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杭州娃哈哈小學博雅劇場,六年級學生趙羽舉辦了一場個人演奏會,今年9月,他將去往英國曼徹斯特切特姆音樂學校留學。
這可能是他去往英國留學前的最後一場表演。
演奏會上,趙羽同年級的同學、還有二年級的學弟們,專門由老師組織來看他的表演,因為劇場容納人數有限,150人的位置坐得滿滿當當。
大霍塔舞曲(趙羽爸爸趙路提供)
趙羽12歲,個子已經超過1米7,昨天他穿著西服戴著黑框眼鏡,表演前,他站在舞臺一側,等待同學入場。
下午2點左右,孩子們有序排隊進入到劇場。老師領著孩子們入場,提醒大家要是聽到特別美的時候才可以鼓掌,不能輕易打斷演出。
趙羽共表演了八個古典吉他學習的必彈曲目,有《鴿子》、《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西班牙小夜曲》、《帕格尼尼隨想曲24號》等。
趙羽從5歲開始學彈吉他,早就記不清彈了多少次這些曲目,舞臺上,他每彈一首曲目很是嫻熟,孩子們在臺下聽得也格外認真。
“學過音樂的人,一聽就知道。”演奏會結束 ,趙羽的爸爸趙路說,趙羽昨天有些緊張 。
趙路從事音樂行業,趙羽從小就跟他學吉他。
他說,五歲生日那天,爸爸送了他一把尤克里裡,之後就喜歡上了,幾乎每天都要彈,這些年從未間斷過。
“還好他面試英國音樂學校時發揮還不錯,不過也出現了小失誤,老師們肯定也聽出來了,然後他第二首面試曲目表現得比平時好很多。”
面試是去年線上面試的,但其實申請英國曼徹斯特切特姆音樂學校的時間蠻長了。
趙羽媽媽說,這家音樂學校很不錯,從前年開始,她就反孩子的一些演奏作品發到學校郵箱,“這兩年發了很多作品,也一直跟學校在聯繫。”
最終去年,趙羽獲得了面試機會並被錄取。
對很多學習音樂的孩子來說,英國曼徹斯特切特姆音樂學校並不陌生,“我們也瞭解過,這學校有幾百年的歷史,音樂很厲害。”
“據介紹,切特姆音樂學校建於1969年,是英國最大的音樂專科學校,也是英格蘭北部唯一的音樂學校,在音樂教育方面富有聲望。2021年該校與中國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共同創立了全英首所“中文音樂教室”。切特姆圖書館建於1653年,馬克思、恩格斯曾在此查閱圖書資料,研究革命理論。圖書館現在仍保存著兩位偉人當年用過的書桌。”
—-(中國駐英國曼徹斯特總領館教育處官網)
按照計劃,趙羽將在今年9月進入切特姆音樂學校學習。
“那邊老師說了,直接可以進入七年級就讀,不需要進行預科,他們學校招收的是8歲到18歲,現在也才300個學生,每年也就收30個學生左右,基本是小班教學。”
據國內相關音樂留學專業網站介紹,進入到該學校的學生,通過主樂器和第二樂器是一對一進行教學,但同時每年還有合奏排練、練習和學術性音樂課。
“我這邊瞭解的是,學校每年給每一位學生提供一次獨立的個人表演音樂會。”
趙路打算,想讓趙羽提前去英國,“先在那邊報名參加學校的夏令營,熟悉下同學或環境,對他以後學習有幫助。”
趙路說,目前打算讓孩子獨立在國外生活。
“我們一貫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而且目前他獨立性還不錯,另外我們不去國外陪孩子的一個原因是生活費太貴,不是我們這樣工薪階層能承受的。”
趙路說,孩子因為在面試期間表現還不錯,也獲得了學費中20%的獎學金。“學費其實蠻貴的,但孩子即便通過了,做父母也要支持。”
娃哈哈小學西洋樂團吳老師說,趙羽是她知道的學校第一位小學一畢業就直接去國外就讀音樂專業的孩子。
“之前我們學校的管弦樂團裡也相繼有幾位小朋友,音樂專業很不錯,有考去了上音附小的,也有現在讀了高中後正在準備出國留學的,這樣的孩子在我們學校還是屢見不鮮的。”
“我們學校還是蠻注重孩子特色教育,尤其是學生的藝術特色,這次不僅給趙羽單獨開了演奏會,之前也對別的孩子開過。”
對於有藝術或音樂有天賦的孩子,除了去國外留學外,在國內通常有兩種選擇,一個是按部就班,讀初中、高中然後考取國內音樂院校的相關專業,還有一種就是讀國內音樂院校的附中附小,然後考取音樂學院的。
“不管如何選擇,只要適合孩子就好。”
就像趙羽的英語口語一樣,趙羽媽媽從小就在注重培養。
她說,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適合的教育方式,趙羽從小走的路不能適合所有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獨特性,對其他孩子不一定有借鑑意義。”
趙路也說,自己和趙羽媽媽的教育想法相似,所以對於孩子獨立在國外讀書這件事上,從來沒有過猶豫。
“雖然也擔心,但我們的主張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性,作為父母的最大責任是要正確引導,其他就看孩子的天賦和努力,而我在趙羽身上看到了他對吉他的天賦,加上他也喜歡,於是這些年就慢慢培養他。”
而所以選擇目前出國留學,趙路也提到了另外一點。
“讓他出去多看看,也是因為在我目前看來,已經沒辦法給他在吉他或音樂造詣方面更大的提升了,將來的路更多要靠他獨立走下去了。”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董呂平
看完了新聞,
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今天的佩琦說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