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文章 | 聚焦四個方面提升服務水平

新一年衛生健康各項工作徐徐鋪展開來,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是其中重要一項。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關鍵是把能力建設放在更突出位置。然而,能力提升是個慢工細活,既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更要講究方式方法。在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過程中,需要突出“四個能力”,精準發力。  

“建高峰,築高原”。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作為深化醫改的試驗田,以及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的新方式,被各方寄予諸多期待。無論是國家醫學中心還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並不只是從一家醫院到一箇中心名稱的轉換,它是新事物、新模式,有新功能,需要邊幹邊學,邊幹邊總結。因此,在增加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數量的同時,要完善“揭榜掛帥”管理考核、動態調整機制,打牢“雙中心”發展的地基。  

增強農村衛生服務能力。近年來,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患者雙向轉診、強基層等都結出了碩果。當下,需要乘勢而上,繼續完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這不僅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中辦、國辦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指明瞭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接下來的發展方向。頂層設計的落地,需要將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納入鄉村振興有關督查考核,推動建立省級統籌、市負總責、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更需要持續推進一些被實踐檢驗、被歷史證明的好做法,比如“千縣工程”、加強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組團式”援藏援疆援青和支援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人民醫院等工作。  

全面加強基層衛生健康管理本領。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將“以基層為重點”放在首要位置。各地真抓實幹,也取得了積極進步和明顯成效。但是,一些地區對“以基層為重點”重視不夠,基層衛生髮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有針對性、高質量地落實“以基層為重點”,在怎麼幹的問題上,國家層面已經給出了諸多有效路徑,比如“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社區醫院建設、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評價和試驗區建設等。在實踐中,需要圍繞百姓需求,全面加強基層衛生健康管理本領。  

提升醫療質量和專科水平。增加優質服務供給,需要以時時放心不下、久久為功的態度,持續提升醫療質量和專科水平。對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來講,精進質量、提升專業化水平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需要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比如,加強精神、兒科、麻醉等薄弱科室建設;優中擇優,進行臨床專科能力評價;及時回應老百姓新需求,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等。  

能力是在不斷創新、拓寬邊界、擔當作為中鍛煉出來的。只有增長才幹,淬鍊本領,才能不斷對接好老百姓的多層次衛生健康需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