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防癌體檢的這4個項目可千萬不能省,否則就等於白跑一趟

2022年7月3日,小張所上班的公司請了一傢俬人體檢中心的醫護人員來為員工檢查身體。在腎臟B超檢查的時候,小張檢查的結果為“未見異常”。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之後不到三個月,自己檢查時“未見異常”的腎臟就出現了大問題。

在2022年9月28日,小張就出現了尿血並且伴隨著發燒的症狀,於是趕緊跑去城市裡的三甲醫院做了一些列的檢查,後結果卻發現自己患有腎癌的幾率相當的大。於是在三天之後小張就進行了左腎癌根治手術並且在過程中還發現他的左腎下方有一個約7.5cmx6.5cm的腫瘤。最後手術雖然很順利,但是小張的左腎被切除了。

這一系列的事故讓小張深受打擊,於是他氣憤地將那傢俬人體檢診所告上法庭,但體檢中心對於小張的這一系列的狀告否認是自己漏診,說是小張的自身原因所引發的癌症。然而小張從體檢結束的未見異常到發現自己有腫瘤之間連三個月都不到,基因突變細胞就算是快速發展成7.5cmx6.5cm的腫瘤時間也是比較長的,根本不會在三個月內就發展到這麼大,所以這就足以說明在私人體檢中心體檢的時候,小張的腫瘤已經客觀存在了,並且其大小完全在b超分辨率的範圍之內。

與此同時,在小張體檢的過程以及b超檢查時候所有的醫生共計8名都尚未將自己的執業地點變更到那傢俬人體檢的地點,這種做法是不符我國的相關規定的,也就是說這些醫生根本就沒有資格去給小張做體檢。

最後小張勝訴,並且法院判定這傢俬人醫院要承擔部分責任並賠償各類費用近12萬元。

那我們進行防癌體檢的時候都要選擇那些項目呢?

查不出腫瘤的原因除了醫生不具備資格以外,還有一方面原因則是在篩查方式上沒有針對性。有的人就算年年體檢,項目沒選對,就根本無法具體進行防癌的檢查,也就是說都“白忙一場”了。

乳腺癌:對於我國女性來講乳腺癌是惡性腫瘤之首,並且發病年齡也越來越趨向年輕化。所以建議女性在去體檢的時候要注重一下選擇b超或者是鉬靶檢查類的體檢。

肺癌:全球的三大癌症之首就屬肺癌,因為其發病率以及死亡率一直都是排名第一的位置。早期發現肺癌的方法就是定期進行篩查,尤其是45-70的高齡段人、吸菸、有惡性腫瘤史以及肺癌家族史的人都是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議其至少每年都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大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不論男女都是比較高的,但大腸癌相比起胃癌、肝癌等都要容易發現的多,其中腸鏡以及直腸指診都是檢測大腸癌的主要檢查方式。建議是45歲以上人群以及有長期便血或者痔瘡的人群要定期地去做腸鏡檢查。

胃癌:通過最近幾年的腫瘤數據來看,患有胃癌的人群年齡段的變化也是越來越趨於年輕,主要由於現在的年輕人的三餐經常不定時,或者就是加班熬夜。再加上不節制的胡吃海喝久而久之就會給腸胃造成很大的負擔。所以建議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以及惡性貧血、胃癌家族史的人每年都去做一次胃鏡檢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