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三易生活曾為大家介紹了谷歌Chrome瀏覽器113版本中,首次加入的新圖形API——WebGPU。
當時我們指出,與現有用於瀏覽器圖形加速的WebGL相比,WebGPU將底層接口從老舊的OpenGL升級到了最新的Direct3D 12、Vulkan和Metal,所以這也使得它既擁有了比過去高得多的執行效率,又使得未來的瀏覽器可以訪問更多的顯卡GPU底層功能,同時還數倍的增強了基於網頁端的本地AI加速性能。
在當時的那篇內容中裡我們舉了個例子,諸如現在的AI繪畫應用,往往要麼是在遠程服務器端運行,要麼就是雖然可以在本地配置,但全是純命令行界面、使用起來非常不便。而在有了WebGPU這個“底子”後,未來就很可能會出現運行在瀏覽器裡、但可以調度本地GPU進行加速的AI繪圖服務,讓人人都能借助本地的顯卡性能來“自由作畫”。
不得不說,這無疑是個會令人感到激動的未來。但這篇內容上線後,有一部分朋友從其他角度表明了他們的看法、甚至是疑慮。
比如說有人很好奇,如果WebGPU能夠提升瀏覽器的圖形性能,讓它更好的使用顯卡計算資源的話,那麼它是否意味著啟用之後能夠顯著提升日常的網頁顯示體驗,讓瀏覽器更流暢、更不容易卡頓呢?
又比如說還有人好奇,既然WebGPU能夠讓瀏覽器用更高的效率運行3D內容,那麼是否意味著“大型3D網頁遊戲”的時代即將開啟,是否意味著未來的3A遊戲不用下載、就可以直接在瀏覽器裡即點即玩了呢?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三易生活今天就以一個更“平易近人”的角度來為大家解釋一下,WebGPU技術對於瀏覽器、對於在線內容,甚至對於未來的互聯網生態,到底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它能不能讓瀏覽器更快?能,但暫時還體現不出
首先,WebGPU能不能讓瀏覽器在顯示網頁時速度更快?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它的底層技術從OpenGL升級到了DX12、Vulkan等新的圖形API。這些新API不僅僅是在時間層面上比OpenGL足足領先了三五年之多,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能更好地利用當前的多核CPU、也能更高效率地使用顯卡算力。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當瀏覽器底層從WebGL升級到WebGPU後,哪怕不做其他的任何改動,也能提高瀏覽器的網頁渲染效率。
WebGPU可以讓網頁渲染3D畫面時快很多倍,問題有多少網頁是全3D的?
但問題在於,這種提升到底能夠有多明顯?要知道目前的絕大多數常規網頁中,都不包含太多需要用到顯卡算力的內容。所以換句話來說,往往大家覺得瀏覽器開始“卡”的時候,大概率並不是GPU性能不夠用,而是單純因為開了太多頁面、內存被“撐滿”了。
打個比方,這就好像在電腦上打開了十萬個“掃雷.exe”。此時CPU和內存早已不堪重負,但顯卡甚至連50%的性能都還沒用到。所以這時候去升級顯卡,能有用嗎?
-
它會不會引領大型3D頁遊時代?可能並不現實
其次,WebGPU能不能讓瀏覽器運行3A遊戲?理論上完全可以。因為它的3D運算效率很高,理論上與將遊戲安裝到PC上、在本地運行是一樣高的。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會迎來“3A頁遊大作”呢?還真不一定。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網頁遊戲”並不等於“雲遊戲”。網頁遊戲雖然是用瀏覽器打開的,但實際上它所有的數據包都還是要下載到本地才行,所有的代碼和渲染過程都是在本地完成的。
於是這也就意味著,假如現在有一個需要佔用硬盤空間100GB的3A大作(這個大小對於現在的高品質PC遊戲來說很常見)。如果使用WebGPU對其進行“移植”,把它變成一個瀏覽器裡的網頁遊戲,那麼這個網頁遊戲在你打開它的頁面時,首先就需要下載100GB的網頁緩存。
在瀏覽器裡玩光追3A大作?不是不行,但好幾百GB的網頁緩存可得先下好
這還沒完,假如電腦的性能並不十分給力,原本就“帶不動”這款遊戲,那麼對於它的WebGPU“頁遊”版本,電腦會一樣難以運行,因為WebGPU本質上靠的還是本地的顯卡性能,並不會降低遊戲原本的性能需求。
換句話說,即便真的出現了基於WebGPU,運行在瀏覽器裡的大型遊戲,那麼它與我們熟悉的、需要在本地安裝的遊戲相比,頂多其實也就是改變了一下安裝方式,改變了一下打開路徑而已。
-
為移動設備加速、為元宇宙“敲門”,或許才是WebGPU的宿命
說了這麼多,那麼WebGPU對於未來的互聯網、對於我們每個人的體驗來說,到底會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首先,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樣,WebGPU確實提升了瀏覽器訪問本地GPU的效率,理論上可以讓網頁端的大型3D應用執行得和本地程序一樣快、一樣好。換句話說,它消除了以往瀏覽器在3D性能上的天然約束。
並且眾所周知的是,谷歌旗下有著Chrome OS和Android這兩個目前相當成功的操作系統,而且它們其實都非常依賴基於瀏覽器的運行環境。其中特別是對於Chrome OS來說,由於它的所有程序本質上都是“網頁應用”,所以WebGPU將會極大提升Chrome OS的3D應用執行效率。而對於Android來說,諸如微信、淘寶、微博這些基於網頁框架編寫的APP,也可能會受益於WebGPU,得以實現更高的畫面渲染效率、提升流暢度。
其次,由於WebGPU讓“瀏覽器高效運行大型3D應用”變為可能。所以它確實可能促進一些高畫質、全3D化的交互式網站的出現,比如全3D的電商平臺、全3D的車輛或房屋展示網站等。
如果要說在電腦上搞這些有什麼意義?其實很簡單,因為這種壓根就不是為電腦的屏幕所設計的,或許基於VR、AR的“元宇宙”才是這類大型全3D網站真正有意義的歸宿。而解決了瀏覽器3D性能瓶頸的WebGPU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是元宇宙的又一塊技術“墊腳石”。
讓智能設備永不掉線的技術,怎麼就冒犯到了所有人
看似好用的這項技術,卻因為“強勢”態度引發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