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帶來了浩瀚如煙海的APP,而諸如觸手可及的拍照和視頻拍攝以及愈發精美的手機遊戲,更是順勢讓智能手機的存儲空間不斷攀升,從早期的16GB/32GB、到64GB,再到128GB、256GB、512GB,甚至1TB的規格現在也都已不再罕見,當下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的空前繁榮也使得手機中的APP變得越來越多。
由此也導致了手機存儲空間不夠用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痛點。
雖然花更多的錢去購買更大容量的存儲空間,是最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但畢竟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消費者的錢包並不是無限的。而為了讓智能手機被更高效的利用,谷歌方面也出招了。
日前據開發者論壇XDA中的爆料信息顯示,谷歌方面準備在Android系統上推出自動存檔(App Archiving)功能,其將允許應用以新的形式保留在手機上,同時刪除高達60%的佔用空間。
具體來說,自動存檔功能其實是通過系統來判斷應用的使用頻率,其中極少被打開的應用就會自動將部分內容從設備上移除。但這個功能並不會卸載應用、也不會刪除用戶的個人數據,而是通過刪減應用的某些功能組件、並將這些功能組件存檔,讓應用所佔據的存儲空間可以減少近60%。如果用戶想要再次使用這個應用,則只需點擊圖標重新下載即可。
根據極光方面去年秋季發佈的《2022年三季度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移動端網民人均安裝APP的數量已從2019年的59個攀升至74個。再加上國內市場的現狀,諸如微信、抖音、QQ、支付寶這類超級APP也已經是大幅佔據手機存儲空間的推手,所以也導致用戶手機中留給其他APP的空間愈發有限。而Android的自動存檔功能則會讓部分用戶從此擺脫“存儲焦慮”,幫助用戶更好的管理自己手機中的應用和存儲空間。
其實不僅僅是用戶需要這個功能,開發者同樣也需要。畢竟手機的存儲空間是有限的,所以這也導致能夠安裝的APP並非無限,所以往往就會涉及到取捨問題。比如說在自動存檔功能應用前,手機中的存儲空間要被佔滿前,用戶肯定會選擇性的刪除一些自己並不常用的APP,而手機廠商在系統中內置的個性化功能更是會告訴用戶每一款APP的使用時長和上一次打開時間,由此自然就會有部分開發者的應用被用戶刪掉。
事實上,自動存檔功能也是谷歌學習iOS的結果。此前早在iOS 11上,蘋果方面就推出了“Offload Unused Apps”,其作用就是當用戶開啟後,系統會將一些長時不使用的APP自動移除,但系統會自動將用戶數據檔保存下來,方便日後需要重新安裝時再啟用。
但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應用都支持自動存檔功能。根據谷歌方面的說法,開發者如果想讓自己的應用支持自動歸檔功能,就必須使用App Bundle格式。
App Bundle(簡稱ABB)則是谷歌在2018年推出的開源應用安裝包格式,並且早在2021年8月谷歌方面就已宣佈,所有提交到Google Play的新應用必須採用AAB格式,不再允許使用APK格式。
App Bundle其實就是自動存檔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它將傳統的Android APK文件拆分為三個部分,即提供了應用的基本功能Base APK、適配當前屏幕分辨率資源的Configuration APK,以及包含應用中某項功能代碼和資源的Dynamic feature APK。
這一設計相信許多網遊玩家會很熟悉,因為為了減少資源開銷,網遊往往都是隻會渲染出角色附近的場景和物品,而玩家視角之外的世界則是空白的。而谷歌的策略,就是大多數用戶其實是對APP的功能是有所取捨的,被冷落的功能就可以放在Dynamic Feature Module,直到需要使用時再下載。順著這一思路發散,自動存檔功能就相當於是讓低頻打開的應用只保留一個骨架,到了真正要用時再向其中去填充內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App Bundle和自動歸檔其實是谷歌的“陽謀”,因為兩者與Google Play是高度捆綁的。沒錯,一旦用戶需要使用被自動歸檔功能判定為不常用的APP時,如何將被刪除的60%內容重新下載到手機裡呢?必然也只能通過Google Play來實現,畢竟其他的應用下載渠道可不知道這款APP裡哪些模塊被刪掉了。
當然,自動歸檔功能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例如怎麼判定應用的使用頻率到底是高、還是低呢?畢竟不同於iOS上的Offload Unused Apps,這一功能在Android上是“自動”的,所以也就導致瞭如果判斷失誤,就可能會誤判應用的使用頻率,將一些實際上需要保留在設備上的應用存檔。
所以總的來說,應用自動歸檔雖然是一個對用戶有益的功能,但同樣也需要谷歌不斷優化和改進,才能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
用“光學”對決“計算”,小米要重新定義手機影像
“把手機做成相機”的小米13 Ultra,就是字面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