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梁斯:2023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漸強?

【世界知識】梁斯:2023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漸強?

 點擊 世界知識  關注並星標

每天與你一起

平實理性看世界

2022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出現較大的波動,全年貶值8.2%。特別是2022年8月中旬以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速度加快,11月3日降到1美元兌換7.32元人民幣,為2015年“8.11”匯改以來最低值。2023年人民幣匯率是將延續2022年的震盪走勢,還是會止跌回升、保持穩定,是當下人們關心的主要問題。

2022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較大幅度貶值,跌破“7.0”的關口。

去年人民幣匯率為何大幅波動

2022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勢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22年年初至4月中旬。2022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延續了2021年四季度走勢,呈現出美元強勢、人民幣更強的特徵。但到了第二階段(4月中下旬至11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整體呈現小幅貶值——階段性企穩——快速貶值走勢。8月中旬以後,市場預期再次出現變化,人民幣匯率貶值速度加快,11月3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1∶7.32,為2015年“8.11”匯改以來最低值,與2021年末相比貶值幅度達13%。從第三階段(11中旬至2022年年末)開始,隨著中國對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以及積極推出各項針對房地產業的支持政策,市場預期開始出現扭轉。同時,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超預期下跌,美聯儲加息節奏出現放緩的跡象。在內外部壓力同步緩解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止跌回升。截至2022年12月30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收報6.9514,全年貶值8.2%。

整體看,2022年人民幣匯率出現兩輪貶值,主要與美國高通脹壓力下美聯儲強勢加息帶動美元指數走強,以及國內疫情擾動使得經濟運行受到衝擊等因素有關。除人民幣外,歐元、英鎊、日元等世界其他主要貨幣和諸多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兌美元匯率也出現大幅波動,人民幣在主要非美元貨幣中波動幅度並不突出。

多種因素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

2023年,中國與歐美經濟可能呈現錯位發展態勢。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帶動下,中國經濟有望加速向常態迴歸,而歐美經濟下行概率增大。中外經濟週期的錯位將對人民幣匯率帶來支撐。此外,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中國國際收支維持穩定等都將有利於人民幣匯率企穩。

經濟基本面走勢錯位將對人民幣匯率帶來支撐。2023年,歐美國家經濟可能會陷入“高通脹、高利率、低增長”困局。從美國的情況看,持續的高通脹對美國經濟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加之美聯儲連續大幅加息,美國經濟下行風險上升。2023年2月,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7.7%,自2022年11月以來連續低於50%的榮枯線。而消費降溫、投資疲弱的情況也進一步凸顯。從歐洲的情況看,烏克蘭危機帶來的能源供需矛盾對歐洲經濟帶來嚴重衝擊,而歐央行大幅加息在遏制物價快速上行的同時也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傷害。許多歐盟成員國經濟處於接近零增長的停滯狀態,經濟景氣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均呈現疲弱狀態。從中國情況看,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的帶動下,消費和投資信心在不斷恢復,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持續增強。2023年2月中國製造業PMI升至52.6%,企業對未來經濟預期出現轉暖。同時,2022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6.71萬億元,企業對經濟預期回暖從資金需求層面也得到了印證,這對市場預期形成了正面引導。在歐美國家經濟低迷、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背景下,經濟發展的錯位將對人民幣匯率帶來較大支撐。

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人民幣面臨的外部壓力將明顯緩解。2023年1月,美國CPI、核心CPI已分別降至6.4%和5.6%,處於連續下降態勢。在通脹壓力有所緩解背景下,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步伐開始明顯放緩。2023年2月,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僅上調25個基點至4.50%~4.75%,加息步伐明顯放慢。整體看,在外部流動性條件趨於緩和背景下,美元指數明顯走強概率不大,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環境將明顯改善。

中國國際收支有望保持穩定,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認可度穩步提升。一方面,2023年,中國出口貿易面臨一定挑戰,經常賬戶面臨壓力有所增大。根據商務部披露,中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由2022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轉變為2023年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外部需求下降將影響中國出口規模,經常賬戶面臨的壓力將有所增大。但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的提升,資本與金融賬戶有望持續改善,國際收支有望保持穩定。在經濟預期向好帶動下,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明顯提升,境外資金在加速進入國內金融市場。截至2023年1月末,外資持有A股市值2.53萬億元,佔比3.55%,比去年10月增加4337億元和0.15個百分點。特別是1月以來,北向資金(香港資本和國際資本)連續17個交易日出現淨買入,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預期樂觀。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披露的最新數據,從全球外匯市場貨幣交易幣種看,人民幣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4.3%擴大至2022年的7%,增幅最大,排名從第八位上升到第五位。從2022年8月1日起,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升至12.28%,已有70餘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人民幣躍升世界第五大儲備貨幣。特別是在歐美經濟低迷背景下,人民幣資產具備相對優勢,外資有望繼續增大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這有助於中國國際收支維持整體均衡,繼而對人民幣匯率帶來支撐。

全球重大風險事件演變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一是烏克蘭危機演變方向不明,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避險資金流動可能會持續對全球外匯市場運行帶來擾動。二是不少發達經濟體面臨較大衰退風險,金融市場動盪現象或將繼續。三是中美博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美國如果進一步擴大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制裁範圍,繼續打擊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一定壓力。

綜合來看,預計2023年人民幣匯率整體將呈現雙向波動、穩中偏強的走勢,年末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在6.5~6.7之間。上半年,在中國疫情防控措施持續顯效、國際收支維持整體均衡以及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等因素疊加影響下,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向好預期逐步得到印證,人民幣匯率將延續2022年12月份以來震盪偏強走勢。下半年,在中國經濟預期持續向好、歐美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同時美聯儲貨幣政策可能再次出現方向性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人民幣匯率有望變得更加強勢。但考慮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可能出現階段性波動。

(作者為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  END  ·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識》2023年
第7期
責編:範慶華
查看本期目錄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本期
雜誌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