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的大事記 |
1929-1933 |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 |
1931 |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
1932 |
1932年,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
1933 |
1933年1月,德國總統興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為政府總理,法西斯獨裁統治在德國建立起來,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 |
1934 |
1934~1937年,美國連續出臺三個中立法案,規定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戰雙方輸送軍火和戰略物資。
|
1935 |
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宣佈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10月,意大利軍隊不宣而戰,悍然入侵非洲東北部的埃塞俄比亞。(1936年5月,意大利軍隊攻陷埃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不久,正式宣佈吞併埃。 1941年,在盟軍幫助下,埃塞俄比亞獲得解放。) |
1936 |
德國出兵佔領萊茵非軍事區。 1936年,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初步建立起軍事法西斯專政,亞洲也出現了世界大戰策源地。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1936年7月-1939年3月,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1月,德日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在德意共同干涉西班牙內戰的過程中,意大利也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結成了“柏林一羅馬一東京軸心”。 |
1937 |
1937年,近衛文磨上臺組閣,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畢加索創作《格爾尼卡》 (西班牙內戰期間,二戰前,二戰爆發於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 |
1938 |
3月,德國出兵吞併了奧地利,撕毀了《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奧合併的條款。 1938年9月,英、法、德、意,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把蘇臺德等地區割給德國。(綏靖政策的頂峰)。 |
1939.9-1945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39 |
3月,德國吞併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4月起,英、法、蘇三國就締結同盟條約展開談判。8月,英、法、蘇把談判的重點轉到急需解決的軍事問題上。最終,談判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結果,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最後一次努力歸於失敗。 1939年8月,蘇德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9月1日,德軍向波蘭大舉進攻。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戰全面爆發。 華沙於9月底淪陷。蘇聯趁機向西擴展疆域,佔領了波蘭東部地區。 11月,美國國會通過新的《中立法》,允許其他國家在現金購買、運輸自理的條件下,購買美國武器。 |
1940 |
4月,德國攻佔北歐的丹麥、挪威。5月,德軍對荷蘭、比利時發動進攻。荷蘭、 比利時先後投降。此時德軍擔任主攻的裝甲部隊突破阿登山區,繞過馬奇諾防線,進入遼闊的法蘭西平原,兵鋒直指英吉利海峽,將英法聯軍主力圍困 於法國東北的敦刻爾克。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6月,德軍對法國發動總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 6月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執行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 9 月,德國被迫不定期推遲“海獅計劃”。希特勒的侵略計劃第一次未能得逞。 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結成三國軍事同盟,(第二年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相繼加入。) |
1941 |
3月,美國通過《租借法》,授權總統可以向“對於美國防務至關重要的”國家出售、轉讓、交換、出借軍事設備和其他物品。 同時,美英兩軍參謀人員制訂計劃,確定了美國參戰後“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 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大。 蘇德戰爭爆發後,英美立即宣佈支持蘇聯。 8月14日,羅斯福和丘吉爾發表了《大西洋憲章》。 9月,蘇、美、英在莫斯科簽訂關於美英以武器供應蘇聯的第一個議定書。三大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聯合行動。 9月底,德軍向莫斯科發動進攻。12月初,蘇軍大舉反攻,莫斯科之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德軍“閃電戰”的破產。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真正的世界規模。 |
1942 |
1942年元旦,26個國家的代表齊集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1942年6月4日,日軍向中途島發動進攻。中途島戰役後,日本開始喪失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太平洋戰爭出現轉折。 7月,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11月,蘇軍發起反攻,1943年2月,蘇軍發起最後進攻,德國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沒。它不僅使蘇德戰場局勢發生了根本轉折,而且對推動整個反法西斯戰局的變化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1942年,北非德意軍隊進逼阿拉曼,開羅告急。10月,英軍發動大規模反攻。北非戰場的形勢也發生了轉折。 1942年8月,美軍奪佔所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從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11月,美英聯軍在西北非實行代號為“火炬”的兩棲登陸。 |
1943 |
5月,被困於突尼斯的德意軍隊投降。北非戰事勝利結束。7月,盟軍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 意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政府垮臺。法西斯軸心國開始瓦解。 7月,德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力圖消滅庫爾斯克地區的蘇軍主力。蘇德在普羅霍羅夫卡地區發生了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德軍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 10月,蘇、中、美、英四國共同簽署的《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個新的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1943年11月,美、英、中開羅會議,簽署了《開羅宣言》。 開羅會議後,蘇、美、英在德黑蘭(伊朗首都)舉行會議。 |
1944 |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地登陸。 8月,巴黎光復。 |
知識框圖
重點問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