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鹹菜,大家會想到酸菜,蘿蔔乾,榨菜,橄欖菜,辣白菜等,蕨菜的種類非常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尤其是在吃早餐時,一小碟鹹菜搭配清粥,能夠讓人獲得滿足感。
在曾經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為了省錢,或者吃不到新鮮蔬菜時,只能靠鹹菜來代替,所以很多地區的人就養成了吃鹹菜的習慣。
現在人們的消費和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鹹菜依舊沒有退出餐桌,但是生活中關於鹹菜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有人說常吃鹹菜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那麼為什麼以前的人經常吃鹹菜,卻很少有人患上高血壓和癌症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們就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鹹菜是蔬菜醃製而成的食物,目前醃製鹹菜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用醋酸菌發酵,這類鹹菜有很濃的酸味。
二是用乳酸菌發酵,醃製出的鹹菜酸味比較清晰,比如泡菜,三是鹽進行醃製,大多數鹹菜都是用這種方式醃製而來的。
吃鹹菜主要的健康風險是亞硝酸鹽,在醃製蔬菜的時候,其中的硝酸鹽會被細菌當中的硝酸還原成亞硝酸鹽。
大量攝入亞硝酸鹽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後會跟氨基酸結合生成亞硝胺,亞硝胺是很強的致癌物,容易誘發癌症。
鹹菜在製作20天后,亞硝酸鹽會在氧化作用下逐漸減少,平均水平會下降到10mg/kg以下,這個時候在吃鹹菜,那麼就是安全的。
吃鹹菜的時候會導致身體鹽分攝入過量,打破體內的水鈉平衡,引起血壓升高,食鹽攝入過量還會導致腎臟負擔過重,容易誘發腎功能損傷。
為啥老一輩人因為窮經常吃鹹菜,卻很少高血壓、癌症?告訴你真相
老一輩的人能夠充飢的食物非常少,下飯的食物基本上都是鹹菜,患上高血壓和癌症等疾病的人卻很少,但是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改變,患上這類疾病的人卻增多了呢?
首先,因為當時的屋子非常匱乏,除了鹹菜,額外攝入的鹽分途徑非常少,也就是說人體每天攝入的鹽分很有限。
如今人們的各種隱形鹽分隨之增加,比如經常吃各種零食等,就容易導致鹽分攝入超標,所以患病人數增多了。
其次,老一輩的人大多都是勞動人民,需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工作環境也比較惡劣,體內攝入的鹽分會隨著新陳代謝消耗掉。
但是現在的人大多數都是辦公族,不需要從事體力勞動,所以你多餘的鹽分就無從消耗,過多的鹽分攝入,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
另外,當時的糧食比較貧乏,大米和白麵比較稀缺,老一輩的人都是以五穀雜糧為主食,五穀雜糧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夠中和鈉元素,避免體內鹽分的堆積。
但是現在的人主要是以精細白麵和大米為主,體內的鈉元素和鉀元素不能得到平衡,會導致鈉鹽攝入過剩,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過量吃鹹菜就會加重病情。
很多人從小就吃鹹菜,有時候就是饞了一口鹹菜,難道鹹菜一口都不能吃了嗎?其實鹹菜是可以吃的,記住以下這幾點,就能夠降低患癌風險。
並不是完全不能吃高鹽醃製食品,它的致癌性與導致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來自於長期大量使用,偶爾吃幾次解解饞即可,但是不要長期大量使用。
在吃鹹魚和醃肉等之前應該先焯水,藉助水分帶走一部分鹽分,達到減鹽的目的,或者在烹飪醃製食品的時候,加上一點新鮮的蔬菜平衡膳食,也能借助蔬菜中的鉀帶走體內的鈉,減少鹽分的攝入。
建議醃製半把個月後再食用醃製食品,因為亞硝酸鹽的濃度會在醃製的第2~9天達到峰值。只要在一個月之後食用,就能最大程度減少醃製食品的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