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歌提及的4個地名,全都位於德國境外?

德國國歌提及的4個地名,全都位於德國境外?

國歌通常是一國精神面貌的象徵。一般來說,國歌很少會出現外國的地名。但德國的國歌《德意志之歌》的第一段出現了四個地名(馬斯、默默爾、埃施、貝爾特),全部都在德國境外。

 第一段歌詞

《德意志之歌》一般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段提及了統一的德意志民族疆域;

第二段主要讚揚德意志的美好事物;

第二段歌詞

第三段表達了對於德意志統一、自由、正義的嚮往。

在魏瑪共和國(1919-1933)和納粹時期(1933-1945)的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的三段都是官方版歌詞。

德國國歌提到的四個地點

第一段歌詞當中,馬斯河主要流經法國、比利時與荷蘭。

默默爾現在是立陶宛的海港城市克萊佩達。

埃施指埃施河(阿迪傑河),主要流經奧地利和意大利境內。

貝爾特是丹麥境內的大小貝爾特海峽。

第一段歌詞提及的四個地點,如今都不在德國境內。對於一些德國的民族主義者看來,這裡就是德國的“自古以來”,即他們認為的德意志民族的四個邊界。

隨著二戰德國戰敗。1952年後至今,德國為了規避爭議,只使用第三段歌詞,前兩段僅在民間傳唱。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的德國隊,賽前奏響國歌是《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

《德意志之歌》第一段提及的四個地點,為什麼全部都在德國境外?

大德意志的民族範圍

德國國歌出現的四個地名,在歷史上都是德意志民族的生活區域。這一切都和日耳曼人的遷徙有關。

德意志人的祖先,是日耳曼的分支——法蘭克人。

 德意志人的祖先——日耳曼人

古羅馬帝國時期,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凱爾特人被視為三大蠻族。

公元5世紀時期,日耳曼人滅亡了西羅馬帝國。屬於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建立了地跨中歐、西歐的國家——法蘭克王國。

查理曼時期的法蘭克王國版圖

相對於被滅亡的西羅馬帝國,日耳曼人的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經過數年的決定,法蘭克王國選擇皈依基督教。

到查理曼大帝(公元768年-814年在位)時期,法蘭克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

但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逐漸走向解體。公元843年,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孫子瓜分帝國,法蘭克解體為西、中、東三個王國。

查理曼帝國被瓜分

東法蘭克使用的語言是在日耳曼語系基礎上形成的,也就是今天的德語。

西法蘭克使用的語言,在拉丁-高盧語的基礎上形成,即法語。

這也為其日後形成的國家—德意志(東法蘭克)和法蘭西(西法蘭克)奠定了基礎。

公元920年,東法蘭克王國獲得了羅馬教皇的認可,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誕生,也是德意志這個有明顯自我認知族群開始的標誌。

神聖羅馬帝國經過多次戰爭,將領土擴展至南部的埃施河。這裡被視為德意志人的南部邊界。

埃施河(阿迪傑河,意大利的第二長河)

法蘭克帝國分離成三部分後,德意志人(東法蘭克)和法蘭西人(西法蘭克)為了萊茵河的通航問題,進行了長達多個世紀的爭奪。

神聖羅馬帝國

萊茵河的支流——馬斯河逐漸成為法語區和德語區的分界線。

 萊茵河地區,法德民族爭奪的焦點

這裡成為德意志民族分佈的最西邊區域。

馬斯河

在日德蘭半島,德意志人和維京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形成了競爭的局勢。

11世紀時期,維京人在日德蘭半島和西蘭島(中間為貝爾特海峽)建立了丹麥,貝爾特海峽南部成為德意志人和丹麥人爭奪的地區,稱為了德意志人分佈最北的地區。

貝爾特海峽

《德意志之歌》第一段歌詞的梅梅爾,主要是尼曼河流域,位於波羅的海沿岸,這裡原本的居民並不是德意志人,而是波羅的人。

波羅的人夾在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兩大民族中間

基督教徒征服這裡之前,這裡主要信仰多神教,與基督教格格不入。

從11世紀時期,為了奪回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羅馬教皇發動多次“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先後發動十三次東征

13世紀時期,來自德意志的條頓騎士團在十字軍東征失敗後,將基督教傳教的目標鎖定在尚未開發的波羅的海沿岸。

1254年,條頓騎士團獲得了波羅的海城市默默爾的城市權。

1285年,條頓騎士團征服了波羅的海地區,不斷向當地遷入德意志人。當地統治集團主要是德意志人和當地波羅的人貴族。

波羅的海地區逐漸“德意志化”,並形成了德意志化的普魯士公國。

條頓騎士團擴張

但普魯士時刻面臨著南部的波蘭、立陶宛的威脅。因此,普魯士需要和波蘭、立陶宛確立邊界。

普魯士處在多個強國之間

1422年,普魯士、立陶宛簽署《梅爾諾海和約》,確立以尼曼河為邊境。當時的普魯士並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

1400年波羅的海周邊的局勢

17世紀時期,普魯士第二任公爵死後無子,其女婿繼承普魯士公爵的位置。

同時,這位公爵女婿也是神聖羅馬帝國裡的霍亨索倫家族——勃蘭登堡的繼承人,因此兩個國家組合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普魯士逐漸成為德意志的屬國,但並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紅色),粗線內為神聖羅馬帝國

當時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是一個帝國,實際各個邦國林立。帝國皇帝長期採用選帝侯制度,即皇帝從幾個家族中選舉產生。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長期來自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奧地利)也被視為實力最強的德意志家族。

18世紀末,普魯士、奧地利夥同俄國瓜分了波蘭、立陶宛。兩個德意志邦國的領土進一步擴大。隨著立陶宛被俄國吞併,原先普魯士和立陶宛簽訂的尼曼河邊境,就成為普俄的邊境。

俄國分得62%,普魯士20%,奧地利18%

1797年,為了慶祝在末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的生日,奧地利詩人洛倫茨·利奧波德為弗朗茨寫詞《天佑吾皇弗朗茨》,表明了對於皇帝的期盼。

同年,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為其譜寫了曲目,該曲目成為奧地利和神聖羅馬帝國的頌歌。

海頓作曲的曲譜

與此同時,法國大革命爆發嚴重衝擊了歐洲封建秩序。普魯士、奧地利等君主制封建國家聯合英俄組成了反法同盟。

19世紀,歐洲爆發了拿破崙戰爭。1805年,拿破崙在三皇會戰中挫敗了弗朗茨二世和沙皇組成的聯軍,攻佔維也納。

1806年,在拿破崙的鐵蹄下,弗朗茨二世宣佈解散神聖羅馬帝國。

隨著帝國解體,德意志境內依然四分五裂、各個邦國林立。普魯士和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哈布斯堡將其改為奧地利帝國)成為德意志最重要的兩個邦國。

1815年,為了保護境內小邦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倡議的德意志邦聯建立。邦聯由35個德意志邦國和4個自由市組成。各成員國保持主權獨立。

 德意志邦聯的地圖

但邦聯的結構鬆散,沒有實現德意志民族的完全統一。此外,在奧地利帝國內部,德意志人僅僅佔人口的20%,匈牙利人、意大利人、斯拉夫人等非德意志民族佔據80%。

奧匈帝國(前身奧地利帝國),境內民族複雜

1840年代,隨著歐洲民族主義浪潮的推進,德意志民族主義開始甦醒,要求實現民族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

1841年,德國詩人霍夫曼創作了詩詞,配合海頓的《皇室進行曲》發表。

 霍夫曼作詞的手稿

這首歌的歌詞分為三段,第一段歌詞,霍夫曼根據日耳曼文學和詞源,定義了德意志的民族區域。

他認為統一的德意志應該是北起貝爾特海峽地區,南至埃施河,東起默默爾河口,西至馬斯河。

德國國歌確立

歌詞的最後一段歌詞的“統一、法制與自由”,表明了霍夫曼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全新的法治國家,而非君主專權。

第三段的歌詞

歌詞作者霍夫曼不被德意志各邦國的君主待見。1842年,霍夫曼因為創作此篇作品,失去了其在德意志城市佈雷斯勞(今屬波蘭)的工作。

霍夫曼雖然被解職,但德意志的統一已是大勢所趨。當時能主導的主要有兩個邦國——過去神聖羅馬帝國的主導國奧地利以及普魯士。

丹麥對日德蘭半島(德意志人、丹麥人混居點)的吞併,成為導火索。

日德蘭半島兩個公國: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歷史上都是德意志和丹麥爭奪的焦點。

1850年,丹麥在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獲勝,事實上佔據了兩個德意志公國。1863年,丹麥頒佈憲法,合併兩個公國。

 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的位置,歷史上是德意志邦國,1863年被丹麥吞併

此舉激怒了德意志的諸多邦國。1864年,普魯士、奧地利和丹麥發生普丹戰爭。普魯士獲得日德蘭半島南部,奪取了貝爾特海峽。

普丹戰爭

應對外敵丹麥,普魯士和奧地利可以同仇敵愾。但戰勝了丹麥之後,普魯士和奧地利為了德意志的領導權展開鬥爭。

1866年,普奧爆發戰爭。奧地利戰敗,被踢出了德意志。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統一的領導者。

1866年,奧地利選擇和境內的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達成妥協,組成了奧地利和匈牙利組成的二元帝國——奧匈帝國,不再幹預德意志內部的事務。

因為歐陸霸權的影響,法國不希望看到德意志的統一。1870年,普魯士和法國爆發普法戰爭。

普魯士擊敗法國,奪取了馬斯河的部分地區。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統一了德意志。一個以普魯士為主導的德意志帝國出現在歐洲。

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統一的德意志面積達到54萬平方公里,但並不包括奧地利(奧匈帝國)的領土,也就是歌詞第一段的提到的南部邊境(埃施河地區)

但德意志通過統一戰爭,奪取了馬斯河上游部分地區、默默爾、貝爾特海峽等德意志民族的“邊境”,初步獲得了歌詞提到的三個地區。

統一後的德意志

因為統一的德國主要實行二元君主制,與作者霍夫曼倡導自由、正義不相符。因此,統一的德國沒有采用霍夫曼作詞的《德意志之歌》。

而是以之前普魯士王室的頌歌,配以新歌詞的《萬歲勝利者的桂冠》。

統一後,德國憑藉著兩次工業革命的春風,成為重要的製造業大國。日益強大的德國需要更多的市場和原材料產地。然而,世界殖民地主要被英法等殖民國家瓜分。

 

德國意圖瓜分世界,和英法矛盾激烈

不滿世界體系的德國對於英法發起挑戰。為此,德國和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奧斯曼組成同盟國。

英法俄組成協約國。兩個軍事集團直接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以德國的戰敗告終。作為戰爭的發起者,德國受到了相當嚴厲的懲罰。

1919年,德國和協約國簽訂《凡爾賽條約》,德國軍備被嚴格限制。根據條約,德國不僅失去了所有殖民地,本土還失去了七分之一的領土。

阿爾薩斯、洛林等德國從法國奪取的領土,均要歸還法國,至此,德國喪失了馬斯河地區的領土。

除此之外,一戰後德、奧、俄三大帝國的解體。波蘭、立陶宛得以復國。為了讓波蘭擁有出海口,德國曆史名城——但澤(格但斯克)被劃給波蘭,這就是著名的波蘭走廊。

波蘭走廊的存在,將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分離。

為了削弱德國,協約國將默默爾劃給立陶宛。該城市改名為克萊佩達。梅梅爾和德國分離。

一戰後,德國失去的領土

日德蘭半島的石勒蘇益格是德意志人、丹麥人混居地區。一戰後,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北方歸屬丹麥,南部依然留在德國。

丹麥獲得石勒蘇益格的北部,意味著小貝爾特海峽成為丹麥範圍。

隨後,作為一戰發起者的奧地利和協約國簽訂了《聖日耳曼條約》,奧地利被禁止和德國合併,埃施河地區全部劃給了意大利。

至此,德意志民族的四個邊境,全都不在德國境內。

《聖日耳曼條約》後,奧地利領土丟失,埃施河併入意大利

一戰後,德國廢除了霍亨索倫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魏瑪共和國。

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後,被割讓地區的德意志人被驅逐,回到德國居住。

魏瑪共和國的建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除了領土的喪失之外,德國還要承擔鉅額的賠款。這嚴重刺激了德國人的民族自尊心。

1922年,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艾伯特宣佈將《德意志之歌》的全部三節歌詞作為德國的國歌。

第一段的歌詞“從馬斯到默默爾,從埃施到貝爾特”表達了德國渴望收復失地的情節。

艾伯特,魏瑪共和國總統

魏瑪共和國的歷史並不長。1929年爆發於美國的大蕭條席捲了全世界,嚴重打擊了德國的經濟,社會矛盾不斷被激化。

德國的民族主義、復仇情緒蔓延。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宣揚德意志民族優秀理論、爭奪生存空間的主張迎合了德國的民眾。

1933年,納粹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成為德國議會第一大黨。此後,納粹黨通過政治手段成為德國唯一的合法政黨。

希特勒上臺

德國雖然保留了魏瑪共和國的民主政體,實際上民主制度名存實亡。希特勒上臺後,全面推行擴軍備戰的戰略,意圖恢復德意志的領土。

《德意志之歌》第一段歌詞與納粹宣傳的大德意志主義不謀而合。納粹時期,第一節歌詞特別受到重視。

當代德國邊境的確立

納粹上臺後,開啟了一系列擴軍備戰。1938年,德國實現了德奧兩個德語國家的合併。1939年,德國發動閃擊波蘭的戰爭,二戰爆發。

二戰最終以德國的戰敗告終。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德國的領土進一步縮水,兩次世界大戰共喪失了1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奧德-尼斯河以東的波拉美尼亞和西里西亞土地均劃給了波蘭。

德國普魯士龍興之地—東普魯士被劃給了蘇聯(立陶宛)和波蘭。德國本土以及柏林也被分區佔領。

 二戰後,德國失去的領土,國歌的土地全在海外

1949年,因為美蘇對抗,美佔區、英佔區和法佔區合併為聯邦德國(西德)。西德成立後,建立了議會制民主共和國。總統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總理是政府首腦,對議會負責。

二戰後,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分區佔領

蘇佔區成立民主德國(東德)。民主德國成立後,將貝歇爾作詞、艾斯勒譜曲,表達熱情的同情心和呼籲西德人民統一的歌曲《從廢墟中崛起》作為國歌。

東德國歌《從廢墟中崛起》

但聯邦德國將自己視為德國的繼承者,承認了西部、南部和北部邊界,卻不承認民主德國的存在,也不承認戰後對德國東部領土的劃分。

隨著聯邦德國外交事務的發展,國歌的確立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聯邦德國境內對於國歌確立有著很大的爭議。

聯邦德國總理和社民黨魁舒馬赫認為聯邦德國是前德意志共和國(魏瑪共和國)的繼承者,應該繼承其國歌《德意志之歌》。

然而,聯邦德國總統豪斯對於《德意志之歌》是否能夠成為國歌表示懷疑。他認為,第一段國歌提及的默默爾、馬斯河、埃施河、貝爾特海峽已經承認歸屬其它國家。這對於戰後德國的外交十分不利。

第二段的國歌歌詞涉及德國婦女,被總統豪斯認為有歧視婦女之嫌。因此,豪斯堅決反對將此作為聯邦德國的國歌。

《德意志之歌》的第二段歌詞

兩方對德國新國歌的歌詞始終爭執不下,但新的國歌徵集因成本過高而不了了之。

雙方在1952年達成妥協。聯邦德國議會認為第一段的地點容易引起外交爭端,第二段提及的德國婦女、德國美酒不符合二戰後德國平等的價值觀,因此不被採納為國歌的官方版歌詞。

第三段歌詞表明瞭統一、自由和法治,符合戰後西德的外交戰略和價值理念。

1952年,聯邦德國總統豪斯宣佈,《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詞作為德國官方的正式國歌歌詞。

德國國歌,現在只用第三段的歌詞

第一段和第二段雖沒被列入正式國歌的歌詞,但其表達的意思並非法西斯理念,而是對於過去的驕傲、自豪。因此,在民間依然被部分民族主義者所傳唱。

20世紀70年代,為了打破孤立的局面。聯邦德國與波蘭等中東歐國家實現了關係的正常化,並承認了德波邊界。

1970年,勃蘭特下跪,德國(西德)和波蘭關係正常化

至此,德國東部邊界得到了確認。《德意志之歌》提到的默默爾地區主要劃歸波蘭和蘇聯(立陶宛加盟共和國)

1990年10月,民主德國併入聯邦德國,一個統一的“新德國”正式屹立在歐洲的版圖中。

1990年,兩德統一

統一後的德國依然採用了聯邦德國的國歌《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詞。

與此同時,隨著蘇聯解體,立陶宛獨立,默默爾的歸屬國從蘇聯變成了立陶宛,稱為立陶宛的第一大海港城市克萊佩達。

立陶宛城市克萊佩達

《德意志之歌》的4個地點的從有到無,實際上就是德國近現代歷史的縮影。兩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喪失了40%的領土。

這些地方的丟失驚醒了許多德國人,但德國在二戰後積極反思,取得了諸多國家的原諒。德國在歐洲和國際事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德國因兩次大戰而導致40%領土的丟失,也引發了很多德國人對“曾經故土”的懷念。

不過,這些地區所在國都已經成為歐盟成員國,德國人想去這些地點“敘舊”,可以不需要辦理任何手續自由通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