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楊慎的一首詞,道盡天下興亡多少事。
在這個動盪的時代,漢朝中央政權已經崩潰,各路豪強勢力林立,戰爭不斷。而董卓則是當時朝堂上的霸主,他廢黜少帝劉辨,並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后,成為了最高統治者。
西涼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朝堂成為了他的一言堂,生活奢靡淫亂,為非作歹,天下百姓怨聲載道。
匡扶爭議,討伐董卓迫在眉睫。關東十八路諸侯,由曹操袁紹公孫瓚等人組成。決定共同商討討伐董卓一事。眾諸侯部下兵多將廣一路過關斬將,直到……
孫堅的失敗
在進軍汜水關的途中,前鋒孫堅被華雄擊敗了。孫堅,東漢末年名將。據說他是身長八尺,相貌俊美,勇猛過人,喜歡操練軍事,曾經在孟津起義,率領部隊攻佔多個城池。被後人尊稱為“江東烈虎”。
彼時的孫堅已經是聲名鵲起的一路諸侯,實力不俗,但卻被鎮守汜水關的華雄所敗,使得華雄的大名震懾了一眾諸侯的部下。
如此這般卻給了關羽一個名震天下的機會。這日華雄華雄引一隊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眾諸侯派出大將俞涉和潘鳳,接連被華雄斬了。
英雄出場
正當諸侯們焦急無策時,帳下一人身高九尺,丹鳳眼,臥蠶眉,聲如洪鐘大呼“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此人正是在隊中任職馬弓手的關羽。
彼時的劉備一行人效力於白馬將軍公孫瓚,雖有志國平天下之抱負,又有一身高超本領武藝,奈何無兵可用,只能在他人帳中效力。
當然,各路諸侯不免對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產生質疑,但有一人力挺關羽出戰,此人就是後來的一世梟雄曹操,曹操和關羽的淵源也由此開始。
曹操看關羽儀表堂堂相貌不凡並且自信滿滿的請命,令人熱酒一杯為關羽壯膽,關羽卻並未領情並表示去去就回,彷彿不是去與悍將對壘而是去帳外砍瓜切菜一般輕鬆。
說完話關羽提刀出帳,帳外擂鼓聲大震,關羽縱馬來到陣中,不與華雄搭話,上來就是殺招。
帳內諸侯聽的內心一陣焦急,正想命部下前去探明戰況,只見關雲長身跨戰馬,手提華雄人頭拋在地上。來到帳前,先前斟的酒餘溫尚在。
自此一戰,關羽關雲長的大名在每一位諸侯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各路諸侯陣中的猛將也不是吃素的,能將華雄斬落馬下的就有四位。
吃瓜看戲的四位高手
首先一位就是開頭提到的的先鋒孫堅,此人武藝高強,性格豁達,有勇有謀,曾攻取會稽雄踞一方,鎮壓黃巾起義擴大勢力。
此前敗陣原因有二,其一為袁術聽信手下建議,斷了孫堅的糧草,使孫堅臨戰分身乏術;其二為華雄聽取李肅的建議,在孫堅營地尚未牢固時偷襲
。孫堅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才堪堪被華雄擊敗。但論單打獨鬥,華雄絕不是有著“江東猛虎”的孫堅的對手。
此次孫堅不出戰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作為諸侯之一,統帥整個軍隊的人,親自下場與地方部將對壘,有風險不說,身份上就差了一大截。
然而剩下三位則都是曹操的部將。由此可見曹操後來能擁有雄厚的實力不是沒有道理。
夏侯惇是曹魏勢力的重要部將,在官渡之戰中不斷迎擊袁紹的進攻,並在曹操部隊陷入危機時挺身而出,穩住軍心,最終曹操大獲全勝。
赤壁之戰中侯惇率領部隊參加了曹操對孫劉聯軍的進攻,並在赤壁城下與周瑜、黃蓋等人進行多次交鋒,展示了非常出色的戰鬥技巧。最終帶領殘部突圍成功。
長坂坡之戰中夏侯惇擔任曹操部隊的主帥,率領大軍前往長坂坡追擊劉備。雖然他未能擊敗劉備,但他在戰鬥中表現出色,展示了精湛的戰鬥技巧和勇氣。夏侯惇追隨曹操多年立下汗馬功勞,有著“獨目將軍”的稱號。
夏侯淵從很早就開始追隨曹操。夏侯淵率領曹操的主力部隊參加了赤壁之戰,他與周瑜等人進行了多次交鋒,並展現了精湛的軍事指揮和勇氣。然而,在火攻下,夏侯淵的大部分部隊被消滅,他本人也身受重傷,但仍帶著殘兵突圍成功。
在祁山之戰中,夏侯淵率領曹魏軍隊迎擊蜀國的大軍。他充分發揮了騎兵的優勢,進行多次騷擾和攻擊,在戰鬥中表現得異常勇猛,最終大獲全勝。
曹洪作為曹操的從弟。官渡之戰中擔任前鋒立下汗馬功勞,在合肥之戰中擔任中軍大將,率領部隊前往阻擊孫權的進攻。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指揮才能和勇氣,在戰鬥中屢次奇襲敵軍,並最終成功地戰勝了孫權。
在樊城之戰中擔任曹仁的副手,隨同曹仁率領部隊與關羽軍隊進行殊死搏鬥。在多次戰鬥中,曹洪都表現出色,尤其是在關羽對曹仁造成重創後,他挺身而出,帶領部隊頂住了關羽的進攻。
關羽溫酒斬華雄是經典的個人英雄主義的代表事件,此戰使得關羽聲名大噪,曹操也從此開始產生對關羽的愛才之心,此後多次與關羽示好。
但重情重義的關羽始終忠於蜀漢,一心匡扶正義心繫天下黎民百姓。反而更加使得關羽成為三國演義中成為獨特而又立體的人物,成為中國歷史上忠義的代名詞。
然而從另一個視角來看,演繹小說中塑造的人物有著作者獨特的理解,而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有著無數的英雄兒女傲立潮頭。
他們可能沒有名震天下的知名度,但有著驚人的武力和謀略。但也是因為這些人,小說中的主角才不寂寞,小說的劇情才更加吸引人。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關羽溫酒斬華雄這四位不出手的高手,每一個都有其不出手的原因,無數人物的選擇才造就了今後的故事發展,試想如果其中一個搶先出手搶了二爺的風頭,那麼三國演義的故事又會是怎樣展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