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溫(20) | 發潮熱,大便溏,小便利,胸膈滿

傷風發潮熱,大便溏,小便利,胸膈滿,人以為傷寒之邪入於陽明,而不知乃春溫之熱留於陽明也。

夫風傷於肺,邪從皮膚而入,宜從皮膚而出,何以熱反留胃不去乎?蓋胃乃肺之母也,母見子被外侮,必報外侮之仇,外侮見其母之來複,隨舍子而尋母矣。使母家貧弱,則外侮自舍母而尋子,無如胃為水穀之海,較肺子之家富不啻十倍,外侮亦何利於子而舍其母哉。自然利胃母之富,而棄肺子之貧,故堅留而不去,此潮熱之所以作也。顛寒作熱,小便利而大便溏,正陰陽之不正,致轉運失職,胸膈何能快哉。

治法祛胃中之邪,而陰陽自正矣。方用加減柴胡湯

柴胡 黃芩 知母 炙甘草(各一錢) 茯苓(五錢) 枳殼 神曲(各五分) 蘿蔔子(三錢)

水煎服。

一劑潮熱解,二劑陰陽分,三劑諸症盡愈。

此方亦小柴胡之變方。蘿蔔子與茯苓同用,最能分陰陽之清濁,清濁一分,而寒熱自解,寧至有胸膈之滿哉。

此證用掃胃湯亦佳。

石膏 甘菊花(各二錢) 青蒿(五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陳皮(三分) 柴胡(五分) 濃樸(一錢) 檳榔(八分)

水煎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