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讓人們對消毒空前重視,消毒新產品層出不窮。
商家稱,它在噴灑消毒劑的基礎上,加上藍光輔助消毒,雙管齊下,消殺效果更強,還可用它對空氣消毒。


壺內裝上消毒劑,一按噴灑鍵,液體消毒劑就會霧化成噴霧噴灑出來,同時儀器會發出藍光。
有網友把藍光消毒噴霧槍拆開,發現它的藍光來源是藍色LED燈。
但其實,普通藍光並不能消毒殺菌。可見,“消毒效果加倍”,只是商家的營銷說辭。
真能殺菌的是紫外線,但要波長在200~ 280納米範圍內的,並達到一定的照射時長,才能起效。哪怕消毒槍用的是紫外線,消毒作用可能也不大。
特別提醒,紫外線消毒的操作方法比較專業,稍有不慎就會對眼睛、皮膚造成傷害,並不推薦用於家庭日常消殺。
酒精、84消毒液等家庭常用的消毒劑,多通過擦拭、浸泡來消毒。霧化看似更方便,但存在安全隱患。
一是,人容易吸入消毒劑,引起過敏反應或損傷呼吸道黏膜。
二是,75%酒精消毒劑並不適合大面積噴灑。酒精是易燃物,遇到靜電或者明火,易發生火災。
商家宣傳片中,用消毒槍直接對著人全身噴灑,就是典型的錯誤示範。
如果消毒槍裝的是75%酒精消毒劑,人又穿了搖粒絨、珊瑚絨等容易起靜電的聚酯纖維類衣服,就可能“引火上身”。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公眾預防性消毒指引》指出:室內空氣以通風換氣為主,無須進行化學消毒劑噴霧消毒。
即使確實需要空氣消毒,這類產品也難以勝任。
它噴出的噴霧液體顆粒較大較重,難以在空氣中長時間停留,也就起不到多少空氣消毒效果。
已經買了這類產品,怎麼辦?當電動噴壺用吧。但要注意——
×不要裝易燃的消毒劑;
×不要對著人體噴灑;
×不要長時間直視光源。
×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噴灑時請戴好口罩。
記者 | 劉玉平 編輯 | 王若蘭
視覺 | 烏魚子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