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體“保護期”快到了,還需要再接種疫苗嗎?

新冠抗體“保護期”快到了,還需要再接種疫苗嗎?

點亮星標,不錯過每一次推送 
2022年12月初,對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優化調整後,衛生疾控部門、多位專家曾多次公開指出,感染後3-6個月內仍具有較強的免疫保護。如果從2022年12月初算起,至今已經快5個月了。
隨著各類防控政策的調整,以及感染者體內抗體水平下降,關於二次感染的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當前,新冠還沒有結束,4月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最新一期《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4月6日,儘管各省份報告的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有所下降,但檢測陽率達1.4%,相比此前4月1日(檢測陽率0.7%)、3月25日(檢測陽率0.7%)的數據,整整翻了一番。


近期中疾控通報新冠陽性檢測率 健康時報製圖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4月11日在接受醫學界採訪時表示,從陽性比例上來說,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會緩慢上升,以局部、“點狀”形式零星散發。
新冠疫苗最新接種方案公佈
4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指出現階段疫苗接種的重點是針對不同目標人群,補齊免疫水平差距,涉及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以及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包含加強針等)的人群。具體包括:
3-17歲人群:需完成2針滅活疫苗或3針智飛重組蛋白疫苗的基礎免疫接種;
18歲以上人群:要在基礎免疫的基礎上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
高風險60歲以上人群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還需完成第二劑次加強免疫。
其中,完成基礎免疫的18歲以上人群,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調整為3個月以上。對於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根據方案,可在感染3個月後接種1劑次疫苗。

健康時報曹子豪 攝
哪些人該需要補打疫苗?
“當前,全國整體疫情處於局部零星散發狀態,但新冠病毒並未消失,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仍持續存在。現階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種疫苗,進一步強化自身免疫能力,補齊免疫水平差距。”國家衛健委官網發佈的《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解讀中指出。
“因此本次方案的最大亮點,是表明感染3個月就可以啟動新冠疫苗接種。”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4月11日在接受醫學界採訪時說道。根據《方案》解讀,疫苗接種及感染獲得的保護性抗體會隨時間延長髮生衰減。從全球範圍看,對重症、死亡的高風險人群在感染3個月後進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已是共識,有利於在後續可能發生的疫情中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
“對於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即便已遭遇感染,體內免疫保護水平在3個月後也會開始迅速下降,當下需要通過疫苗接種增加混合型免疫力。”金冬雁說,“同時如果想更有效地減少再次感染,今後每隔六個月或更長時間還需要針對流行毒株進行疫苗加強針的接種。”
做好這件事,有助保護抗體
我們除了接種疫苗外,如何延長我們體內的疫苗保護期也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3月14日,法國里昂第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細胞》子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研究。研究發現,我們的睡眠時間對接種疫苗免疫效果的影響 。結果顯示,在接種疫苗前後的日子裡,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與抗體應答的大幅下降相關,即機體降低了對疫苗的免疫反應。
該研究人員表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產生的抗體明顯少於睡眠7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人,相當於減弱了兩個月的抗體。良好的睡眠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而且可能延長疫苗的保護期限。”
然而這個研究結果只在男性中較為顯著,而在女性中變化很大。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女性性激素水平的波動造成的。
“當你看到新冠疫苗保護作用的可變性時,你會發現,男性受到的保護比女性更少,肥胖者受到的保護比非肥胖者更少。這些都是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但你可以改變你的睡眠。”研究人員表示。
所以,除了接種疫苗外,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飲食,以及適當的運動,對於我們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延長體內的疫苗保護期都至關重要。
更多健康生活知識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本文綜合自:
①2023-04-08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
②2023-04-11醫學界《新冠免疫力快“到期”了,誰還需要打疫苗?怎麼打?》
③A 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insufficient sleep duration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vaccination 13 March 2023,Current Biology.

編輯:魯   洋
審稿:楊小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