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主食”死”得快?張文宏提醒:這種食物千萬別吃太多,否則很難活到這個歲數!

多吃主食

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關注“一分鐘談健康”,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更多健康養生常識、艾灸、食療、等生活常識內容。本平臺是中老年朋友強身健體、防病治病不可缺少的生活寶典!完全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Click on the blue font above to follow Talk about Health in One Minute, so you can receive more daily health knowledge, moxibustion, diet, and other daily life knowledge for free. Completely free subscription, please rest assured.

01

吃主食,死得快?

人都吃五穀雜糧,沒有誰可以說不。


有些地區喜歡麵食,而有些地方則更偏愛吃米。

主食,是餐桌上十分“尷尬”的存在,大家總是能找到各種各樣“不吃主食”的理由。

但是近年來,主食的種種負面傳聞不絕於耳,甚至被扣上了“慢性病的元兇”“多吃主食死的快”等等的帽子。

但是事實是什麼樣子的呢?

全球權威的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佈過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總體碳水化合物(主食)攝入量和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U形關聯

劃重點:

這意味著,恰到好處的主食攝入能讓人活得更久。但是相對於主食吃的更多的人群,吃主食越少,死亡風險越高!

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

接收每天氫療知識吧

總結來說千萬不能不吃主食!!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對主食的負面新聞呢?

其實都是精製碳水化合物搞的鬼!

有研究稱,吃大米的人易患糖尿病。通過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者得出結論:吃較多的白米飯與糖尿病患病率升高有聯繫,但這不完全是大米的錯,而是人們把它加工得太“精白細軟”了,也就是所謂的精製碳水化合物。

我們大部分人吃的主食其實都是碳水化合物,更‭‮確準‬‬地說是精細碳水化合物。

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

接收每天氫療知識吧

而且關於精細碳水化合物,張文宏提出了特別提醒:

“以精製碳水化合物(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為主導的飲食營養方式,很難支撐我們活到 90 歲以上。”

為什麼說精加工碳水為主的飲食不健康?以後還能不能吃了?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

02

什麼是精加工碳水化合物?

在中國,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是穀物(如小麥、水稻、大米、玉米、高粱、燕麥),水果(如葡萄、甘蔗、西瓜、甜瓜、獼猴桃)以及一些豆類和根莖類蔬菜。
其中,穀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也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通常所說的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是指穀物加工過程中,從裡向外刮下穀物的胚乳,並將糊粉層隨皮層一同除去,去除穀物中不利於消化的部分。
像蛋糕、甜點這樣,經過精細加工的食物,就可以被理解為“精製碳水化合物”。再比如:奶茶、飲料裡的糖是精加工碳水;咱們吃的精白米麵,都屬於是精加工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特別是一些老人,吃飯主要是吃主食,蔬菜攝入過少,為了清淡飲食,更不敢吃肉。
早上:包子、油條;
中午:米飯、麵條;
晚上:饅頭、稀飯。
這就是很多國人一日三餐的標配。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就會導致肥胖,最後出現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一些列問題。
2014年武漢晚報報道,武漢漢陽區五里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對歸元寺、鐵佛寺的兩寺僧人進行體檢,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受檢的30名僧人中接近一半患有脂肪肝!
僧人在寺廟裡不是都吃素嗎?怎麼還會得脂肪肝?
歸結原因其實就是精米、白麵吃多了。素食者肉是吃得少了,那容易餓了怎麼辦?精米白麵就可能吃多了,增添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當攝入量超過人體代謝的需要時,會轉換為脂肪積於肝內。
2021年,發表在《International Health》(國際健康)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基於中國縱向健康長壽調查的研究,調查了6506名居民發現,中國老年人主食攝入量多,則會比較胖。②
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每天食用6~10兩主食的人比那些每天食用1~5兩主食的人有更大的腰圍;而且主食攝入量越大,體重指數越大。

此外,對於老年男性,與吃大米相比,食用麵食更易發胖,而在老年女性中沒有觀察到類似的關係。在吃大米也吃麵食的男性人群中,也觀察這種關聯。②
我們都知道腰圍超標和肥胖是導致很多慢性疾病發生的基礎,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都和過度肥胖有關。

03

如何健康的食用主食

【五穀雜糧】如小米、燕麥、玉米、高粱、蕎麥、各種豆類等。推薦食用雜糧飯,例如白米搭配黑豆、蕎麥或者高粱、玉米、燕麥等,可以有效進行氨基酸互補。
【肉類】我國居民傳統的食肉習慣還是以吃紅肉為主,因此建議每週食用紅肉不超過三次,並儘量以魚肉或雞肉、鴨肉等白肉替代。
【海鮮類】內陸地區的人群要經常吃到新鮮的海魚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所以建議大家用河魚、河蝦去替代,並保證每週至少攝入兩次以上。
【奶類及其製品】要求自己每天飲用300克左右。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飲用其它奶製品,如酸奶、乾酪等。
【蔬菜水果】培養多吃新鮮蔬果的習慣,按照膳食指南要求,蔬菜攝入量大約為0.6~1斤/天,水果200~350克/天。儘可能選用應季的蔬菜和水果。
【食用油】可用茶油代替地中海飲食中的橄欖油;若不允許,則應在日常烹調中使用各種植物油如稻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不過也需控制每天食用量),少用不用豬油、牛油等動物油。
【葡萄酒】不必刻意去喝,平時飲用白開水、淡茶等都可,但要避免甜飲料和果汁飲料。
【食用鹽】每天少於5克。鹽醃製品、各種醬料、膨化食品等也要少吃。

04

主食是個寶,吃越雜越好

蛋白質冠軍——燕麥

燕麥中的蛋白質含量在穀物中是最高的,吸收率也較高,還具有調控血糖和血脂功能,可以用來煮粥或者做成燕麥飯。

纖維冠軍——蕎麥

《中國食物成分表》顯示,每100克帶皮的蕎麥裡含膳食纖維13.3克,可以預防便秘、保護腸道。

養胃冠軍——小米

小米非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產後虛損、食慾不振的營養康復良品,故被營養專家稱為“保健米”。

養顏冠軍——薏米

薏仁米營養豐富,具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等症也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胡蘿蔔素冠軍——紅薯

紅薯的胡蘿蔔素含量最高,達到每100克中含750微克,有保護視力、預防夜盲症、防止皮膚乾燥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作用。

補腎冠軍——黑米

黑米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於心血管系統的保健及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發育。
黑米不易煮爛,應先浸泡一夜再煮。消化功能較弱的幼兒和老弱病人不宜食用。

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

接收每天氫療知識吧

補鈣冠軍——芸豆

數據顯示,每100克帶皮芸豆含鈣達349毫克,是黃豆的近兩倍,有助預防骨質疏鬆。

營養冠軍——糙米

糙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
糙米口感較粗、質地緊密,建議煮前可以將它淘洗後用冷水浸泡過夜,然後連浸泡水一起投入壓力鍋,煮半小時以上。

維生素C冠軍——土豆

每100克土豆中維生素C含量為27毫克,高於大多數的根莖、鮮豆和茄果類蔬菜,能增加人體免疫力,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等。

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放到您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先收藏,再發給關心的人,

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通知:視頻前面讓大家抓狂的廣告由微信自動添加,不受小編控制,請大家諒解

(放到你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點下面,點下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