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血管裡的“垃圾”不清乾淨,會變成血栓
真相:血管裡不存在所謂的垃圾
“血管內存在‘垃圾’,我們需要時常給血管清理,如果不清理則會造成這些垃圾在血管內積蓄,變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身體的各種疾病。”這種關於“血管垃圾”的說法相信許多人都聽說過。
但實際上,血管裡沒有所謂的“垃圾”和“毒素”,只有正常的代謝廢物,而這些代謝廢物也並不會一直淤積在血管內造成血栓,它們會隨著血液運輸到特定的器官,最終通過這些排洩器官分解後排出體外。
醫生養生建議:如果真的希望我們血管更加健康誘活力,那麼日常應該多喝水,促進排尿,從而加快代謝廢物排除速度。
謠言:食物趁熱吃,對腸胃好
真相:增加食管癌風險
中國人自古以來有“東西趁熱吃”的飲食習慣,認為趁熱吃食物會更有營養,也更有利於保護腸胃。
在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燙的食物為什麼更加容易引起食道癌?是因為我們的食道表面主要是粘膜組織,燙的食物容易燙傷粘膜,而我們的食道相對於口腔來說對熱並不是很敏感,因此即使食管被燙傷了也不太有明顯的不適,因此會導致粘膜燙傷後更容易出現潰瘍,長期誘發食管癌。
醫生養生建議:進行飲食時應該細嚼慢嚥,食物應該放到適宜的溫暖後再食用。一般10℃-40℃的食物都是食管適宜的食物溫度,50℃-60℃能夠勉強耐受,但是超過5℃就非常容易燙傷食管並且致癌風險大大增加了。
謠言:中老年人定時輸液通血管
真相:沒有輸液通血管一說,可能會起反作用
跟上述的“清理血管垃圾”一樣的謠言,認為血管需要定時進行輸液,輸液能夠疏通血管。
其實,目前學界並沒有每年定期輸液和不輸液進行的-科學的臨床對比研究,因此更沒有“定期輸液能夠通血管”這一說法。反而,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吉訓明說,濫用輸液反而可能引發心衰、藥物過敏反應,誘發或加重疾病等。
醫生養生建議:若想通血管,並不需要做這種並沒有科學依據的“危險事”,只要日常保持清淡飲食,控制脂肪攝入,那血管內的膽固醇便會下降,預防血栓和血管粥樣硬化等問題。
謠言:中藥沒有副作用,不會傷身
真相:是藥三分毒
中藥主要成分是中草藥,是純自然的原料,因此人們往往認為中藥能夠“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並且沒有副作用。
前段時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醫生徐京杭在新聞中介紹過一位他診治過的肝衰竭案例,案例中女士長期服用何首烏治療白髮而導致肝衰竭。統計顯示中藥引起的肝臟損傷佔目前所有肝臟損傷病例中的4.8%-32.6%。中藥雖然成分都是純天然的中草藥,但並不代表就沒有毒副作用,只有在適當劑量下服用,才能治病而避免毒副作用的危害。
醫生養生建議:“是藥三分毒”,中藥也是藥,應該在醫生、藥師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避免私自濫用,導致嚴重副作用的發生。
謠言:適量喝酒,有益健康
真相:喝酒就會傷身
“適量飲酒,有益身心健康”這種說法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它表示適量飲酒能夠幫助睡眠和活血。
大家其實都知道大量飲酒對身體有很大的害處,但是卻很少人知道其實少量飲酒同樣也對身體有害,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導致了全球280萬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
目前,科學家們發現喝酒對大腦有一定的損害,同時加重肝臟負擔、損害肝臟,同時還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癌症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容易增大肺癌、消化道、呼吸道、乳腺癌等多種癌症。
醫生養生建議:喝酒傷身,應該努力戒菸戒酒,不要熬夜,保護肝臟。
生活中類似於這樣的“養生建議”的謠言非常多,有些甚至還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我們一定要學會辨別謠言,不要盲目聽從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