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順手搓搓這,降火助眠防感冒!幫你省下大筆買藥錢

洗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了,打上沐浴露沖沖洗洗就完事。
但是,真正的“養生高手”,不會錯過生活中每一個養生時機。洗澡這件小事,在他們眼中,就是個好機會!
 
怎麼洗個“養生澡”呢?
很簡單,洗澡時多搓搓這幾個穴位,養生防病很管用~
睡不好,搓洗三陰交

現如今,睡眠不足的問題太普遍了,有的人是睡不著,有的人是睡不好。

睡眠不足除了影響白天精神狀態,還會引發眼睛乾澀甚至疼痛、口乾咽燥等一系列以幹、燥為主要特徵的症狀表現。從中醫角度看,這是“傷陰”了。長期如此,會傷陰耗血。

如果不得已熬夜,須得想辦法把不良影響儘可能降到最低。

日常調理,推薦大家洗澡時搓洗三陰交

三陰交是肝、脾、腎足三陰經交匯處,通調肝、脾、腎三經氣血,一舉三得。

位置:內踝骨最高處直向上三寸(四指併攏寬度)處。

圖源:家醫自制


操作方法:浴室放個小凳子,洗澡時可坐在小凳子上,左右拇指分別按揉左右三陰交50次。
 
胸悶,搓搓極泉穴
 
洗澡時,認真洗洗腋下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腋下汗腺發達。大汗腺的分泌物經過細菌分解後,會產生臭味,如果清潔不徹底,很容易加重腋臭。
 
另外,腋窩頂端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揉搓腋窩,可以疏心火、寬胸理氣、調理睡眠,緩解心悸、胸悶等症狀。
源:家醫自制
定位: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

預防感冒,搓搓魚際

魚際為手太陰肺經的滎(音同瑩)穴,即氣血出入的關鍵穴位之一,五行屬火,“滎主身熱”。

按摩魚際,可以清肺熱、平咳喘、利咽喉、消疳積,治療傷風、發熱、咽乾、咽喉腫痛、失聲等。中醫臨床上,魚際穴常用於調理聲帶,對慢性咽炎、聲帶過度勞累引起的音啞、失聲等有較好療效。

經常按摩該穴,還可以預防感冒,緩解口舌乾燥的症狀。

位置:以一手手掌輕握另一手手背,彎曲拇指,按之痠痛明顯處即是魚際穴。

源:家醫自制

操作方法:雙手掌心相對快速搓動 15~20 秒,就會明顯感覺手心連帶身體開始發熱。然後,適當減速,雙手繼續搓動 3~5分鐘。再以一手拇指指端,垂直點按揉另一手的魚際穴,以感覺痠痛明顯而能夠耐受為度。

焦慮、頭暈目眩?搓搓腳趾!
不少人洗腳時,只是兩隻腳簡單地互搓了事,忽略了腳趾的清潔。
然而,腳趾間容易藏汙納垢,如果不注意此處的清潔,很容易感染真菌,引來“腳氣病”。
 
搓搓腳趾,不僅是衛生好習慣,還能養肝~
腳拇指上有一個大敦穴,是肝經的起始處。
定位: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
源:家醫自制
揉搓腳拇指,能梳理肝氣,激發人體少陽之氣,有助於緩解焦慮、醒腦明目,還能緩解由肝火引起的目眩、腹痛。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右下角,您點一個和“在看”

願你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編輯:violet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