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公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況。對比4月15日中疾控公佈數據,4月14日至4月20日,新監測到12種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
2022年12月9日以來,各省份報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呈現先增加後降低趨勢,陽性人數12月22日達到高峰(694萬)後波動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檢測陽性率2022年12月25日達高峰(29.2%)後波動下降,2023年4月20日為1.7%。
2022年9月至12月上旬,全國流感哨點醫院每週流感樣病例(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數量穩定在10萬左右,流感樣病例佔門(急)診就診人數比值在2.7%至3.6%區間波動。2023年第7周(2月13日至19日)流感樣病例佔比(1.8%)開始呈現增加趨勢,第10周(3月6日至12日)達階段高峰(9.1%)後開始持續下降,第15周(4月10日至4月16日)流感樣病例佔比降至5.8%。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國共報送3299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涵蓋117個進化分支。主要流行株為BA.5.2及其亞分支(構成比64.3%)和BF.7及其亞分支(構成比33.0%)等。
其中,BA.5.2及其亞分支包括DY.2(19.2%)、DY.4(11.6%)、BA.5.2.48(11.3%)、DY.1(8.6%)、DY.3(5.6%)和BA.5.2.49(3.5%)等;
BF.7及其亞分支包括BF.7.14(22.4%)、BF.7.14.1(3.7%)、BF.7.14.5(3.0%)、BF.7.14.4(2.4%)、BF.7.14.3(0.4%)和BF.7.14.2(0.3%)等。
共監測到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603例,其中12個分支(注:下面框中標藍)系首次監測到。
4例BQ.1、4例BQ.1.1、
19例BQ.1.1.13、1例BQ.1.1.17、
1例BQ.1.1.18、1例BQ.1.1.35、
1例BQ.1.1.38、1例BQ.1.1.46、
1例BQ.1.1.53、2例BQ.1.1.66、
1例BQ.1.1.69、8例BQ.1.2、
1例BQ.1.23、2例BQ.1.8、
2例CH.1.1、3例CH.1.1.1、
1例CH.1.1.11、1例DT.2、
1例EA.1、2例EG.1、
3例EL.1、7例EM.1、
1例EU.1.1、2例FB.1、
3例FE.1、1例XBB、
4例XBB.1、2例XBB.1.11.1、
1例XBB.1.12、4例XBB.1.15、
42例XBB.1.16、5例XBB.1.16.1、
16例XBB.1.17.1、37例XBB.1.19.1、
2例XBB.1.22、22例XBB.1.22.1、
1例XBB.1.23、5例XBB.1.24、
1例XBB.1.4、109例XBB.1.5、
2例XBB.1.5.11、9例XBB.1.5.12、
2例XBB.1.5.15、7例XBB.1.5.23、
35例XBB.1.5.24、1例XBB.1.5.28、
1例XBB.1.5.32、1例XBB.1.5.36、
1例XBB.1.5.5、2例XBB.1.5.7、
2例XBB.1.9、163例XBB.1.9.1、
35例XBB.1.9.2、1例XBB.1.9.3、
1例XBB.1.9.5、11例XBB.2.3、
1例XBB.2.3.2、1例XBB.2.4和2例XBB.3。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監測到42例XBB.1.16。此前,上週(4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共監測到15例XBB.1.16(系我國首次監測到),本週已增加到42例。
XBB.1.16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重組毒株的一種,屬於XBB家族,民間取名“大角星(Arcturus)”。3月以來印度報告的序列中XBB.1.16佔比增長迅速,目前已成為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國目前流行的變異株中仍以XBB.1.5為主,但XBB.1.16和XBB.1.9.1近期佔比均上升。由於亞洲部分國家流行XBB.1.16,我國近期輸入病例中XBB.1.16的佔比增加。
但民眾無需過度擔心,4月21日,國家疾控局表示,我國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維持極低水平,未形成傳播優勢。
總體來看,北京和內蒙古以BF.7及其亞分支為優勢株;海南、山西和天津兩簇進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亞分支為優勢株。
來源:中疾控官網、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