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反酸燒心、刺激氣道,有症狀時用好2個食療方

腹脹、反酸燒心、刺激氣道,有症狀時用好2個食療方


孔小云



固生堂中醫




說起咳嗽,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肺不好,或許還有人還告訴你“多半是肺熱”!


但如果一直咳嗽,吃了很多藥沒有用,好像又查找不出咳嗽的原因,你或許需要把目光轉向消化道,這二者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實則也是相關的。

本期,固生堂邀請了中西醫結合科的孔小云主任為我們解答一下,為什麼咳嗽會與消化道有關?

//
咳嗽老不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
//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消化道疾病,是本來該老老實實呆在胃裡的胃液反流到了胃食管腔,食管能耐受的程度不如胃,強大的酸性會刺激食管,患者進而出現反酸、燒心、噯氣等消化道症狀。

這還不算,反流的胃酸還可能進入咽喉部、氣道等食管以外的部位,這些部位對胃酸的耐受力更加弱,稍有刺激就會引發咳嗽、咽喉炎、哮喘等疾病。

//
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病?
//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應向下傳導的胃內容物(有時甚至包括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燒心、反流、胸骨後疼痛及咽部異物感等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疾病。本病是消化道的常見病與多發病,我國的的發病率在2%-6.2%之間。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加之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

//
胃食管反流有什麼具體表現?
//

01
燒心

燒心是胃食管反流的最常見症狀,典型情況下,燒心發生於餐後1~2小時,所進食物的成分對症狀的產生有很大影響。烈性酒、甜食、酸性食物、粗糙食物、油膩食物、茶水和咖啡等均易招致燒心的發生。進食量大更易發生燒心症狀。

02
反胃(反酸)

反胃是指在不用力的情況下,胃或食管的內容物反回到咽或口腔,也是胃食管反流的一常見症狀。如同燒心症狀,正常人在吃刺激胃酸分泌較多的食物後偶爾亦可有反酸,屬生理性現象,不會造成損害。與嘔吐不同,反胃的出現不伴有噁心、乾嘔、噯氣,也無腹部和膈的強力收縮,但可伴有燒心感覺。

胃食管反流病人用力、彎腰、噯氣或腹部加壓,也可形成此症狀。反流物若純為胃內容物,則為酸味液體;如混有膽汁,則為苦味液體。空腹時反流物多為酸性,故稱為反酸。若枕上發現膽汁色的汙染,提示夜間發生過反流。

03
吞嚥困難

長期胃食管反流的病人40%有此症狀。一般地說,固體食物引起吞嚥困難是管腔梗阻所致,液體食物引起症狀提示存在食管運動障礙。如吞嚥困難呈進行性加重和體重減低,應考慮到癌的發生。

04
出血

反流性食管炎黏膜損害引起出血者十分少見。但常與食管裂孔疝和同時有胃食管反流症狀有關。這種病人多有巨大食管裂孔疝,病人常有缺鐵性貧血。

05
咳嗽

反流物刺激或損傷食管以外的組織器官會引起如: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尤其是慢性刺激性咳嗽,多是由於長期反酸損傷了咽部的粘膜導致,隨著反流的控制咳嗽也會逐漸恢復。

所以,一直咳嗽的你最好想想自己的胃有沒有不舒服?除了咳嗽,還有沒有反酸、燒心等症狀?

如果高度懷疑,最好去醫院做個排查。胃鏡是排查胃食管反流最常見的方法,通過這個檢查方法,可以觀察食道有沒有炎症、糜爛或潰瘍等情況。


胃食管反流是咳嗽的一個特殊原因之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還有人的咳嗽是因為心臟。觀察自己的身體症狀,合理推斷,及時去醫院排查,才是找準病因的關鍵。

//
胃食管反流導致的咳嗽,怎麼處理?
//

如果確診為胃食管反流,那麼止咳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胃食管反流治好。醫生可能會給你開一些藥,比如奧美拉唑為代表的抑制胃酸的藥。這個按照醫生的醫囑來吃就行了。

除了接受必要的治療,還須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

1、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少食多餐。餐後不要立即臥床,記住:不要立刻躺下!晚餐尤其不宜飽食,睡前4小時不宜進食。睡覺時如果咳嗽更明顯,可以把床頭抬高一點。

2、菜餚烹飪以煮、燉、燴為主,少吃油煎、炸烤食品,避免食用難以消化的生冷食物。儘量少用辣椒、咖喱、胡椒粉、薄荷等刺激性的香辛料。

3、酸性飲料、刺激性調料以及煙、酒等,都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險分子”,尤其是烈性酒會使食管蠕動收縮波的頻率下降。過量的脂肪也會延緩胃排空,刺激膽囊收縮與分泌,降低食管括約肌壓力。所以,這些不利消化的“垃圾食品”要儘量少吃。濃度高的咖啡、茶水以及巧克力都要暫時放棄,洋蔥、大蒜、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最好不碰。

4、抽菸喝酒等不好的生活習慣更是作死,為了病好得更快,希望你控制住,說不定還能順便戒個煙。

5、肥胖會使腹內壓力增加,誘發或加重食物反流,所以肥胖者應減輕體重。

6、平時還要避免穿緊身衣服。


食療推薦

1、用薤白30g,薏米60g。煮爛熟透,頻頻喝下。

2、用豬肚一個,蒲公英100g,生地 100g,麥冬 100g,加水煮爛熟,再加作料,熟後吃豬肚飲湯。

臨床驗案

1

患者,男,33歲,2022年1月3日初診。主訴為“反覆反酸、胃灼熱2年,咳嗽1月”。

患者近兩年反覆出現反酸、胃灼熱,曾外院查胃鏡示:反流性食管炎(B級),幽門螺桿菌(-)。給予雷貝拉唑治療,2個月後患者胃灼熱反酸症狀仍不見緩解,再次就診更改雷貝拉唑用量,連續服用3個月後仍有胃灼熱、反酸,並1月前出現咳嗽,自服各種止咳藥物效不顯,經人介紹就診於我處。

查胃鏡示:反流性食管炎 A 級。

刻診:急躁易怒,胃脘部嘈雜不適,仍有反酸、胃灼熱,口苦,納食一般,大便偏幹,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西醫診斷:RGERD。

中醫診斷:吞酸。辨證:肝胃鬱熱證。

治法予以疏肝解鬱,清熱和胃

處方:柴胡,白芍,枳殼,甘草片,姜半夏,陳皮,香附,烏藥,莪術,萊菔子,延胡索,川楝子,乾薑,黃連片,連翹,海螵蛸。

2022年1月9日二診:反酸、胃灼熱、咳嗽明顯減輕,納食可,口苦緩解,舌紅苔白,大便偏稀,脈弦。原方減萊菔子至10g,加茯苓30g。

2022年1月13日三診:症狀明顯緩解,納食可, 大便調,舌淡苔白,脈弦。繼服6周,停藥後症狀未復發。

想了解更多胃腸健康問題
可長按下方二維碼
一起交流

醫生

點擊醫生圖片,領取掛號優惠券
最高可減30元
↓↓↓

孔小云 
中西醫結合科

(長按圖片即可預約醫生)

簡介

副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青年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肝硬化分會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肝癌分會委員。

擅長

內科系統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診療及消化內鏡鏡下診治。

出診時間

每週六下午   固生堂廣州東山分院

@浙江地區粉絲

← 掃碼加入粉絲群

  領取就診優惠

提醒:本文為醫學科普,供讀者參考學習,中醫看病需辨證論治,如有不適症狀,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注:文章配圖來自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千庫網

關注固生堂中醫,可獲取更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