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菜就能吃一碗的軟米是什麼米?

不需要菜就能吃一碗的軟米是什麼米?
閱 讀 需 要 11 分鐘


不久前,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稻,實現了種一次稻可以免耕收穫3-4年。這項成果到底具有什麼樣的顛覆性意義,得以入選《科學》202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你知道嗎,基因控制口感,糯米、粳稻米、秈稻米……不同的米具有不同口感,原來與米中所含的“直鏈澱粉含量”有關。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之際,在央視《開講啦》推出的“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系列看中國式現代化圖景裡,雲南大學農學院胡鳳益院長說,他們現在培育的多年生稻,特意進行了改良,得到的“軟米”產量和品質俱佳,不需要菜和調料就能吃一碗!


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小撒說好吃的軟米是什麼米?

全新世氣候,

孕育中華文明的最溫暖時期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2600多年前春秋時齊國宰相管仲講過的名言,漢朝酈食其在2000年前就提出“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可見,糧食對於任何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中國和印度,除印度文明發源於恆河流域外,古埃及文明發源於尼羅河下游地區,古巴比倫文明發源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古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後三者的共同點是都位於北緯30至35度之間的溫暖而乾旱的地帶,早期的農業因有充分的河水灌溉, 農田興旺,農業生產帶動文化,創造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和古華夏文明。


隨著時間推延,氣候乾旱和土壤沙化,導致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先後湮滅。乾旱化持續向東延伸,進入中國西北和黃河流域,使得夏商周至秦漢3000多年來繁榮昌盛的粟麥文化,逐漸讓位給後來居上的長江流域稻作文化。


聯合收割機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紅星農場有限公司田間收穫小麥(2022年8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來源/新華社記者謝劍飛 攝


中國文化史,是穀物生產史孕育出來的精神遺產。同樣,稻文化史是稻作生產史孕育出來的精神遺產。


距今約1.1萬年前,地球上最後一次冰期結束,氣候逐漸轉暖,進入地質歷史上最新的一個時期,被稱為全新世。據我國學者研究,距今約8500年前至距今約3000年前,是全新世較溫暖時期,因而被稱為全新世大暖期。其中,距今約7700年前至距今約6000年前,被認為是全新世最溫暖時期。這個時期的植被茂密,生物資源豐富,為先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當時,新石器文化在中華大地空前繁榮,在黃河中游有以製作精美彩陶而著稱的仰韶文化,在黃河下游有大汶口文化,在今內蒙古赤峰市的南部和遼寧朝陽市有因精美的玉龍和大量玉器而著稱的紅山文化,在長江下游的上海市及太湖地區有從事水稻種植的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在寧紹平原的寧波市餘姚有以崇拜鳥和太陽以及從事水稻種植而著名的河姆渡文化。


從距今約6000年前到距今約4000年前,氣候波動,曾出現幾次降溫事件,但總體來看還是比較暖和。例如:距今5000多年的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發現了大量稻粒遺存。這應是在慶陽附近或距離慶陽不遠的地方有水稻種植的證據。另外,考古研究還在黃河流域多個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水稻的遺存。


我國自古就是稻作文明發源地,世界最早栽培稻發現地。

水稻是我國第一大口糧作物,面積佔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儘管我們每天都在吃稻米,但你真的知“稻”它嗎?


古今說“稻”,

揭秘碗裡這粒米的“前世今生”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海南考察,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的“大腦”——三亞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總書記說:“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 


一萬多年前,野生稻就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這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亞洲稻痕跡。那時候的野生稻穀粒癟弱,匐地而瘦小,即便如此,古代先民還是能用它來充飢。


從簡單採集到大規模種植,再到6000多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時期,野生稻逐漸籽粒飽滿,成為與人類命運共生的栽培稻。中國成為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發源地。


從野生稻到餐桌主食,水稻完成了從一株野稻登頂糧食作物“王座”的艱辛之旅。唐朝,水稻種植面積大幅提高,成為人們的主要口糧之一;宋朝,水稻熟制從一年一熟提升到一年兩熟,產量躍居糧食首位,這讓宋朝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人口過億的國家;明清時期,南方部分地區水稻熟制提升到一年三熟,解決了更多人的吃飯問題。


水稻全身都是寶,稻草用於編草繩、打草鞋、織蓑衣、蓋草房等,稻穀殼用作動物飼料和建築材料,大米還能用來釀酒。水稻見證了我國農耕文明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人從風餐露宿到安居樂業的巨大變革。


進入20世紀30年代,科學技術對水稻產量賦能,水稻育種在艱難中不斷蛻變。“中國稻作之父”丁穎院士創下了世界第一個把野生稻抵抗惡劣環境的基因轉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培育出了適應力強的水稻品種“中山一號”和60多個優良品種。黃耀祥院士開創的“水稻矮化育種”解決了高稈水稻倒伏嚴重,使水稻產量由平均畝產150公斤~250公斤提高到畝產350公斤~400公斤,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些都為稻作科學上的研究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70年代,“人糧地”矛盾突出。袁隆平院士的三系雜交稻技術和石明松發現的兩系雜交稻技術,讓水稻產量平均增加20%左右。現在,“超級稻”品種的培育,使水稻最高畝產能超過1200公斤。中國用僅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20%的人口。水稻產量增加了,口感也好了,中國人妥妥地實現了“禾下乘涼夢”。


為了振興傳統的種業,通過航天誘變培育新種源創造新品種。1987年水稻種子首次進入太空,通過太空特殊的環境使水稻的基因產生變異,產生了更優良的性狀。2022年11月,水稻種子再次被帶上太空,並經歷了“萌發、生長、開花、結穗”全生命週期的培養實驗,完成了從種子到種子的發育全過程。之後,還需要在地面環境進行選擇、培育、優選,歷經四五代的成果轉化才能把優質種子選育出來進行地面種植。

“稻”路向未來,

只為攥緊中國水稻種

“我在福建工作的時候,每天都要看吃菜的問題。”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回憶往事,要求抓好“菜籃子”“米袋子”。一蔬一飯,皆系民生。

水稻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千萬年來,水稻與中國人相識、相知、相守,水稻的故事也是中國人的故事。雲南大學胡鳳益團隊歷經20多年探索,育成了種植一次、通過越冬和免耕可連續收穫多次的多年生稻,把一年生稻變成多年生稻,實現了多年生糧食作物品種選育領域“0到1”的突破,該成果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2018“國際農業技術創新技術”。

稻米有秈、粳之分,簡單地說,秈米是瘦長形的,粳米是短粒形的。米質特別粘性的稱糯米,秈和粳中都有糯質和非糯質的品種。黃河流域和日本、朝鮮吃的都是粳米(包括粳糯),我國華南吃的都是秈米(包括秈糯),長江流域吃的有秈有粳。

秈和粳是水稻馴化栽培以後分化而成的兩個亞種。粳稻比秈稻耐寒,所以華北和日本、朝鮮的品種都是粳稻,南方山區海拔在800米以上的低溫地帶也只能種植粳稻。這是現代的情況,但在四五千年直至八九千年前,從新石器遺址出土的稻穀或米粒,形狀都有似秈和似粳的共存在一起,這引起了研究者的極大興趣。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農民將收穫的水稻裝車(2022年10月23日攝)。來源/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那麼,軟米到底是什麼米?在我國西南地區和西雙版納傣族人民幾千年來延續下來吃的就是軟米。有一款叫遮放貢米的軟米,是目前國際上最貴的米,20美金一公斤,該米原產地在緬甸波山,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個基因可以改變一個性狀。


根據稻米里直鏈澱粉的含量來講,糯米是(口感偏軟糯)低於2%,軟米在5%~10%之間,東北的粳稻米(口感綿軟)在10%~15%之間,南方的秈稻米(口感偏硬)在15%以上,不同基因(單倍型)控制了直鏈澱粉含量的變化。


直鏈澱粉含量偏低的軟米具有優良的蒸煮食用品質,是方便米飯、米類點心等速食食品的高檔原材料。因此,培育並推廣優質軟米品種,加強對其有關品質特性的研究,對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及開拓國內外優質稻米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軟米主要在我國西南地區種植,由於其生態和栽培適應性差,異地種植後,往往難以保持其優良品質,因此,軟米的發展和推廣層面臨許多限制因素。


中國種子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如果我們培育的多年生稻還是沿用原來的品質,那就沒有多少特色,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胡鳳益團隊就利用了雲南的地方資源,在研究多年生稻地下莖的遺傳規律的基礎上進行雜交改良,並通過從理論到技術到生產,完成了把野生性狀馴化成栽培性狀的馴化過程,生產出了這款小撒愛吃的軟米。


2022年12月16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公佈了“202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胡鳳益團隊的多年生稻成果入選榜單,成為2022年中國唯一入選的科學突破成果。多年生稻的成功選育,為世界稻作生產貢獻了中國智慧,為中國人端牢自己的飯碗拿出了又一箇中國方案。

在軟米的故事裡,有華夏兒女對美好生活的願景,也有攀登農業科技最高峰的執著。正是農業科學家們對未知探索永不停歇的腳步,中國人的飯碗必將端得更牢、更穩、更踏實。


參考資料:

《中國稻作文化史》導言,遊修齡、曾雄生;

孕育和發展中華文明的自然環境,《光明日報》王守春;央視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