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歐文斯(Bill Owens)《Altamont》,1969年
即使你不是歌劇迷,也可能聽過《冰涼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這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第一幕中的一首男高音詠歎調。這是男主角羅道夫在第一次見到女主角咪咪時所唱的。在這首詠歎調中,羅道夫告訴咪咪他作為詩人的生活,還要咪咪透露關於她的世界。
波西米亞人到底是什麼人?在普契尼的歌劇中,我們有詩人羅道夫、畫家馬塞洛、一個叫穆塞塔的歌手、肖納德是音樂家,科林則是一位哲學家。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波西米亞人,應該從事什麼職業,普契尼差不多都在歌劇中列出來了。
女主角是一名裁縫,嚴格來說,不屬於波西米亞人的職業,但她長得漂亮、脆弱,有結核病,幾乎是法國版林黛玉,非常符合意大利歌劇女主角的要求,所以讓她進入波西米亞人的圈內。
Libuše Jarcovjáková《Untitled》,1980年代
什麼是波西米亞?
波西米亞的概念其實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巴黎,最早可追溯到法國作家亨利·穆爾格的《波西米亞生活場景》(1851年),不過應該是普契尼的歌劇《波西米亞人》(1896年)將這個概念推廣開來。在歌劇中,思想行動自由的藝術家和詩人們即使常年飢寒交迫,但他們浪漫的形象讓世人著迷。
從歌劇和小說的角度分析,波西米亞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不過實際上,地球上的確有波西米亞這個地方。它在古時候位於中歐,曾是神聖羅馬帝國中的一個王國,後來成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個省。它的位置在今天捷克共和國中西部地區,其中還包括了捷克首都布拉格。
波西米亞雖是貨真價實的一個地方,但這個概念卻是從誤解而誕生。這是由於法國人覺得吉普賽人所過的非傳統遊牧的生活方式很“波西米亞”,因為他們以為吉普賽人的祖籍在波西米亞那個地區。這個以訛傳訛的概念逐漸傳播,波西米亞一詞於是逐漸被用於那些生活方式不符合資產階級規範的人。
羅伊·阿登(Roy Arden)《Red Wine 1》,1981-1985年
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Sam》,1958年
位於布拉格市中心,也就是波西米亞心臟地帶的布拉格當代藝術館(Kunsthalle Praha)為了慶祝開幕週年,推出了由洛杉磯作家和策展人拉塞爾·弗格森(Russell Ferguson)策劃的展覽“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
“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展覽現場
弗格森解釋,波西米亞的價值觀是擁抱自由,對藝術文化的承諾,仇視中產階級,寧可三餐不濟也不肯“正常上班”。所以說,當波西米亞人的好處是不用上班,壞處則是必須準備當窮人……
“波西米亞的特點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資產階級社會的反應而形成的現象。在其價值觀被拒絕之前,必須存在一個既定的中產階級。雖然藝術家經常因生活在社會規範之外而聞名,但正是在19世紀中期的巴黎,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方式首次被編纂和浪漫化。”弗格森說。
策展人拉塞爾·弗格森
從19世紀中葉的巴黎誕生開始,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態度經常是叛逆自由、敢恨敢愛,擁抱藝術文化,蔑視權威與體制。
弗格森的展覽探討的不是窮詩人愛上比他更窮又患肺結核的女裁縫的愛情故事,他希望通過展覽來探索:在20世紀下半葉,波西米亞這個概念是如何被詮釋、傳播;探討波西米亞這個亞文化運動的概念,如何能夠在持續150多年後依舊保留著許多原始精神;以及波西米亞如何從一種生活方式演變成一種精神狀態。
儘管波西米亞依舊需要資產階級敵對,但貧窮,特別是“真正的貧窮”已經從波西米亞人的生活觀念中轉移出來,特別是在《搖擺的60年代》(swinging sixties)的倫敦,波西米亞的生活方式可以是頹廢,但不一定非得要當窮光蛋,在弗格森的詮釋下,搖滾明星們奢霍荒唐的態度也可以被列入波西米亞的行列。
“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展覽現場
弗格森在千禧年為波西米亞掛上據點,因為他認為,過度商業化、社交媒體、快節奏的社會變化,讓波西米亞漸漸失去勢頭。不過他依舊向觀眾提問,波西米亞的概念對我們今天有什麼意義?有什麼未來?我們每個人心中是否都有一點波西米亞人的影子?
“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展覽現場
按時間順序,策展人展示了39位來自歐洲、美國、中東和亞洲的藝術家們的作品,探討波西米亞這個概念如何在不同時代、不同地點,以不同面目來呈現。
荷蘭攝影師埃德·範·德·埃爾森(Ed van der Elsken)在上世紀50年代搬到巴黎,愛上左岸的咖啡、酒吧及藝術自由,拍攝了描繪左岸生活點滴的“左岸之戀”(Love on the left bank)系列作品。
埃德·範德埃爾森“左岸之戀”系列作品,1956年
上世紀50年代,巴黎漸漸失去波希米亞的“專利”,因為大西洋另一邊的紐約有一批新一代的藝術家正開始嶄露頭角。瑞士攝影師弗蘭克(Robert Frank)在1947年移民美國,主要為《時尚芭莎》等雜誌攝影。
展覽展出了弗蘭克的短片《拔出雛菊》(Pull My Daisy),當時紐約的騷人墨客,如詩人金斯堡(Allen Ginsberg)、奧爾洛夫斯基(Peter Orlovsky)、畫家尼爾(Alice Neel)、作曲家阿莫拉姆(David Amram)、《去年在馬倫吧》女主角塞裡格 (Delphine Seyrig)全都上場了。《在路上》的作者、“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凱魯亞克(Jack Kerouac)不但為該片演出,還提供旁白撰述。
“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展覽現場
60年代,倫敦以自由、放縱而自豪。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藝術、音樂、文學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從創造力的角度觀察,是非常“波希米亞”的。但倫敦的波希米亞族群和巴黎、紐約的前輩們有相當大的貧困差距,在倫敦有不少生活奢華的,比如搖滾樂手們,也被策展人列入波西米亞的清單中。
“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展覽現場
舊金山的嬉皮士運動與搖擺的倫敦有相當大的差別,儘管舊金山的嬉皮士與倫敦共享搖滾音樂,但嬉皮士基本上排斥拜金主義、排斥奢華,與倫敦各異其趣。
“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展覽幕後
到了70年代,策展人再度帶我們回到紐約,這段時期幾乎是紐約歷史最低谷時段,高失業率、高犯罪率,乞丐和流浪漢佔據街頭。紐約雖處於全面崩潰的邊緣,卻充滿了光芒四射的創造力,舞蹈家布朗(Trisha Brown)的《屋頂作品》,讓舞者在SoHo區的十二座屋頂上起舞。史密斯(Patti Smith)發行了經典作《Horses》,馬塔-克拉克(Gordon Matta-Clark)將切割建築用來取代畫筆。
南·戈爾丁《Twisting at my birthday party》,1980年
南·戈爾丁《Misty and Jimmy Paulette in a taxi》,1991年
攝影師戈爾丁(Nan Goldin)親密擁抱紐約的汙垢與頹喪,展覽中的《性依賴的歌謠》是其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以及80年代在波士頓、紐約和柏林等城市的生活記載,作品名稱來自《三分錢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中的一首歌,在戈爾丁充滿情感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存在於生活邊緣的愛恨與傷痛。
“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展覽現場
80年代後,波希米亞的概念似乎不再需要任何“靠山”,可以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策展人帶著我們走遍整個地球:北美的溫哥華、中美洲的墨西哥城、東歐的布拉格、薩格勒布、位於中東的德黑蘭,甚至北京東村,都有不同版本的波西米亞。
不同城市、不同文化所呈現的波西米亞雖然有所差異,但中樞概念卻是相通的。不論哪個城市的“波西米亞人”,都渴望追求一種新的、自由的生活方式,這不就是19世紀中葉波西米亞概念誕生的初衷嗎?
▲▲▲ 正在展出 ▲▲▲
展覽:波西米亞:一個概念的歷史,1950-2000
(BOHEMIA: History of an Idea, 1950–2000)
精彩回顧:
編輯 何羽青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