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7年新課標課程標準,綜合近幾年文綜歷史部分特點及近幾年新高考地區省份的複習計劃,結合我校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及學生學習情況,整合各地高考歷史習策略,特制訂我校高三歷史教學最後五十天計劃如下。
一、高三歷史複習的特點
高三歷史複習一般都要經過三輪複習,每一輪複習都有每一輪複習的側重點。第一輪複習是對根底知識的全面系統複習,需要學生紮紮實實的抓根底;第二輪專題複習,需要學生從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方面組合知識,力求融會貫穿;第三輪實行綜合、模擬考試,查缺補漏,強化訓練。
二、高三歷史最後50天覆習策略及安排
根據我們高三歷史組的情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如下的複習策略:
第一,三輪複習務必規劃、落實五項工作
1、大事年表、基礎主幹知識的編制及日瀏覽
2、近五年高考試題演練(2卷、乙卷、山東卷)
3、師生共同完成新教材拓展部分知識歸納(筆記整理)
4、再熟識高考三大題型解題策略、技巧並賦予真題訓練
5、歷史週年、時政問題的隱形聯繫總結及預判
第二,鑄牢必備基礎知識
1、背誦中外橫向對比式的歷史年表
2、落實重要歷史時期的階段特徵
3、看你百遍都不厭卷—–迴歸你曾熟悉的舊教材
4、編制主幹、高頻考點的簡練提綱並背記
5、學生自繪立體知識體系(古今對比 、中外對比)
三、練就應試的關鍵能力(尤其歷史解釋、新情境)
1、選擇題的七符合原則
(時背、史實、要求、題幹、邏輯、程度、範圍)
2、41題史料解析題的五個意識
(材料、問題、模板、所學、角度)
3、以高考題為素材加大解題規範性的強訓
第三,關於42題、歷史小論文寫作
1.題型務求變、求異、求全、練到位!
2.不必用去年42題的格式訓練
3.基本模式(三段論)不變並應加強。
4.解題中做到四合(合主題、合材料、合己長、合要求)
5.加強論題表達、結論環節的技術性指導
(歷史哲學、唯物史觀、家國情懷、經驗教訓、歷史本質)
6.一週練兩個題即可(單項練與整體練結合)
第四,靈魂與素養的結合—-關於熱點問題
處理設想:隱寓的靈魂應注意:積極向上、理性的歷史思維,家國情懷,多元一體的民族觀文化觀,正確的國家觀、社會觀、世界觀、文明觀、勞動觀 、道德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生態觀、四個自信、五個認同、價值觀、人生觀、法治觀,這些東西不是不考,是隱寓題中!
素養才是硬道理: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新情景意識才是解決歷史問題的主要素質和學養,解題中體現更明顯。
此外,還需要關注這些以下熱點:
|
序號 |
熱點考點突破 |
|
1 |
中國百年考古及簡單的考古學理論,史料、史學研究的基本理論與功能。 |
|
2 |
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制度自信) |
|
3 |
全球抗疫(結合新教材)、中國古代經濟 |
|
4 |
辛丑、辛亥、新政、民國、祖國統一、一國兩制、92共識、鄭成功收臺 |
|
5 |
古今中外歷史上的經濟發展與環保問題(低碳減能) |
|
6 |
糧食儲備與安全(結合新教材) |
|
7 |
法律與教化(結合民法典與新教材) |
|
8 |
美元地位變化與美國經濟(布系、1973) |
|
9 |
古代中國邊疆及民族治理、西藏解放與改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
10 |
中外歷史上的基層鄉村社會治理 |
|
11 |
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六中全會、十三屆四中全會 |
|
12 |
1991加入APEC、小平談話、十四大、入世、全球化及逆流 |
|
13 |
一戰、歐洲安全問題、二戰、冷戰、北約、美蘇爭霸(古巴導彈危機) |
|
14 |
中美關係(1972)、中日關係(9.18)、1971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
第五、關於新教材的運用
1、平行班學生手頭有新教材(綱要上、下)
2、尖子班學生手頭有五本教材,鼓勵自覺閱讀 。
3、重點單元教師指導學生標讀(如:中國古代史,社會治理,鄉村管理, 海路大通及影響,祖國統一與邊疆民族交融,黨史,大國關係與國際格局)
4、以舊為主,以新為輔
第六、具體形式下的複習備考
1、給出具體內容,掌控節奏 、突出功效,避免拖著講。
2、精講多練、學生主體(研討)、有鞏固總結。
3、民主提問,肯定表揚為主,客觀理性批評為輔。
4、為防疲倦和監管易疏,學生應有讀、有寫、有講、有問、有思。
5、重點問題輔以簡練課件(3~~5個PPT即可)
6、突出唯物史觀、注意評判的合理性、客觀性、適度性,保護好 自我。
第七,答題技巧培養
1、時刻注意材料、所學、所講三合一 (材料第一,所學第二)。
2、角度多,要點全,思維散,審準主題,設問筆讀兩遍。
3、表述完整,一點一述。
4、按問號、分值作答,答多少有數。
5、讀透、全、準材料,不丟一字一圖,掌握命題者意圖。
6、答題條理規範:序號化、要點化、段落化、歷史專業術語化,突出關鍵詞。
7、只有不對的、不全的,沒有不會的,不空一題一問、給自己個得分機會。
8、認真審題,尤其選擇,關鍵詞、句,最後一句,捕捉多個有效信息。概括題幹整體思想、時間、轉折句、選項對比、選項與題乾的邏輯雙推。
9、儘量留出點檢查、完善的的時間,檢查低級錯誤,後想到的完善進去。各科留出二分鐘核對卡上選擇題,大題應慢讀快寫。
10、把材料及有效信息閱讀、分析、利用到極致。
11、良好的應試心態:眼尖、心靜、手快、腦活,嚴謹中透著靈活!冷麵殺手的心緒,敢於亮劍的意識
12、信心、勇氣、理性、意志、膽識貫穿考試始終。
三、50天具體備考計劃如下:
|
時間 |
複習內容 |
|
三輪複習,按照課程標準,迴歸五本教材,深挖史料閱讀信息 |
|
|
4月13日 |
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與初步發展——先秦、秦漢 |
|
4月14日 |
中國古代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 |
|
4月15日 |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 |
|
4月16日 |
工業文明衝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兩次鴉片戰爭後的中國 |
|
4月17日 |
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爭後的中國 |
|
4月18日 |
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
|
4月19日 |
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 |
|
4月20日 |
改革開放新時期——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的滄桑鉅變 |
|
4月21日 |
自主複習中國史,測試 |
|
4月22日 |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頭——古代希臘、羅馬 |
|
4月23日 |
近代西方文明的興起——工業革命前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 |
|
4月24日 |
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於發展——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 |
|
4月25日 |
20世紀現代化模式的探索——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
|
4月26日 |
二戰及二戰後世界的發展演變——兩種社會制度的共存與競爭 |
|
4月27日 |
自主複習世界史,測試 |
|
二.圖冊複習:堅持左圖右史原則,根據圖片信息解讀與圖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
|
|
4月28日 |
剛要上冊圖冊。看政權機構組成、政治形勢圖(疆域圖)、重大政治事件的實物照片、國際外交場景圖片、二戰後國際關係圖。主要看圖片標題與相關文字說明、隱含的歷史信息,疆域圖要注意四個端點,最好能說出圖片的名稱,具體人物圖片可以不看。 |
|
4月29日 |
剛要下冊圖冊。中國古代要關注生產工具、耕作方式、經濟形勢、手工業與農業生產生活圖、社會生活變遷圖(重點)、做到看到圖片即能說出名稱。中國世界近現代史要重點關注能體現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大發明、工具,經濟結構、發展趨勢圖,重要國際經濟機構會徽等。 |
|
4月30日 |
選必史圖冊(1)。儒家思想主要著作、古代科技發明、書法繪畫、近代報刊雜誌、毛澤東著作、新中國的科技教育。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圖,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圖。分析圖片形成的原因。 |
|
5月1日 (放假返校後下午及晚上看) |
選必史圖冊(2)。一戰前大國關係圖、一戰中主要戰役圖、戰爭整體形勢圖、戰後世界形勢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領土變遷圖、大危機與世界戰爭策源地、中國抗戰下的形勢圖、二戰前的局部反法西斯、二戰主要戰役圖、四次中東戰爭、聯合國相關圖。關注戰役雙方態勢與圖例說明。 |
|
5月2日——4日 |
複習自選,看第一、第三板塊中的自選內容及下發的複習提綱。重點關注宗教改革、商鞅變法、明治維新;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皖南古村落等 |
|
三.綱要內容的複習,根據複習指導並要學會捨棄 |
|
|
5月5日 |
綱要上冊第一課“家天下”開始、“分封制與宗法制”(早期政治特點);第三課“行省的設置”;第四課的“軍機處及密摺制”;專題二第一課三大不平等條約內容、列強侵華戰爭簡表;第三課抗戰時期的主要戰役順序 |
|
5月6日 |
綱要上冊第六課中華民國成立;第十課中共一大、國民革命;“一國兩制”的構想、海峽兩岸關係的進展; |
|
5月7日 |
因為5月模擬考試,自主複習7、8兩天整體複習 |
|
5月8日 |
小密室的演變、“制約權力、平衡利益的憲法”、德意志帝國憲法;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
|
5月9日 |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冷戰的影響;歐洲政治一體化、迅速興起的日本、發展中國家的呼聲;鼎足之勢話西方。 |
|
5月10日 |
大禹和他的繼承人;先進的冶金技術、陶瓷業的成就;富商大賈周流天下,商業都會的崛起; |
|
5月11日 |
重農抑商,海禁政策;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在鬥爭中求發展;必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
|
5月12至14日 |
中世紀的歐洲、亞洲、美洲;新航路的開闢及影響; |
|
5月14日 |
曲折發展的十年;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
|
5月15日 |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大眾報業和廣播影視的普及;文明的鏈接;殖民霸權的角逐; |
|
5月16日 |
世界市場的孕育和成熟;電氣時代的來臨、世界連接為一體;實施新政、渡過難關; |
|
5月17日 |
克林頓的“新經濟”、聯邦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搖擺不定的赫魯曉夫改革、逐漸停滯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
|
5月18日 |
資本主義世界的新變化 |
|
5月19日 |
百家爭鳴及主張;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與朱熹理學的精神價值、李贄的反正統意識、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古代中國戲劇藝術 |
|
5月20日 |
元曲與市民社會、明清小說的人情世界;睜眼看世界;新文化運動的意義;社會主義教育的興辦 |
|
5月21日 |
科研的起步與國力的展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專題六第一課蘇格拉底的智慧;第二課“與上帝直接對話”;第三課呼喚民主和自由;第四課盧梭對“理性的”質疑、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的發展 |
|
5月22、23日 |
馬龍區統測考試,根據考試安排自主整體複習 |
|
5月24日 |
驅走烏雲的太陽;第三課科與技結合的典範”;改變世界的網絡;心靈的激盪;第二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畢加索與立體派;第四課風靡全球的搖滾樂、年輕的藝術 |
|
5月25、日 |
動盪不安的世界與劍拔弩張的兩大軍事集團;第四課戰爭催生了新世界、大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第二單元第二課的凡爾賽體系的實質及其不穩定;第三課列強在亞太地區的爭奪 |
|
5月26日 |
危機衝擊下各國的選擇;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重大事件排序(按時間整理)。第八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二戰的歷史意義; |
|
5月27日 |
美蘇關係發展變化帶來的啟示;朝鮮戰爭的影響;發展中的聯合國、 |
|
5月28日 |
殖民國家的崛起及民族民主運動 |
|
四、考前一週安排,側重自主回憶,查漏補缺,樹立自信 |
|
|
5月29日 |
“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及當今世界格局變遷及兩大社會制度的發展 |
|
5月30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中國古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5月31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中國近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6月1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中國現代史與世界古代史,查漏補缺 |
|
6月2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世界近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6月3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世界現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6月4日 |
複習二輪導學案各專題的知識儲備 |
|
6月5、6日 |
看錯題集 |
|
6月7日晚 |
迴歸教材目錄整體部分,進行高度知識點概況 |
|
|
|
|
時間 |
複習內容 |
|
三輪複習,按照課程標準,迴歸五本教材,深挖史料閱讀信息 |
|
|
4月13日 |
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與初步發展——先秦、秦漢 |
|
4月14日 |
中國古代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 |
|
4月15日 |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 |
|
4月16日 |
工業文明衝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兩次鴉片戰爭後的中國 |
|
4月17日 |
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爭後的中國 |
|
4月18日 |
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
|
4月19日 |
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 |
|
4月20日 |
改革開放新時期——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的滄桑鉅變 |
|
4月21日 |
自主複習中國史,測試 |
|
4月22日 |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頭——古代希臘、羅馬 |
|
4月23日 |
近代西方文明的興起——工業革命前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 |
|
4月24日 |
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於發展——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 |
|
4月25日 |
20世紀現代化模式的探索——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
|
4月26日 |
二戰及二戰後世界的發展演變——兩種社會制度的共存與競爭 |
|
4月27日 |
自主複習世界史,測試 |
|
二.圖冊複習:堅持左圖右史原則,根據圖片信息解讀與圖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
|
|
4月28日 |
剛要上冊圖冊。看政權機構組成、政治形勢圖(疆域圖)、重大政治事件的實物照片、國際外交場景圖片、二戰後國際關係圖。主要看圖片標題與相關文字說明、隱含的歷史信息,疆域圖要注意四個端點,最好能說出圖片的名稱,具體人物圖片可以不看。 |
|
4月29日 |
剛要下冊圖冊。中國古代要關注生產工具、耕作方式、經濟形勢、手工業與農業生產生活圖、社會生活變遷圖(重點)、做到看到圖片即能說出名稱。中國世界近現代史要重點關注能體現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大發明、工具,經濟結構、發展趨勢圖,重要國際經濟機構會徽等。 |
|
4月30日 |
選必史圖冊(1)。儒家思想主要著作、古代科技發明、書法繪畫、近代報刊雜誌、毛澤東著作、新中國的科技教育。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圖,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圖。分析圖片形成的原因。 |
|
5月1日 (放假返校後下午及晚上看) |
選必史圖冊(2)。一戰前大國關係圖、一戰中主要戰役圖、戰爭整體形勢圖、戰後世界形勢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領土變遷圖、大危機與世界戰爭策源地、中國抗戰下的形勢圖、二戰前的局部反法西斯、二戰主要戰役圖、四次中東戰爭、聯合國相關圖。關注戰役雙方態勢與圖例說明。 |
|
5月2日——4日 |
複習自選,看第一、第三板塊中的自選內容及下發的複習提綱。重點關注宗教改革、商鞅變法、明治維新;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皖南古村落等 |
|
三.綱要內容的複習,根據複習指導並要學會捨棄 |
|
|
5月5日 |
綱要上冊第一課“家天下”開始、“分封制與宗法制”(早期政治特點);第三課“行省的設置”;第四課的“軍機處及密摺制”;專題二第一課三大不平等條約內容、列強侵華戰爭簡表;第三課抗戰時期的主要戰役順序 |
|
5月6日 |
綱要上冊第六課中華民國成立;第十課中共一大、國民革命;“一國兩制”的構想、海峽兩岸關係的進展; |
|
5月7日 |
因為5月模擬考試,自主複習7、8兩天整體複習 |
|
5月8日 |
小密室的演變、“制約權力、平衡利益的憲法”、德意志帝國憲法;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
|
5月9日 |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冷戰的影響;歐洲政治一體化、迅速興起的日本、發展中國家的呼聲;鼎足之勢話西方。 |
|
5月10日 |
大禹和他的繼承人;先進的冶金技術、陶瓷業的成就;富商大賈周流天下,商業都會的崛起; |
|
5月11日 |
重農抑商,海禁政策;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在鬥爭中求發展;必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
|
5月12至14日 |
中世紀的歐洲、亞洲、美洲;新航路的開闢及影響; |
|
5月14日 |
曲折發展的十年;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
|
5月15日 |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大眾報業和廣播影視的普及;文明的鏈接;殖民霸權的角逐; |
|
5月16日 |
世界市場的孕育和成熟;電氣時代的來臨、世界連接為一體;實施新政、渡過難關; |
|
5月17日 |
克林頓的“新經濟”、聯邦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搖擺不定的赫魯曉夫改革、逐漸停滯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
|
5月18日 |
資本主義世界的新變化 |
|
5月19日 |
百家爭鳴及主張;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與朱熹理學的精神價值、李贄的反正統意識、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古代中國戲劇藝術 |
|
5月20日 |
元曲與市民社會、明清小說的人情世界;睜眼看世界;新文化運動的意義;社會主義教育的興辦 |
|
5月21日 |
科研的起步與國力的展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專題六第一課蘇格拉底的智慧;第二課“與上帝直接對話”;第三課呼喚民主和自由;第四課盧梭對“理性的”質疑、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的發展 |
|
5月22、23日 |
馬龍區統測考試,根據考試安排自主整體複習 |
|
5月24日 |
驅走烏雲的太陽;第三課科與技結合的典範”;改變世界的網絡;心靈的激盪;第二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畢加索與立體派;第四課風靡全球的搖滾樂、年輕的藝術 |
|
5月25、日 |
動盪不安的世界與劍拔弩張的兩大軍事集團;第四課戰爭催生了新世界、大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第二單元第二課的凡爾賽體系的實質及其不穩定;第三課列強在亞太地區的爭奪 |
|
5月26日 |
危機衝擊下各國的選擇;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重大事件排序(按時間整理)。第八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二戰的歷史意義; |
|
5月27日 |
美蘇關係發展變化帶來的啟示;朝鮮戰爭的影響;發展中的聯合國、 |
|
5月28日 |
殖民國家的崛起及民族民主運動 |
|
四、考前一週安排,側重自主回憶,查漏補缺,樹立自信 |
|
|
5月29日 |
“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及當今世界格局變遷及兩大社會制度的發展 |
|
5月30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中國古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5月31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中國近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6月1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中國現代史與世界古代史,查漏補缺 |
|
6月2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世界近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6月3日 |
自主回憶中外通史概覽(抓住五“W”與“H”)世界現代史,結合教材查漏補缺 |
|
6月4日 |
複習二輪導學案各專題的知識儲備 |
|
6月5、6日 |
看錯題集 |
|
6月7日晚 |
迴歸教材目錄整體部分,進行高度知識點概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