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師興
伏羲之地、兗州之域、少康之家、鄒魯之邦、孔孟之鄉、李白之居、運河之珠,如此多的頭銜堆疊的城市,卻是如今名氣不大的濟寧。濟寧在秦漢以前和元明清時代,對中國的影響力都無與倫比,濟寧菜味道尤其棒,運河沿線四方交匯,菜都差不到哪裡去,濟寧菜、徐海菜、淮揚菜皆大司馬所喜也。
請輸入標題 bcdef
本文歡迎轉載。
文史宴“名城巡禮”徵文大獎賽,誠邀各位讀者參加!
名城巡禮(稿件發完之前歡迎繼續賜稿)
蘇浙的朋友們相當給力,果然是經濟發達之所:
吉林:四平
內蒙古:呼和浩特
寧夏:銀川
青海:西寧
西藏:拉薩
湖北:宜昌
廣西:合浦
海南:
臺灣:
法國:巴黎
斯里蘭卡:康提
東海明珠、北方明珠、東方之珠……
在我國,重要的海域、湖泊及河流周邊多分佈有明珠型城市。之所以被稱為“明珠”,因為其經濟文化的區域影響力極大。
對於成功申遺的京杭運河而言,鑲嵌在兩岸的明珠型城市眾多。坐鎮運河兩端的京杭兩大城市理所應當地被運河光輝環繞,沿途的揚州、天津、淮安等城市無不奮力大搞運河主題基建,大講運河故事。其中,運河所流經的魯南地區就有一顆“運河明珠”。
濟寧,可謂與運河共興衰的城市。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濟寧就著手以京杭運河為主題塑造城市形象,並以“運河明珠”、“運河之都”的形象示人。從那時起,一系列以“明珠”命名的基建項目陸續上馬,並保留至今日。誠然,當今濟寧的經濟文化輻射程度有限,但提及往事,濟寧絕對是被光環加持的城市。
也可以說,縱覽華夏文明史,濟寧是一顆最亮眼的明珠。
濟寧可查詢歷史能追溯至史前時期,至元時得“濟寧”之名,至明清時的影響力達到高峰,而後衰落。
按當今行政區劃,濟寧由兩區(任城、兗州)、二市(曲阜、鄒城)、七縣(金鄉、嘉祥、魚臺、微山、泗水、汶上、梁山)組成。每一個市區縣均有自己的歷史印記,共同構成一部濟寧大歷史。
濟寧行政區劃
上古:伏羲、少康與濟水
1
關於華夏文明,不得不提姓氏淵源。某種層面上,姓氏、血緣、宗族不同時期的繁衍遷徙和文化交融構成了華夏文明的原始基因。如今,姓氏已成為增強海內外華人文化歸屬感的重要紐帶。
中華文明有史記載最古老的姓是“風”。根據《帝王世紀》和《竹書紀年》所書,三皇五帝之首包羲伏羲氏的父親燧人氏就為風姓,伏羲氏隨父姓風,其義妹、妻子女媧氏隨夫姓風。沒錯,傳說中這兩人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並被尊為人文始祖,地位尊崇。
伏羲後裔同為風姓,並衍生出伏、宓、任、宿、顓、須、程等姓氏,其中以任氏人口最多,並與濟寧有著不解之緣。相傳,太昊伏羲氏後代的一個氏族部落寄居在濟寧任城區一帶,被稱為“有仍氏”。
傳說中的夏朝的建立後,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其中之一的兗州即覆蓋濟寧地區,當今濟寧仍保留有兗州地名。作為太昊伏羲氏後裔,有仍氏在夏朝成為“所封國”。
傳說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生活腐敗,只顧遊獵,不理政事。即位一年的太康便在遊獵時被后羿奪去國政,史稱“太康失國”。失國後,生於有仍氏的少康志在復國,在同姓部落斟灌氏與斟鄩氏的幫助下,與夏后氏遺臣伯靡等人合力,恢復了夏朝的統治。
少康大有作為,史稱“少康中興”。因有仍氏疆域很,實力強,作為“少康中興”的重要根據地和少康出生地,這裡被賜名“任國”。
任國是典型的風姓之國,為《左傳》中記載的“任、宿、須句、顓臾”四大風姓之國之首。《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臷:“仼、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可見,任、宿、須句、顓臾這四個風姓古國主要掌管伏羲與濟水的祭祀事務。任國居民世代依濟水而生,以任城為中心,經歷夏、商、週三代,一直存續至戰國末期。任城區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實際上,任、宿、須句、顓臾這四大風姓之國均位於任城周邊一帶,疆域遍及鄒城、微山、泗水一帶。如今,濟寧大部分地區都留有關於伏羲的傳說和遺蹟,從鄒城嶧山女媧補天的傳說,到泗水古雷澤華胥故里的故事;從任城祭祀太昊伏羲鳳凰臺遺址,到鄒城郭裡羲皇廟遺址,再到微山兩城伏羲廟,種種證據表明伏羲應出自山東境內,而非一些史學家提出的關於伏羲出自甘肅天水之說。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任城鳳凰臺。直到唐朝,鳳凰臺仍是人盡皆知的太昊伏羲祭祀場所之遺蹟。詩人李白在《任城縣廳壁記》中提到:“青帝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故里”。這裡所提到的太昊之遺墟實為鳳凰臺。
如今,鳳凰臺遺址仍存。在1986年的鳳凰臺考古發掘中,國家文物局考古領隊培訓班發掘出近三百件文物,並在文化堆積層中發現大量的陶簋殘片。根據《周禮·地官·舍人》記載,簋是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禮器。陶簋等大量祭器殘片的發現,驗證了鳳凰臺曾是重要祭祀場所的說法。
新修的任城鳳凰臺
經本世紀重修後,任城鳳凰臺又呈現些許崇臺巍然的景象,算是對歷史的告慰。
為何以任國為首的風姓之國選擇在濟寧紮根呢?眾所周知,人類因生產與生活之需要,選擇依水而居,並將城市依河而建。自古以來,魯南地區水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分明,事宜人類居住。其中,濟水孕育了最初的濟寧文明。
濟水,連同長江、黃河、淮河,構成我國上古時代最重要的四條河流,並被稱為“四瀆”。濟水源於河南濟源王屋山,自西向東經由河南和山東,終入海。濟水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三隱三現”,穿越黃河而不與之混淆。據《禹貢》記載:“導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菏澤),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在華夏文明中,濟水扮演了重要角色。據五代時期高道杜光庭撰寫的《天壇王屋山聖蹟敘》記載:黃帝與蚩尤在河北地區交戰,戰敗後退居王屋山,黃帝“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臺禱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於天壇。王母乃召東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黃帝依命殺蚩尤於冀,天下乃無不克,海內安然。”從此,黃帝每年八月十五日都要在濟水源頭王屋山上設壇祭天,有說法稱這是中秋節的起源。
此外,大禹所劃分之兗州的“兗”字,即來源於濟水。兗在古時寫作“沇”。在小篆中,“三點水”有時可以寫作“橫水”而放在“允”字之上。後來文字由篆書向隸書演化時,“橫水”演變為“六”,形成今日之“兗”字。
可以說,任城和兗州都由濟水而生,如今發展成為濟寧中心城區。不過,濟水卻消失了。隨著黃河多次決口改道,特別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大縱橫改道中,黃河吞併了濟水,使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僅通過沿線的濟源、濟寧、濟陽、濟南等地名保留有濟水的文化痕跡。
兩週:孔孟之鄉的人倫風骨
2
西周時期,周天子手握天下共主的威權。周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掌控能力,諸侯群雄紛爭,是為春秋時期。此後更進入暴力兼併的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彼時的濟寧大地更是上演了精彩大戲。歷經大浪淘沙,戰國時期曾屹立於濟寧地區的有魯國、邾國(後稱鄒國)、任國和郕國,其中尤以魯國和鄒國聞名,並滋養出影響後世的孔孟之道。
魯國的誕生與“周公東征”有關。西周初立,周成王年幼,周公擔心各諸侯叛變,攝政天下,而商王武庚聯合東方諸國反叛。同時,管叔和蔡叔疑心周公大權在握,即聯合武庚一起作亂。於是,周公奉周成王命,進行東征。
《詩經》之《東山》就根據周公東征背景創作,開篇寫道:“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東征之後,周公被封於中原和東方交會的戰略要地—曲阜,稱魯國。因周公要留在京城輔佐周成王,便令其長子伯禽代其在魯國執政,伯禽即為魯國首個國君。
魯國仿照西周建立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文化日益繁榮,國勢不斷強盛,在諸侯國中處於極其特殊的地位。當時的魯國疆域北到泰山,南臨徐淮,西達濟水,東臨大海。魯國和當時位於魯北的齊國成為西周統治東方的支柱力量,影響力巨大。時至今日,山東又被稱為“齊魯”,簡稱“魯”,可見魯國對後世影響之深,尤其在文化方面。
魯國十分重視文明傳承,是唯一完整保留周禮的國家,並有“周禮盡在魯矣”的說法,為著名的禮儀之邦。當年,無論想要恢復周禮的國家,還是想要學習周禮的人,必須要去魯國取經。
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聖人的思想從萌芽不斷壯大。孔子,這位被公認為“聖人”的世界級文化名人,出生於魯國,他繼承和發揚周禮,形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創建了對東亞地區乃至全球範圍具有深遠影響的儒家學說。
儒家學說重視社會現實,倡導入世,主張以“仁”為,以“禮”為準來處理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將“中庸”作行為方式,成為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之一。
孔子採用私學講授“六藝”。六藝是指儒生應當學習的《詩》、《書》、《禮》、《樂》以及《易》、《春秋》六經。其中,《春秋》就是魯國編年史,記載了魯國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歷史。
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的儒家學說在後世被髮揚光大,被無數朝代列為正統思想,“仁”也成為華夏文明延續至今的DNA。作為孔子故里,曲阜保留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孔廟,連同孔府、孔林一併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大量朝聖者。
曲阜孔廟
繼承、傳播併發揚孔子學說的人無數,百年之後的孟子即是最著名的一位。孟子是有抱負的政治家,在諸侯合縱連橫戰爭頻發時期,孟子敏銳察覺時代趨勢,以“仁”為核心,將儒家學說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國家治理主張,並推行於天下,並被後世尊為“亞聖”。
孟子出生於鄒國。鄒國與魯國並稱為“鄒魯聖地”,為文化興盛之地,今日之鄒城即因此得名,並與曲阜一樣位列濟寧地級市,濟寧亦當仁不讓地成為“孔孟之鄉”。位於鄒城的孟廟氣勢雄偉,一株株參天古樹仍守護著流傳千年的人倫風骨。
鄒城孟廟
秦漢六朝:濟寧石刻半天下
3
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廢封建置郡縣中,濟寧被劃為濟南任城縣,經濟文化影響力減弱。劉邦建立漢朝並剷除異姓王后,為了鞏固劉氏江山,開始大封劉氏諸侯國,濟寧地區設立了任城國和魯國,都城分別在今日之任城區和曲阜。
王莽篡漢,後被劉秀推翻,漢家統治得以恢復。此後,東漢莊園經濟盛行,在濟寧嘉祥地區,武氏家族實力顯赫。家族世代做官,武梁與武開明為兄弟,官至長樂太僕丞、郎中,其長子武班官居敦煌長史、次子武榮官執金吾丞。與武開明不同,武梁生前隱居不仕,讀經講學,德高望重。
在當地,武氏家族既有經濟實力,又備受尊重。不過,讓武氏家族名留千古的並不是他們本人,而是他們的家族墓地——武氏祠。
漢朝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嘉祥地區文人工匠輩出,加之山石質量上乘,石雕技藝發達,武氏祠就留有諸多舉世聞名的畫像石。武氏祠漢畫像石的研究價值涉及到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考古學、建築學和美術史等諸多領域,一直是古今中外名人專家研究的重點。
據宋代金石學家趙明誠通過《金石錄》對武氏祠的記錄,自宋代,武氏祠便進入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集古錄》中也記錄了武氏祠的兩塊漢碑。南宋金石學家洪适在《隸釋》和《隸續》中也摹刻有大部分武氏祠畫像。
元明時期,因濟寧地區屬於黃河淤積處,加之黃河的多次改道,武氏祠一帶歷經洪水漫於,令石刻淹沒地下得以完整保存。因此,金、元、明的幾百年間沒有武氏祠的任何記載,直至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金石學家黃易在嘉祥發現了一對石闕、一對石獅和武氏祠,震驚金石學界,此後關於武氏墓群石刻的著錄和評述日漸增多。
武氏祠中的漢畫像石主要分為神話傳說、經史故事和現世社會生活三部分。其中,神話傳說部分主要包括人類始祖、仙界領袖、遠古帝王、龍鳳圖騰等;經史故事主要包括帝王諸侯、聖賢名臣、孝子賢孫、義士善人等;現世社會生活則包括車馬出行、人物聚會、庖廚宴飲、狩獵捕魚、樂舞百戲、軍事戰爭、亭臺樓閣等。
武梁祠漢畫像石
其中經典畫像元素已經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的標誌性圖案,如陝西黃陵縣黃帝陵的黃帝像、聯合國水利館中的大禹塑像等。
武氏祠的造就並非偶然,實際上,濟寧是我國擁有現存漢碑、石刻、畫像石最多城市,享有“天下漢碑豐濟寧”之盛譽。在今日濟寧博物館內有一座建於民國時的古樸建築——漢碑室,主持修建者為時任濟寧教育局長王大恕。資料顯示,漢碑室內存有《景君碑》、《鄭國碑》、《武榮碑》、《魯峻碑》、《孔子見老子畫像石》,其書法均為典型的“八分漢隸”,均為漢碑之精品,稀世之瑰寶。
武氏祠漢闕
漢朝覆滅後,中原大地進入長達四百年的動盪年代,期間風雲變幻,諸雄並起,戰火連綿。曹魏時期,濟寧地區重新設郡,任城國改為任城郡(今微山縣魯橋鎮),境內同時還設山陽郡和魯郡。西晉時期,濟寧地區恢復任城國,境內還立有高平國和魯國。
到了十六國時期,濟寧先後被後趙、前燕、前秦、後燕所據。南北朝時期分別被北魏和北齊統治。在這段長達四百年的動盪年代,西域佛教帶著出世思想深入中原,令中原漢人有了心靈歸宿,亦促進胡人徹底融入漢人社會。
本著“刻於高山,永留不絕”的願望,北朝高僧及工匠青睞在山崖巨石上鐫刻佛經。因鄒城地處低山丘陵地區,海拔不高,巨石分佈,是進行摩崖石刻的理想場所,故在鄒城留有諸多摩崖刻經。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刻經皆由北朝時期僧侶書法家安道一所書,其書法融匯隸、篆、楷三種筆法,其人被譽為魏晉時的“書仙”,與“書聖”王羲之並駕齊驅;其字被後代書家稱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
如今,鄒城的北朝佛經摩崖石刻而名揚四海,尤以葛山、嶧山、鐵山、崗山和尖山最經典,舉世罕見。
隋唐五代:最尊貴的客人
4
歷史長河中,隋、唐、五代是一段繁榮而精彩的時期。從隋完成統一,到唐迅速進步,當時社會格局宏大、文化開放、經濟發達,為歷朝歷代所無法比擬。
隨著唐朝由盛到衰,最終消亡,中原地區接連出現五個朝代,即梁、唐、晉、漢、周,合稱五代,它們多繼承了大唐風韻,在文學、繪畫、建築等方面留有稀世珍品。
在隋、唐、五代時期,濟寧不屬於核心政治區域,一直保持著任城縣建置名稱。不過,伴隨著大唐開元盛世,濟寧迎來一位客人。他在濟寧留下了自己的人生足跡,而今一直被稱頌,他就是“詩仙”李白。
從唐開元二十四年起,李白寄家任城長達23年。李白對任城情有獨鍾,曾在詩文中多次提到“我家寄東魯”,任城也被稱為李白的第二故鄉。
寓居任城時,李白應時任縣令賀公之邀而作《任城縣廳壁記》,包含任城的歷史沿革、地理特徵和風土人情,更以“地博厚,川疏明”讚美濟寧的自然環境;以“香閣倚日,凌丹霄而欲飛;石橋橫波,驚彩虹而不去”讚美濟寧的城市建築;以“行者讓於道路,任者並於輕重,扶老攜幼”讚美濟寧的淳樸民風。
儘管李白寄家任城是因其家族成員在任城及附近任職當差,但這並不妨礙李白與濟寧之間的浪漫碰撞。直至今日,任城區仍然保留著李白曾經作詩洗筆的浣筆泉,以及他的曾經把酒吟詩,舉杯邀明月的太白樓。
濟寧太白樓
其實,唐代濟寧地區交通便利,曾迎來諸多達官顯貴和文人騷客,在此流連忘返並吟詩題賦。
唐開元二十五年,詩人杜甫遊歷齊趙,途經任城,看到白露節前任城古南池的秋色,有感而發,賦詩《與任城許主簿遊南池》,詩中“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菱熟經時雨,蒲荒八月天。”描繪了白露節前任城南池的秋色,並抒發思鄉之情。
今日,古南池已建為公園,亭臺樓閣、蘆蕩垂柳、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倒是懷古之好去處。
宋金:吃貨夢華錄及其沉寂
5
趙匡胤的黃袍加身終結了五代歷史,開啟了華夏民族的又一個巔峰時代,特別是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此後,都城汴京(今開封)一度成為當時世界最繁華城市,而濟寧地區則歸屬濟陽郡,與汴京文脈相通。
由於宋朝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文化的繁榮昌盛,汴京是當時名聞遐邇的美食之都。在《清明上河圖》上可見近一半建築為餐飲店,《東京夢華錄》中提到了近百種民間的美食與小吃。作為與汴京地緣相連的城市,濟寧的風土人情與之相近,傳承至今的飲食習慣亦基本一致。
按宋人習慣,凡用面所製作食品皆稱“餅”,用籠蒸而成的麵食稱“蒸餅”,後因避宋仁宗名諱,又改稱“炊餅”,即《水滸傳》中武大郞賣的炊餅。實際上,炊餅並非饅頭、包子,而是一種隔水蒸制的薄面餅,至今常出現在濟寧的大小餐廳和家庭餐桌上,為日常主食。
此外,宋人喜食羹。食羹養生,好此者甚眾,《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了百味羹、頭羹、血羹、粉羹等多種羹。與粥不同,羹的烹製需要肉類參與,以肉加五味煮成的肉汁,頗受大眾歡迎。
當今濟寧地區,人們依舊青睞食用羹類食品,尤以傳統早餐糝湯為典型。糝湯以豬骨或羊骨頭熬湯,加蔥姜,熬至乳白色,加澱粉勾薄芡,在大鐵鍋中保持高火沸騰狀。食用時,通常先將一枚雞蛋敲入碗中並打散,再用滾湯衝開,使蛋花翻滾,最後以薑末、蔥花、香菜和香油提味。初嘗糝湯,食客往往被其獨特口感吸引。
濟寧糝湯
除了羹,濟寧地區居民還偏好粥類食物。此粥非米類加水熬製之物,而是以小米麵炒至微糊後,加豆漿熬製。此粥濃如醬,喝似水,細糯滑爽,略帶糊味,食之溫胃。此粥在濟寧居民口中即稱“粥”,也稱“糊粥”。相傳,糊粥深得當時孔府衍聖公厚愛,又被稱為“貢粥”。
北宋後期,一系列社會問題引起多次民變,最為著名的就是宋江起義。其事蹟被後世不斷演繹,成為《水滸傳》的歷史原型素材。提及水滸,很多人瞬間想到梁山好漢。儘管目前無充足證據表明宋江起義發生於梁山,但濟寧梁山地區確為當時諸多民間力量的根據地。
據記載,梁山地區在宋朝時為極其遼闊的水域,且地勢複雜多變,易守難攻。據《資治通鑑》對後周之記載:“顯德六年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這是關於“梁山泊”的最早記錄。《宋史》卷九十一載:“天禧三年黃河又從滑州決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歷澶、濮、曹、鄆、注梁山泊。”可見,到北宋後期,梁山泊的水域最廣,水勢最大,形成壯觀的八百里水泊梁山。
然而,後來隨著黃河改道,水泊梁山的儲水量急劇下降,水泊和連天蘆葦早已蕩然無存,如今的水泊梁山只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小型景區,緬懷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水泊梁山
“靖康之難”爆發後,中原一帶陷入金人統治,城市迅速衰落,後經歷蒙金戰爭,哀鴻遍野。在宋元戰爭中,南宋愛國名將文天祥被俘解往大都(今北京)途經濟寧,曾留下“百草盡枯死,黃花自秋色”、“路上無行人,煙波渺蕭瑟”的詩句,可見當時濟寧地區之荒涼冷寂。
元明清:新運河推動名城崛起
6
濟寧真正得名,並迅速獲得區域影響力,始於元朝。
元初,濟寧由原濟州改為濟寧府,這是濟寧之名最早出現之時。關於此名由來,據傳因任城一帶地勢較高,可免水災,能保安寧,故為濟寧。
京杭運河雖開鑿於隋朝,但在元代興修棄洛陽而直取北京中才經過濟寧,使其成為重要港口之一。
運河開通後,濟寧土城開始興建。到明朝洪武三年,又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和修建,由濟寧左衛指揮史狄崇“易土為磚”,城高三丈八尺,頂闊二丈,周長九里三十步,垛口六百七十個,女牆一千八百處,使舊城面貌一新。明清兩朝歷五次重修,城以八卦形制四門八洞,巍峨壯觀,氣勢雄偉,成為京杭運河上的名城和重鎮。
京杭運河使濟寧成為南北地區的轉漕要地,水陸兼備的物資集散中心,是江北最大的碼頭之一。北上南下的貿易和交流促進了濟寧商業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據《濟寧直隸州志》記載,至元二十三年,通過濟寧運往京都的“漕運三千艘,役夫萬二千人,初江淮歲轉漕米百萬石於京師”。
當時,京杭運河濟寧段帆檣往來繁忙,河岸兩旁貨物堆積如山。濟寧城裡城外出現了很多商鋪作坊,還成為江南的竹器、瓷器,北方的皮毛和周圍副農產品的集散地。
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朝時期曾遊歷了中國運河沿鎮。到達濟寧後,他在遊記中讚美道:“這是一個雄偉的大城,商品與工藝製品及其豐富……城的南端有一條很深的大河(即運河)經過,河中航行的船舶,數量之多,幾乎令人不敢相信……河中航行的船舶往來如織,僅看這些運載著價值連城的商品的船舶噸位與數量,就會令人驚訝不已。”
航路開通除了帶來文化、經濟交流,更豐富了濟寧居民的味蕾。當江南大米從運往北方時,濟寧居民將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和米飯同吃,別有一番風味,後演變為今日的甏肉乾飯,成為當今濟寧首屈一指的美食。
甏肉乾飯
明朝初年,黃河兩次大的潰堤決口,淤塞了京杭運河河道,使濟寧段無法通航。為此,明成祖朱棣命工部尚書宋禮率軍、工、民、夫前住山東疏通運河。宋禮採納了汶上民間水利專家白英的建議,建造南旺分水樞紐工程,這是堪與都江堰並稱的中國水利工程的兩大奇蹟。
白英的計劃被稱為“借水行舟,引汶濟運”,從水源、水渠、分水、水量四方面解決問題。水源方面,在南旺東北戴村築壩攔水。此水壩至今仍在發揮截水灌溉作用,名為戴村壩。水渠方面,在戴村東北有汶水之岔流,然已淤塞為廢河。將此廢河稍加疏浚可作為遏汶水南流的水道,此水渠作引汶水之用故名小汶河。
分水方面,在汶河入京杭運河口處建立一座分水魚嘴,將汶水分流,七分北流,三分南流,這正是民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說的來源。水量方面,為了調節運河水量的枯旺,利用運河兩岸的湖泊、窪地蓄水,建水閘。水量太多時,通過水閘將洪水洩入湖泊;水量不足時,再將湖水放入運河,來補給運河水源。最終,南旺附近形成了安山湖、南旺湖、蜀山湖、馬踏湖、馬場湖五處湖泊,合稱“北五湖”。
汶上南旺湖
然而,往日波光萬頃,檣帆連影的北五湖景象如今已舊跡全無,汶上南旺鎮一帶成了阡陌縱橫,村莊毗密的田野,真是滄海桑田。
自工部尚書宋禮主持治河後,明政府於成化七年設河道總督,駐紮於濟寧,初名為“總督河道都御史署”,是明清京杭運河及相關河道的管理機構,明清治運司運的最高行政機關和最高軍事機關。
據記載,河道總督衙門建築有大堂、二堂、三堂。如此三堂設置的衙門規格只有部院級衙門可享受。可以說,這是唯一設在京城之外的部院級衙門。
到清朝,隨著康熙和乾隆皇帝南巡幾度駐蹕濟寧,令其名聲大震。當今濟寧老城區的許多街巷地名,如城隍廟街、皇經閣街、天仙閣街等,均由此得名。尤其是乾隆皇帝在年過半百時終於在官員們的簇擁下登上了太白樓,並賦詩《登太白樓作》時,濟寧的地區影響力幾近峰值。
當時,濟寧的管轄勢力甚至延伸至臨清衛。彼時,臨清衛同為京杭運河之重要港口,影響力巨大,據崇禎年間《總監各路太監高起潛題本》記載:“總計臨城周匝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無論南北貨財,即紳士商民,近百萬口。”
如今,行走於濟寧老運河沿岸的小巷,楊柳低垂,頗有江南氣息。竹竿巷、東大寺、鐵塔、潘家大樓,緩緩流逝老運河中彷彿倒映往昔繁華和無盡的舊夢。
歡迎參加徵文大賽,獎金十分豐厚
歡迎關注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注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