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宋傑
三國時期,就曹操的才幹、功業以及歷史地位與影響來說,可以稱得起是第一人,而“第一夫人”亦非其妻子卞氏莫屬。卞氏與曹操結婚近四十年,其身份從侍妾、正妻直到魏國的王后,在曹操死後又被文帝和明帝尊為皇太后、太皇太后,至七十歲善終。封建社會母以子為貴,卞氏所生四子,除了曹熊早夭,曹丕文武雙全,號稱“下筆成章,博聞強識”,又能左右開弓,精通劍術;曹彰是“膂力過人,手格猛獸”的勇將,曹植則有“才高八斗”的美譽。另外,曹操性忌多疑而又好色,能在這位奸雄身邊擔任正室二十餘年,主持家內事務至其去世,足以證明卞氏並非凡類,應該具有過人的能力與度量。
▲曹操與卞夫人劇照
卞氏的出身與婚姻
據《三國志》卞氏本傳和注引《魏書》記載,她的籍貫為琅邪郡開陽縣(今山東臨沂市北)人,漢桓帝延熹三年十二月己巳出生在齊郡白亭,當年即公元160年。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去世,享年66歲,即在漢桓帝永興二年(154)出生,長卞氏6歲。卞氏的出身是“倡家”,“倡”字本義為“唱”,見《史記·樂書》:“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張守節注曰:“倡,音唱。一唱謂一人始唱歌,三嘆謂三人讚歎也。”“倡”字引申為表演歌舞的樂人。如《史記·佞幸列傳》載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延年善歌,為變新聲。”所謂“倡家”就是世代以歌舞為業的藝人,他們走南闖北,四處流浪演出,所以卞氏著籍在琅邪郡開陽縣,但是在齊郡白亭出生。東漢風俗侈靡,各地權貴富人家中普遍招徠倡優進行歌舞表演。例如馬融是“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於前”。仲長統說豪人之室,“妖童美妾,填乎綺室;倡謳伎樂,列乎深堂。”曹操的父親曹嵩常年在京師洛陽做官,從大鴻臚、大司農直至太尉,家中廣有金錢,公子曹操亦喜愛觀賞歌舞,“好音樂,倡優在側,常以日達夕。”卞氏在二十歲的時候,被曹操在故鄉譙縣(今安徽亳州市)納為妾,這很可能是卞氏與家人流浪在當地進行演出時被曹操看中而迎娶。按漢代女子十五歲進入成年,可以婚配。漢惠帝六年(前189)曾下詔令曰:“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成年女子不出嫁要罰交五倍的算賦(人頭稅)。因此卞氏二十歲成家,在當時要算是晚婚了。另一方面,也證明她四方賣藝已經多年,富有生活閱歷。從事這種職業的女倡大多身材姣好,容貌美麗。曹操本是好色之徒,如果卞氏姿色技藝平常,那就根本不會打動他。
如前所述,卞氏出生於公元160年,二十歲成婚,就是在漢靈帝光和二年(180)。曹操當年二十六歲,他在二十歲時曾經在京城做郎官,後來出任洛陽北部尉,又擔任過頓丘縣令,再回到洛陽拜為議郎。由於權臣當道,宦官干政,曹操恐怕得罪他們,從而給家裡帶來災禍,於是經常裝病回到故鄉長住。他在譙縣城外蓋了房屋,春夏在裡邊閱讀書籍,秋冬外出射獵,以此為娛樂。從經歷來看,曹操應該是在這段空閒時間於譙縣結識卞氏,並決定娶她為妾。中平元年(184)春,黃巾大起義爆發,曹操被徵為騎都尉,離家赴潁川前線作戰,因為有功升遷濟南相。後來改任為東郡太守,曹操沒有接受任命,又稱病迴歸鄉里。中平四年(187),卞氏產下曹丕,這讓她在家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曹操原有正妻劉夫人,生長子曹昂(字子修)後病故,曹操又納丁夫人為嫡室,讓她養育曹昂,曹丕只是次子。卞氏母子在家中受到丁夫人的歧視,處境不佳。
▲卞夫人劇照
移居洛陽與初顯節操
中平五年(188)四月,曹操的父親太尉曹嵩罷官,他離開任職多年的洛陽返回故鄉譙縣。當年八月,靈帝“初置西園八校尉”,其中曹操被任命為典軍校尉,於是他又回到了京師。曹操這次把卞氏帶到了洛陽,丁夫人則留在了譙縣,這樣做或許是為了避免她們之間再爆發矛盾衝突。第二年靈帝駕崩,宦官張讓等人謀殺了大將軍何進,他們又被袁紹、袁術等將領全部消滅,最後由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掌管了朝政。
董卓企圖拉攏曹操,上表奏拜曹操為驍騎校尉,想讓他和自己參謀議事。而曹操認為董卓專橫無道,必定失敗滅亡,於是沒有出任官職,逃亡回到故鄉。在這次變故當中,卞氏表現出她的遠見和節操。當時曹操奔走避難很是倉促,因而音訊斷絕。袁術聽說了曹操死亡的謠言,就告知了他在京城的家屬。聽到曹操的死訊後,洛陽宅中的僕從紛紛打點行李,準備回鄉。這個家看來平時是由卞氏主持內務,所以她站出來予以阻止。卞氏認為袁術傳來的消息並不可靠,因為尚未得到主人下落的準確訊息,她對眾人說:“曹君的吉凶尚未知曉,今天返還故鄉,明日他要是活著回來,有什麼臉面再和他相見呢?即使真有大禍臨頭,也應該與主人同生共死。”她的這番話說服了手下的人眾,也就打消了散夥的念頭,大家留在洛陽等候。後來曹操聽說了這件事,對卞氏稱讚不已。
升為嫡妻
卞氏與家人後來被接回曹操身邊。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許都,並將所在的潁川郡作為新的根據地,把家屬安頓在那裡。但是曹操出征時常把兒子們帶在軍中,不願將他們留在許都,應該是害怕後方發生政變,導致兒子被殺害或被劫為人質。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兵到宛城(今河南南陽市),當地軍閥張繡投降後反叛,曹操在交戰中失敗,中箭負傷而逃,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在戰鬥中遇害,年僅十歲的曹丕乘馬脫險。丁夫人聞訊後,認為曹操沒有保護好曹昂,為他的死傷心不已,反覆唸叨:“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曹操因為她哭鬧得不成體統而非常生氣,宣佈與其離婚,將丁夫人遣送回孃家,想借此煞住她的脾氣。其實,曹操對丁夫人很有感情,過後不久便親自到丁家,準備接她回去。不料丁夫人稟性倔強,繼續在織布機上工作,對曹操置之不理,一點兒面子都不給。曹操把手放在她的背上,說:“和我一起乘車回家吧。”丁夫人不回頭看他,也不應聲。曹操退出房間,立在門外,又說:“差不多就行了吧!”丁氏還是不理他。曹操說:“真是和我訣別了。”於是徹底斷絕和她的婚姻關係。回去之後,曹操就宣佈以卞氏為繼室,她的身份即由侍妾升為正妻。
如前所述,卞氏出身於低賤的倡家,但曹操對此並不在意,這裡面有兩個因素。首先,曹操“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性情“任俠放蕩”,本來就是個恣情快意、漠視禮教的人,所以並不看重卞氏過去的身份。其次,自戰國以降,由於社會階層的劇烈動盪引起統治集團的意識演變,帝王權貴對於婚姻對象的出身門第已經不大在意,倡家婦女嫁入豪門者屢見不鮮。例如,戰國趙幽王遷的母親就是樂家之女,出身倡門。又漢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本以倡進……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漢武帝寵幸的另一位歌女衛子夫,原來是平陽公主家合唱班的“謳者”,就是歌女,後來竟作了皇后,因此社會上對這類事情習以為常,也就淡然置之了。
需要注意的是,曹家此後逐漸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慣例,就是從魏武帝到明帝都不選擇豪門權貴之女為王后、皇后。如曹操後來稱魏王,即以卞氏為王后。魏文帝先立甄皇后,是搶掠來的袁氏家族婦女;後立郭皇后,她早年失去父母,在漢末動亂流離失所,寄居在銅鞮侯家。魏明帝立毛皇后,其父毛嘉本來是典虞部下的車工;他又立郭皇后,出身於被罰沒的河右大族,也沒有什麼勢力。明帝的嬪妃虞氏對此十分不滿,曾對卞太后抱怨道:“曹氏喜歡立出身低賤者為皇后,沒有因為合乎道義而當上的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兩漢外戚干政的局面,有利於皇帝實行集權。陳壽在《三國志·后妃傳》中對此評論道:“魏國的后妃家族,雖然稱得起富貴,但是沒有像漢朝末年衰落時竊據要職,任意處置朝政的人。借鑑以往改變行軌,在這個時期是非常美好的。”
▲曹操與卞夫人劇照
寬厚節儉
卞氏升為正室之後,曹操讓她負責家中喪母子女的養育。“諸子無母者,太祖皆令後養之。”對於這項事務,卞夫人非常盡心,並未由於這些子女不是親生便給予歧視或虐待,這是難能可貴的。因為當時的其他軍閥,往往因為家內婦女與諸子相互妒忌而導致不和,甚至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像袁紹三子當中,袁譚年長而聰慧,袁尚年少而貌美,袁紹的妻子劉氏喜愛袁尚,經常在袁紹面前稱讚他有才幹。袁紹也喜歡長得很帥氣的袁尚,想立他為嗣子,但還沒有公佈就病逝了。劉氏是個冷酷嫉妒的女人,袁紹死後還沒有入殯,她就下令殺死了五個寵妾,並且剪掉了她們的頭髮,用墨塗黑了她們的臉,認為這樣即使到了地下,袁紹也認不出來她們,袁尚還殺掉了寵妾的全家。最後袁譚、袁尚兄弟相鬥,致使曹操乘隙攻佔鄴城,平定河北。還有荊州牧劉表和妻子蔡氏喜歡少子劉琮,想立他為嗣子,蔡瑁、張允推波助瀾,於是讓長子劉琦外出為江夏太守。劉表死後,蔡氏等人即立劉琮為荊州之主,劉琦與劉琮兄弟反目為仇。而曹操家中由於卞氏性情寬厚,治家有方,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儘管丁夫人以前慢待過卞氏母子,而且已被廢黜,卞氏卻不計前嫌,對她仍然很尊重。經常乘曹操外出作戰時派人到她家送禮慰問,有時還迎接她回到家中,奉為上賓。弄得丁氏很不好意思,道謝說:“我是個廢放之人,夫人怎麼能經常這樣做呢!”其後丁氏病故,卞夫人請求曹操為其處理喪葬事宜,得到了允許,將她安葬在許都南郊。曹操認為卞氏善待諸子是她最值得稱讚的品行,因此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封她作魏國王后,並頒佈策令說:“夫人卞氏,撫養諸子,有母儀之德。今進位王后,太子諸侯陪位,群卿上壽,減國內死罪一等。”
卞氏的另一項美德就是節儉。她喜歡簡約儉樸,不崇尚華麗,穿戴的衣服沒有文繡珠玉等裝飾,使用的器具上塗的都是黑漆。漢末天下連年戰亂加以饑荒,社會經濟衰弊嚴重,如王粲詩中所云:“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曹操在用兵作戰之際,竭力恢復發展生產,並以身作則力行節儉。他自己不喜歡華麗的裝飾,後宮妃妾不穿錦繡衣服,侍御的宮女鞋子上沒有兩種顏色,使用的帷帳屏風,破了個洞就把它補上,車輛與房間裡的茵褥,只要溫暖就行,邊緣上並沒有裝飾。他還嚴令杜絕奢靡之風,像曹植的妻子違反了禁服文繡的規定,被曹操下令遣送回孃家並且賜死。卞氏嚴格遵守曹操的有關禁令,也會揣摩丈夫的心理,並不刻意為之。
有一次,曹操獲得幾件名璫(耳飾),讓卞夫人挑選一件,於是她選擇了一件質量中等的。曹操問她為什麼這樣做,卞氏回答:“取其上者為貪,取其下者為偽,故取其中者。”這就是因為曹操性情多疑,卞氏如果取其下者以示自己節儉,恐怕會被曹操懷疑她是矯情偽裝,所以沒有那樣做。
後來曹丕稱帝,卞氏為皇太后,她仍舊遵循著生活儉約的習慣。吃飯時不用大排場,“減損御食,諸金銀器物皆去之。”每次接見卞氏親屬,都不給予好臉色,經常說:“你們平常過日子要注意節儉,不應當盼望著賞賜。卞家會埋怨我給他們的待遇太薄,那是因為我有日常的規矩。我侍奉先帝四五十年,過慣了節儉的日子,不能改節儉為奢侈。親屬們若有犯法者,我只會罪加一等,別指望會得到錢米的恩賜。”魏文帝為卞太后的弟弟卞秉修建府第,建成之後,卞太后親臨府第宴請諸家親屬,是按照下等的膳食規格,沒有特別的飯菜。太后左右也只是“菜食粟飯,無魚肉,其儉如此”。
不過,卞氏對於自己的兄弟卞秉還是有所偏愛的。她經常向曹操埋怨給卞秉的別部司馬官職太小,應該晉升,但是遭到曹操拒絕。曹操對她說:“當了我的小舅子,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嗎?”卞氏又請曹操賜給卞秉錢帛,曹操再次拒絕說:“你偷著給他那麼多財物,還嫌不夠嗎?”表明曹操很清楚卞秉利用與自己的親戚關係私下撈到不少好處,所以不再對他進行提拔和賞賜。直到曹丕稱帝后,才給這位舅父晉升了爵邑和官職。“初,太后弟秉以功封都鄉侯,黃初七年進封開陽侯,邑千二百戶,為昭烈將軍。“
▲曹操與卞夫人劇照
卞後與曹丕的關係
卞氏與曹操的關係處置得相當融洽,但是在曹操去世以後,她和長子曹丕卻發生過多次牴牾,最後幾乎是反目為仇。曹丕稱帝后曾經要給太后父母追加封號,不料遭到大臣陳群的反對,他說:“按照周代典籍的記載,並沒有對婦人分土命爵的制度。秦朝違背了古代的法典,封賜后妃的親屬,漢朝又加以繼承,這不是先王的令典。”文帝立即表示同意,並且說:“陳群的意見很正確,不要這樣做。這件事還要寫在詔書上,保存在尚書檯,永遠作為後代的法規。”曹丕這樣做顯得很反常,追封太后父母本是秦漢以來沿襲的禮制,而陳群作為曹丕的密友,居然不怕得罪太后而提出非議,又馬上獲得文帝的支持,還下令永遠禁止,使人不禁懷疑是曹丕暗地指使他這樣做的。也就是說,文帝根本不想給太后父母追加封號,只是礙於母子的情面,不得不提出來,於是私下讓陳群表示反對,自己好藉機予以否決。曹丕去世數年後,繼位的明帝又推翻了他的這項決議。太和四年(230)春,追封太后祖父卞廣諡號為開陽恭侯,父親卞遠為敬侯,祖母周封陽都君及恭侯夫人,都贈與了印綬。這就更加顯得曹丕不肯為太后父母追加封號之事是相當荒唐的。
其次,曹丕在黃初三年(222)下詔禁止卞太后干政與外戚輔政,曰:“婦人參政,是禍亂的根源。自今以後,群臣不得奏事於太后,後族之家也不得擔任輔政大臣,不得受封爵邑。”這件事就更為奇怪了,因為兩漢太后母儀天下,與天子並稱“至尊”,皇帝幼小還可以臨朝聽政,是有權下詔並干預政務的。孫盛批評曹丕的這道命令是沒有道理的“一概之詔”,並說遠在周代就有婦人與外戚參政的傳統,如果是以天下為心,只要是有德行的人都可以依靠,不論親疏,都以至公來對待,何必對太后的親族就非得排斥疏遠他們呢?
曹丕之所以不願追封太后父母和下詔禁止太后干政,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卞太后喜愛少子曹植。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又有丁儀、丁廙、楊修等黨羽支持,因此深得曹操的寵愛,曾經幾次想把他立為太子,這就影響到曹丕的繼位。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被立為太子,太后左右的女官長御勸卞後大肆慶賀,把庫裡的財物都賞賜給下人。卞氏卻表示反對,說:“大王因為曹丕年長,所以立他做嗣子,我只要免除教導無方的過失就很幸運了,為什麼還要重加賞賜呢!”後來長御將這番話轉告給曹操,曹操稱讚道:“發怒而臉不變色,歡喜而不失禮節,這樣做是最難得的。”曹操對卞氏這種態度感到滿意,但太子曹丕就未必了,他很可能會認為是卞氏偏愛曹植,所以對他即位太子無動於衷。另外,卞後的侄子卞蘭聞訊後立即向曹丕獻賦祝賀,曹丕顯然很高興,儘管在回報中客套了一番,最後還是賞賜給卞蘭一頭牛,“由是遂見親敬。”可見曹丕很在意親屬們對他即位太子的態度,表示祝賀即可贏得好感,而母親卞氏對此事的淡然漠視,在他心中恐怕只會留下不快的印象。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繼位後,開始對曹植進行報復,先是遣送他離開京師回到封邑臨淄,並殺害了他的親信丁儀、丁廙和全家男口。第二年,監國謁者灌均根據曹丕的指示,劾奏曹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關司法部門請求對曹植治罪。曹丕先讓朝內公卿討論如何處治,然後命令卞蘭將大臣們的意見拿給卞太后看,企圖以此阻止太后為曹植講情。此計果然奏效,太后說:“想不到這個孩子辦出這種事,你們回去告訴皇帝,不可以因為我的緣故而敗壞了國法。”後來她見了魏文帝,也沒有為曹植說情。曹丕逼迫曹植作《七步詩》,本有誅殺之意,但後來還是礙於太后的情面,最終只是貶低了曹植的爵邑,封為安鄉侯,後來又改封鄄城侯,並下詔曰:“植,朕之同母弟。朕於天下無所不容,而況植乎?骨肉之親,舍而不誅,其改封植。”
其二,卞太后對曹丕的肆意妄為曾嚴加阻止。曹丕為人胸懷狹小,缺乏度量。自稱帝以來大搞親疏有別,對原來的親信多有放縱。如對徵南將軍夏侯尚下詔曰:“卿腹心重將,特當任使。恩施足死,惠愛可懷。作威作福,殺人活人。”被蔣濟稱作“亡國之語”。另一位心腹吳質“怙威肆行”,甚至連曹氏宗親諸將也不放在眼裡。對舊日得罪過曹丕的人,則睚眥必報。如鮑勳原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兄弟偷盜官府的財物,依法應處以死刑。曹丕幾次親筆寫信為其請罪。鮑勳不敢擅自放縱,將郭氏兄弟的罪狀一一列舉,呈交給曹操,曹丕為此非常怨恨。他繼位之後,終於找到個藉口將鮑勳判處死刑。大臣們紛紛上表請奏,說鮑勳的父親鮑信早年有功,還救過曹操的命,請求寬恕鮑勳之罪。曹丕堅持不許,最終殺掉了鮑勳。老將曹洪為曹氏族親,早年在滎陽之戰中救過曹操的性命。曹丕早年做太子時,曾向曹洪借貸絹帛百匹,曹洪只借給了他一部分,沒有滿足曹丕的數量要求,使他懷恨在心。曹丕稱帝后抓住曹洪門客犯法之事,將他連坐逮捕,定了死罪,大臣們營救未能成功。卞太后知道如果將曹洪處死,那麼將在曹操的老臣當中造成極壞的影響,乃至不可收拾。於是雙管齊下,先找到文帝寵愛的郭皇后說:“如果曹洪今天處死,我明天就命令皇帝廢黜你了。”郭後聞言恐懼,於是哭著幾次為曹洪請求赦免,然後卞氏親自出面,對曹丕嚴厲批評,說:“你父親在梁沛之間避難的時候,要不是曹洪保護,哪裡會有今天!”曹丕無奈,只好釋放了曹洪,但是仍然沒收了他的財產。卞太后再次找曹丕說情,才將家產發還給了曹洪。卞太后的這些舉動觸犯了曹丕的權威,使他非常不滿。由於曹丕辦事多有妄為,又拒絕聽取群臣的諫議,因此出現了百官有事奏請太后處理的現象,此舉更是激怒了曹丕,所以他特意下詔禁止太后干政,並且宣佈,“以此詔傳後世,若有背違,天下共誅之。”
由於上述這幾件事情,卞太后與曹丕之間的隔閡加深。黃初七年(226)曹丕病危,卞太后去探望他,進宮後發覺文帝身邊宮女侍妾多有曹操“昔日所愛幸者”,使她非常吃驚。因為按照禮法,先帝的妃妾要去守陵,不能留在宮裡侍奉後代君主。何況曹操對妃妾們還留有準許改嫁的遺囑:“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曹丕子娶父妾,有壞倫理綱常,所以引起卞太后的憤怒。她詢問眾妾什麼時候來到曹丕宮裡的,回答說:“正伏魄時過。”“伏魄”即死者故去後的招魂儀式,也就是說曹操剛剛去世,她們就被曹丕收入宮內。太后聞言就不再進去探視曹丕,罵道:“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餘嘉錫案:“卞後言此,斥丕之所為,禽獸不如也。”母子二人的關係就此絕裂,後來曹丕病故,卞太后也沒有去參加他的葬禮。
晚年的卞太后及其家族
曹丕在黃初七年(226)五月病逝,其子曹睿繼位,是為明帝,他隨即拜卞氏為太皇太后,這時候卞氏已經是66歲高齡了。由於曹丕生前頒佈過禁止太后干政的詔書,卞氏的權力與影響被明顯地削弱,甚至在明帝時期這道詔書還在發生著效力。例如,曹洪乳母與臨汾公主侍者因為崇拜“無澗神”而被關進了監獄,應處以死刑。太后讓黃門(宦官)吳達傳令減罪,河南尹司馬芝卻拒絕接受,並在獄中將兩位女犯迅速處死,然後嚮明帝請罪。可見司馬芝並沒有把太后的旨意放在眼裡。司馬芝此舉也獲得了明帝的贊同,對他回報說:“此乃卿奉詔之意,何謝之有?後黃門復往,慎勿通也。”
太和四年(230)六月,卞太后去世,享年七十歲,這在當時已經是難得的高壽了。如前所述,在她病重的當年春天,明帝對太后的祖父母、父母追加封號,也算了卻了她的一樁心願。在她死後,卞氏子孫仍然在朝為官。如卞蘭為奉車都尉、遊擊將軍,加散騎常侍,他病故後,其長子卞暉襲取爵位,其弟卞琳為列侯,官至步兵校尉,三弟卞隆任光祿大夫,封睢陽鄉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嘉平元年(249)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父子執掌朝政,曹氏國君如同傀儡,因為沒有掌握什麼權力,選皇后時也就不再“立賤”以防範外戚奪權了。卞隆之女被曹髦選為皇后,卞琳之女又被曹奐立為皇后,當時人稱“卞氏三世後族”。卞家的女兒都長得很漂亮,應是繼承了先祖的基因。至晉武帝泰始九年(273)選天下良家女以充後宮,當時卞藩之女有美色,武帝用扇子掩面對楊皇后說:“卞氏女兒都長得漂亮。”皇后說:“卞藩家裡有三代都是皇后親族,他的女兒不可以選做卑微的侍妾宮女。”這才打消了武帝的念頭。
(本文摘自宋傑著《三國人物風雲錄》,中華書局,2023年2月,澎湃新聞經授權發佈。)
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歡迎點擊下載“澎湃新聞”app訂閱。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訪問全文。
本期微信編輯:辛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