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重視補鈣。但牛奶從早喝到晚,骨頭湯從小喝到大……各種補鈣操作下來,很多人依然是——缺鈣嚴重。
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每天鈣攝入量僅為 328.3 毫克,不到推薦量的一半(成人推薦量為每天 800毫克)。
而鈣作為人體的重要營養元素,對形成牙齒和骨骼、維持神經和肌肉活動、促進血液凝固等意義重大。換句話說,缺鈣會影響身體各器官組織的健康。
嬰幼兒缺鈣,常會出現煩躁不安、睡不安穩、易驚醒的症狀,因為缺鈣容易導致神經興奮,從而誘發睡眠問題。
成年人缺鈣則可能會導致腰痠背痛、腿抽筋、易疲勞等問題。
而老年人缺鈣,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骨質疏鬆、牙齒鬆動脫落、便秘、身高變矮等。
秉承著“以形補形”的想法,很多人覺得骨頭湯是補鈣佳品。但實際上,一鍋大火熬煮的骨頭湯含鈣量很低,1000毫升也僅有16毫克左右的鈣。而且,骨頭湯中的鈣也不易溶於水中,為人體吸收。
所以,靠喝骨頭湯補鈣並不靠譜,經常喝反而不健康。老火靚湯的嘌呤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喝多了容易增加高尿酸、高血壓、高血脂的發病率。
盲目過量地補鈣,也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鈣攝入過多會抑制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無法吸收的鈣容易沉澱形成碳酸鈣等物質,長期以往腎結石就可能找上門。
對於腸胃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來說,鈣攝入超量可能會加重便秘現象。
補鈣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到了30歲,人體骨密度和骨量就會逐漸走下坡路,而女性在絕經前後,骨量流失速度會更快。因此補鈣要趁早,別等年紀輕輕就骨質疏鬆才後悔。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推薦攝入量》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800毫克鈣,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所需鈣量不同。
日常生活中,想要好好補鈣,可以從這4點著手。
奶和奶製品是性價比最高的補鈣食品。就牛奶而言,含鈣量高達110毫克/100克,最重要是它容易吸收。
大豆製品如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等也是不錯的選擇。一盒350克的豆腐,鈣含量就有400毫克左右,但整體吸收率沒有奶製品高。
深綠色蔬菜。部分深綠色的蔬菜,含鈣量可媲美甚至趕超牛奶,例如薺菜、莧菜、芥藍、毛豆、西藍花等。
草酸會抑制鈣的吸收,而大部分的蔬菜都含有草酸(尤其是菠菜、紅莧菜、芹菜、茭白),因此烹飪青菜時,最好先焯水過濾掉大量的草酸。
維生素D有利於提高小腸對鈣和磷的吸收,促進新骨生長發育。而維生素D可以在魚類、動物肝臟等食物中補充,也可以通過室外曬太陽補充,但每次15—20分鐘即可。
減少久坐不動。長期缺乏的骨骼會加速鈣流失,而經常運動能減緩鈣流失的速度。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週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或者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少喝咖啡、碳酸飲料。這類飲品含有較高的磷酸,容易與鈣結合形成磷酸鈣,從而影響鈣吸收。
少吃重口味食物。高鹽食物中的鈉離子,高油食物中的脂肪酸,同樣也會影響鈣的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