。如果太后來連粥都沒得喝,真不好交差。
吳永親自坐在店門口的石墩上,命手下持槍站立,親自看守這一鍋粥。
吳永在紫禁城和肅親王是老相識,見面寒暄幾句,交代說西太后乘坐的是四人抬的藍呢轎子,後面四輛騾馬拉的轎子,分別坐著皇上、皇后、大阿哥、李蓮英總管。
遠遠看見四個轎伕抬著藍呢大轎來了,吳永趕緊跪地磕頭,高唱:“懷來心知縣吳永跪接皇太后聖駕。”
跟著後面一輛騾轎,吳永再唱:“懷來知縣吳永跪接皇上聖駕。”
緊跟著後面是七八輛騾車,妃嬪、首領太監、宮女等陸續進店。
之後的王公大臣和步騎兵數百人只能在店鋪和街道上站著,個個衣衫不整,疲憊不堪,看樣子這一路逃難過來很狼狽。
過了片刻,忽然有個太監從騾馬店裡面出來,樣子兇巴巴的,大聲吆喝:“誰是懷來知縣?”
吳永看來者不善,擔心老太后會當面斥責,私下向太監打聽情況。
進到裡屋,看見一個身穿布衣梳著椎形髮髻的老婦坐在木椅子上。
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太后老佛爺,嚇得頭也不敢抬,脫下管帽,跪地磕頭。
老太后倒也和藹可親,隨口問了問吳永的姓名籍貫資歷,然後開始詢問重點:有沒有預備食物?
吳永老老實實地回答:“昨晚才接到通知,倉促之間沒有山珍海味,只有粗茶淡飯。請太后不要責罰。”
說話間忽然放聲大哭,訴苦說:“我和皇帝連日走數百里,居然看不到一個百姓,當官的連影子都沒有。沒想到來你這懷來縣,縣官還能衣冠整齊來迎接我,不失地方官禮數,我這才敢肯定大清的江山還安然無恙。”
吳永哪知道老太后來此之前,在昌平州還發生一段難堪的事情。
昌平的知州裴敏臥病在床,管事的道員叫鳳昌,這仁兄也是花崗岩腦袋,堅信在城下叫門的皇帝太后都是如假包換的義和團,不但不開門,還開炮恫嚇。
嚇得老太后屁滾尿流,心想這下完了,小小的昌平都不容她。
老太后接著訴苦說:“這一路粒米未沾牙,又冷又餓……”
吳永如實彙報:本來準備了一桌宴席,沒想到被一群潰兵搶吃了。現在只剩一鍋為隨從準備的小米粥……
吳永又見了光緒皇帝,之後諾諾而退,吩咐手下把小米粥呈上。
過一會兒,李蓮英走出來嚷嚷說:吳縣令你也夠混蛋的,把小米粥送來了,筷子沒有一雙,你叫老佛爺用手抓著吃啊?
吳永當下面紅耳赤,怎奈被潰兵哄搶過的客棧,居然連筷子都找不到一雙。
情急之下,發現腰間佩戴著一雙象牙筷,擦乾淨呈上去,老佛爺這才有了吃飯的工具。
隨行的王公大臣格格貝勒包括光緒皇帝,只能用折斷的秫秸稈做筷子。
過了一會兒,李蓮英又顛顛兒跑出來說:太后想吃雞蛋,吳縣令能不能想辦法?
吳永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跑到那些沒人的店鋪裡搜尋,運氣還不錯,在一家店子的裡間抽斗裡發現五個雞蛋。
吳永捧著雞蛋,到廚房找個空鍋,舀水生火,縣大老爺撩起官服,撅著屁股拉風箱。
吳永用粗瓷海碗裝著雞蛋,上面撒些鹽巴,恭恭敬敬送給老佛爺享用。
“老佛爺很是受用,五個雞蛋吃了三,剩下兩個賞給皇帝了。其他人都沒福消受。老佛爺誇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