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米會長蟲?還能不能吃?教你3招,久放也不長蟲、不發黴~

為什麼大米會長蟲?還能不能吃?教你3招,久放也不長蟲、不發黴~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打開米桶,正打算舀米煮飯,發現米桶上、大米里有一些小米蟲,而且這些蟲子就算過了一遍水,也殺不死。

不少人會納悶,明明米桶蓋得牢牢的,這些米蟲到底是哪兒來的?長了蟲子的米還能不能繼續吃呢?

01

大米

為什麼會生蟲?

稻穀、燕麥等糧食,在生長的過程中就會有蟲卵附著,這些糧食的加工步驟一般就是曬乾、去殼,都沒有經過高溫處理,雖然可以殺死成蟲,但是寄生在米粒裡面的蟲卵並不能被殺死。

而一旦碰到了適宜的條件,蟲卵就能孵化成蟲:

①糧食存放時間太久,蟲卵有了生存繁衍時間,更容易出現米蟲;

溫度溼度也會“助攻”——溫度達到20℃-40℃、溼度達到65%-95%的時候,只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蟲卵就會孵化出來,而且大米中的蛋白質、澱粉會給其提供充足的營養,使其茁壯成長。

1
生蟲的大米還能吃嗎?

大米里的米蟲通常為米象,又稱象鼻。常在穀物中被發現,因為繁殖速度快,為穀物中主要的害蟲之一。

米象成蟲用口器將糙米齧成深孔,併產卵於孔內。米象的幼蟲如蛆,幼蟲孵化後以穀粒為食,將穀粒蛀穿,最後掏空米粒,蟲糞則排於穀粒外。

米蟲雖然令人不悅,但本身不攜帶特別的致病菌,也沒有毒,更不會咬人,所以只要篩掉蟲和它的代謝廢物,再把米淘乾淨,是可以正常食用的,而且通過高溫加熱,米中隱藏的蟲卵也會被殺死,不用過於擔心。

因此,沒有必要因為一袋大米里面生了幾隻蟲就將其全部扔掉,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浪費。不過,若大米已經嚴重碎屑化,就不要再吃了。

2
區別生蟲大米和黴變大米

大米放久了或存儲不當會生蟲,也可能會黴變。生蟲大米還可以吃,但黴變的大米則必須丟掉。

黴變一旦產生,微生物代謝產生真菌毒素,一來很難清除乾淨,二來會有食用安全的風險,比如:可能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毒性高,人體一次性大量攝入可發生急性中毒甚至有死亡風險,即便是微量持續攝入,也會增加肝臟和食道的患癌風險!

發黴大米的特徵

①黴變初期大米表面發灰,失去光澤,呈灰粉狀。

②取一些大米捧在手裡,再對著手中的米哈氣,之後馬上將鼻子湊近聞氣味。如果沒有清香味,反而有點黴味,則是變質的。

③用手抓大米,發黴的大米會變得潮溼,硬度下降,手握可以成團。

02

大米

生蟲怎麼辦?

01
陰涼篩蟲

大米生蟲後,很多人喜歡把大米放在陽光下晾曬。可是,這樣做非但達不到殺死米蟲的目的,還可能適得其反——米蟲雖然怕光,但當它們受到陽光曝曬時,會鑽到米粒的最中間去,躲在蟲蛀洞裡不出來,而且它們受威脅後會加速繁殖後代,因此兩三天後,大米中的米蟲有增無減。

同時,曝曬會使大米的水分大量流失,從而讓大米變得非常粗糙,而且易碎,色澤也更難看,煮熟後的口感也會變差。

正確的做法是將生蟲大米放在陰涼通風處,讓蟲子慢慢爬出,然後再篩一篩。

02
冰凍殺蟲

如果生蟲的米不是很多,可將大米放入塑料袋中,把袋口紮緊,放在冰箱的冷凍室裡,48小時後取出,可殺死大米里的蛀蟲。

03

大米選購、

儲存都有智慧

01
買米的兩個注意點

①優選真空包裝

不太建議買散裝大米,一則沒法知道生產日期,二則如果售賣處的米桶不經常清理,容易存留蟲卵。

雖然價格貴一點,但是真空包裝和充氮包裝的糧食,切斷了米蟲的生存條件——空氣,自然不容易生蟲。

②選小包裝、日期近

推薦每次採購全家人能吃半個月~1個月的量,買小包裝的,吃完一包拆一包。另外,陳糧更容易長蟲,建議選生產日期更近的,一個月內最佳。

02
正確儲存要點

①陰涼、密封

陰涼乾燥存放,平時注意密封,長蟲的概率會小很多。

切勿放在溫度高、溼度大的地方,也不要靠牆著地放置,應該將其放置在墊板上,有助防止黴變和生蟲。

②定期徹底清理米桶

建議2個月左右徹底清潔一次米桶、米箱或米缸。

米蟲具有避光性,本來就容易躲在桶底,如果米桶長期不清理,底部的陳米和蟲卵也會越積越多,更容易長蟲。

③用大蒜、花椒

紗布包一小包大蒜、花椒、大料,放進米缸、米箱中,蓋緊蓋子,就能驅除或者殺滅米蟲。如果紗布包裡的香料沒味道了,需要及時更換。

這主要是運用了燻蒸原理。大蒜中的大蒜素,大料和花椒中的香茅醛、桉葉油素、α-蒎烯等對米蟲有較好的燻蒸作用,可以燻走或者殺死米蟲。

但如果你的味覺很敏銳,就不太推薦這個方法。燻過的大米,煮出來的飯,會微帶一點點香料味。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