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小底優勢”!等效4倍放大、 自動對焦、 支持防抖的微距鏡頭上手】最近拿到了奧之心最新發布的ED 90mm F3.5 Macro IS PRO微距鏡頭,從鏡頭的命名上就可能夠看出,這是一枚帶有IS防抖功能的 PRO級別鏡頭,而PRO級別鏡頭往往代表的就是高端專業,對於畫質和整體性能有著極高要求的鏡頭系列。
沒錯,這次發佈的ED 90mm F3.5 Macro IS PRO就是如此,這款鏡頭是首款2倍放大倍率,支持自動對焦,且提供防抖功能的微距鏡頭,等效180mm、 4倍的放大倍率,不得不說,這支鏡頭髮揮了小底的優勢,讓M43機型也有了真正用武之地。
外觀設計:
先說下鏡頭的外觀,鏡頭整體尺寸僅為69.8 x 136mm(大概就是330ml細罐可樂稍大一捏捏),採用了採用了銀圈作為裝飾,鏡頭前部銀圈下方還有一圈纖細的藍圈作為點綴,白色標字 保持了奧系“ 裝修風格 ”,鏡頭前後蓋都換成了OM SYSTEM標誌。
鏡頭前端配備了寬寬的手動對焦環,採用的依舊是奧系採用的推拉式手動/自動切換,對焦環阻尼較輕,整體行程較長(略超過100°),適合微距拍攝的細微調節,整體手感還是非常好的,這裡要提一下,需要手動在最近對焦距離和最大放大倍率下進行拍攝,需要將電子限位器切換到S檔的MACRO超級微距模式。
鏡身中部為 以及F-LN自定義功能按鍵,方便操作,個人在實際使用中,並未對這個按鍵進行任何設置,默認狀態就足夠使用了。
實際上手中,尺寸並不算大,鏡頭整體重量也只有453g,微距細節調節時不會有過多額外的負擔影響拍攝,搭配OM-5機身相當適合。
性能:
奧之心這支新頭提供了等效4倍放大倍率,而通常我們見到的專業微距鏡頭也多為1:1的放大倍率,再高一些的,比如佳能的RF口百微,則是提供了1.4倍的放大倍率,自動頭中可以提供4倍放大倍率的並不多見,可以說奧之心這支微距鏡頭,已經是天花板級的存在。
而對於放大倍率並不受傳感器尺寸的影響,換句話說,無論傳感器大小,放大倍率是不變的,只是在畫面中的比例不同,而這對於相更小尺寸的傳感器(比如M43畫幅)利用相同放大倍率微距鏡頭所拍攝的畫面佔比要較更大尺寸傳感器來的大,實現看起來更高的放大倍率。
微距拍攝,除了放大倍率,最近對焦距離這些固定參數外,為了保證更好的拍攝效果和拍攝成功了,足夠的光線,和足夠穩定的拍攝環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情況下,拍攝微距,需要進行充足的布光,用以獲得更高的快門速度以及更低的ISO來保證成功率和畫面的純淨度,奧之心這支鏡頭提供了等效180mm焦段,足夠長,給予拍攝者更多的補光空間。
而固定機位拍攝對於很多題材和拍攝環境是不允許的,肯定不及手持拍攝來的便利,但對於微距拍攝來說,手持對拍攝者有著更高的要求,手要穩那是必須的,最好是擁有麒麟臂,像Beta這種 “帕金森” 體質顯然很難實現。
但是,奧之心這個牛嗶就在於不僅可以實現自動對焦,還提供了非常出色的防抖表現,鏡頭提供4.5檔,搭配機身更是可以實現7檔的機身防抖補償,也正因如此,Beta這次拍攝的樣片,全程手持拍攝,只要屏住一口氣完全沒問題,有了如此強大的防抖功能傍身,你可以大膽的降低快門速度換取更低的ISO以保證畫面的純淨。
效果如何呢?這裡Beta拍攝了書店裡的一朵棉花,光線並不是很好,但為了棉花中的纖維更加清晰,這裡使用了ISO 100。而由於拍攝位置和角度所限,利用三腳架固定機位拍攝顯然不現實,手持直接摟一張,為了保證成功,快門速度在1/250s。
不得不說現代相機的防抖技術真的讓拍照更加簡單,如果大家對於如此清晰,銳利的畫面,還不滿意,希望擁有更高分辨率的照片,沒問題,奧之心新機OM-5還支持搖搖樂, 完全可以滿足你對更細緻畫面的要求,並且OM-5還支持手持搖搖樂,雖然文件體積相對大了一點點,但換來的是更多細節,甚至最大放大倍率的情況下可以拍出幹葉葉片上的纖細脈絡。
儘管OM相機搭配奧之心90mm微有著出色的防抖,並且支持手持高分辨率模式拍攝,讓我們有機會實現8000萬像素4倍的微距拍攝,為了更加穩定建議還是要上個重型三腳架或搭配微距拍攝支架,顯然奧之心在這方面也是有著考量,鏡頭的鏡身尾部採用了微收腰設計,於微距拍攝支架完全匹配,可以實現更加穩定,細節更豐富的內容拍攝,如此高的放大倍率對於野生、 科研等專業領域的攝影師相信是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
除了對於拍攝條件和大放大倍率要求更加苛刻的專業微距拍攝外,這支鏡頭對於首飾、 名錶以及產品照等題材拍攝,新頭也是相當適合的,個人用來拍的最多的就是最後一種。對於大部分拍攝者來說,都不會高頻率的去拍攝超高放大倍率下的超細節微距題材,日常場景拍攝,簡單布光,手持靈活拍攝才是剛需,通常拍攝,我們對於微距的要求也不會很高(最高放大倍率小於1),絕大多數鏡頭都可以很好的完成拍攝。
這裡我們模擬拍攝了一些手錶的內容,在0.5左右的放大倍率下,可以將手錶錶盤整體納入畫面,輕微補光就可以拍攝出氛圍感,再進一步放大可以拍攝出手錶表圈金屬拉絲處理效果,在最大放大倍率下,甚至連表身背部因長時間佩戴出現的細小劃傷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個人猜測,手錶師傅那個放大鏡看到的效果也不過如此吧?),這印證了那句話,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不給我,而這支鏡頭正是如此,平時可能用的不多,只要一旦有需求,卻是無法替代的。
對於手錶、 首飾這類金屬表面的拍攝,高光和暗部交界處的色散是最為影響成像質量的,尤其是微距拍攝,色散則是影響畫質細節的最大障礙,顯然奧之心想到了,這次新頭給到了4枚ED鏡片和2枚超級ED鏡片,在色散控制方面做的相當出色,對於高反差邊緣色散的抑制非常有效。
上面幾張手錶的拍攝完全是手持進行了,儘管有強大的防抖和協同防抖輔助,但沒有一個好的,快速的對焦表現,也是沒辦法完成的,正所謂,端的越久你手越抖,很難出色的完成拍攝。而這次新頭在自動對焦這塊拿捏的還是死死的。在實際拍攝中,遇到過多次因為拍攝環境問題無法使用腳架,甚至需要單手拍攝的情況,搭配OM-5即使在光線不是很好的情況下,也能很好的實現快速合焦,大大的提升了拍攝效率。
這支鏡頭除了是微距鏡頭外,還是一枚180mm焦段的長焦鏡頭,儘管不是超大光圈,但對於日常的長焦拍攝還是完全夠用的,誰能拒絕一支如此小巧輕便,可以提供超強微距拍攝能力的180mm的長焦鏡頭呢?由於焦距夠長,光圈全開的情況下還可以提供一定的虛化效果,整體使用下來,小巧,輕便,性能出色且非常舒服,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支鏡頭。
意外:
奧之心這款ED 90mm F3.5 Macro IS PRO卡口附近還有對應增距鏡的額外觸點,也就是說這隻鏡頭可以搭配增距鏡使用的,搭配MC-14可以獲得等效252mm,5.6倍的放大倍率,搭配MC-20則是可以實現驚人的360mm, 8倍放大倍率,這個就是相當驚人的了。
隨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