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育兒】小兒中醫主要的外治法|彭鑫博士中醫育兒課堂

【中醫育兒】小兒中醫主要的外治法|彭鑫博士中醫育兒課堂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

  除了內治法,中醫還有一些外治法也非常適合孩子的病症康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中醫外治法:

  燻洗法:是利用中藥的藥液及蒸氣燻洗人體外表的一種治法。如夏日高熱無汗,可用香薷煎湯燻洗,發汗退熱;麻疹發疹初期,為助透疹,用生麻黃、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湯後,(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加黃酒擦洗頭部和四肢,並將藥液放在室內煮沸,使空氣溼潤,體表亦能接觸藥氣。

  塗敷法:是將新鮮的中草藥搗爛,或用藥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調勻後,塗敷於體表的一種外治法。如用鮮馬齒莧、仙人掌、青黛、金黃散、紫金錠等,任選一種,調敷於腮部,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用吳茱萸粉塗敷於足底湧泉穴,治療流涎等。

  罨包法:是將藥物置於皮膚局部,並加以包紮的一種外治法。如用皮硝包紮於臍部以消食積;用五倍子粉加食醋調藥包臍內,治療盜汗等。

  冷積熱敷法:是將藥炒熱後,用布包裹以熨肌表的一種外治法。如炒熱食鹽熨腹部,治療腹痛;用生蔥、食鹽炒熱,熨臍周圍及少腹,治療癃閉等。

  敷帖法:是將藥物製成軟膏、藥餅,或研粉撒於普通膏藥上,敷貼於局部的一種外治法。如用丁香、肉桂等藥粉,撒於普通膏藥上貼於臍部,治療寒證洩瀉。再如在夏季三伏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細辛研末,以生薑汁調成藥餅,中心放少許丁香末,敷於肺俞、膏肓、百勞穴上,治療哮喘等。

  擦拭法:是用藥液或藥末擦拭局部的一種外治法。如冰硼散擦拭口腔,或用淡鹽水、銀花甘草水拭洗口腔,治療鵝口瘡、口瘡等。

  小兒有病可以拔火罐嗎?

  拔火罐是—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它能促進氣血流暢,營衛運行有祛風散寒,止痛作用,深受歡迎。(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小兒有病也可使用拔火罐療法,只是需要用口經100px~125px的竹罐或玻璃罐,具體做法是先在局部塗上凡士林,然後迅速將罐緊緊罩在選定的皮膚上,因負壓皮膚被吸入罐內而高起,約5~10分鐘即可去掉。

  拔火罐法方便適用,家庭中均可使用,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肺炎喘嗽、腹痛、哮喘、遺尿等有較好療效。

  但對孩子使用拔火罐要注意:

  ●對6個月以內的乳嬰兒禁用;對高熱抽搐,皮膚過敏,水腫,出血傾向,有明顯營養不良、皮膚感染者,均不宜拔罐。

  ●取下火罐時,動作要輕柔。先以食指按壓罐邊皮膚,同時將罐向另一側傾斜,使空氣進入罐內,罐子便會很快脫落,千萬不要直接用手拔,以免損傷皮膚,增加痛苦。

  以下兩種外治法需要專業醫生操作,不宜家庭成員自行操作:

  刺四縫治療疳症和厭食


  刺四縫療法是兒科針法中常用的一種。四縫是經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中節橫紋中點,是手三陰經所經過之處。(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針刺四縫可以清熱、除煩、通暢百脈、調和臟腑等,常用於治療疳症和厭食。

  具體操作方法:皮膚局部消毒後,用三稜針刺約1分深,刺後用手擠出黃白色黏液少許。

  調和氣血的割掌指法

  本法有調和氣血,促進脾胃運化的作用,常用以治療疳證和哮喘等病證。割治部位常取兩手掌大魚際處。

  割治療法的操作方法是:將二手掌大魚際局部消毒後,用大拇指掀住刀口旁約1cm處,用0.4cm寬的平口手術刀直戳割治部位,創口約長0.5cm,然後擠出赤豆大黃白色脂狀物,並迅速剪去,再用消毒棉球覆蓋其上,繃帶包紮,五天後即可解除包紮,在包紮期間,防止感染。適用於疳症和哮喘等。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