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支付寶告別華星時代廣場,搬到了位於萬塘路18號的黃龍時代廣場B座,租下了整棟22層樓。這是當時杭州最高端的寫字樓之一,外立面採用彩釉玻璃,面朝杭州主幹道天目山路,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樓頂的“支付寶”三個大字也讓它有了支付寶大樓的名號。
當時,很多出租車司機並不清楚這裡的門牌,但都知道“支付寶”三個字,只要說“支付寶大樓”,他們就知道,來大活了!
在這裡,支付寶呆了整整12年,相當於從學前班到初中畢業。很多大家熟悉的產品就誕生在這裡,像是餘額寶、花唄,以及每個人都離不開的“二維碼”。
在這裡也發過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意外。2015年5月27日,支付寶大樓的光纜被人不小心挖斷了,造成部分用戶服務不可用。這事直接導致了大樓裡一間會議室被改成“5.27”,提醒技術小哥不能掉以輕心。
事情發生的三年後,支付寶發佈了“三地五中心金融級高可用方案”,像變魔術一樣把杭州兩個數據中心的網線剪斷, 26秒後,容災切換完成,一切恢復正常。
12年,一個輪迴,這幢樓見證了一家公司的崛起,也陪伴無數人走過青蔥歲月。
“大學時從紫金港坐車到玉泉總能路過,看到亮著的支付寶logo心想能加入這個公司就好了。兜兜轉轉終於來了,也陸續搬了幾個園區。很懷念在黃龍時代的幾年時光,是逝去的青春和不會忘卻的記憶。”
傍晚,正在發燒的佳馨(化名)轉發了這條消息並配文。在告別萬塘路18號的2023年,她多了一個身份:母親。
發出同樣感慨的,還有黃曉峰。他說當年在玉泉校區遙望支付寶的大logo,立志畢業後要加入支付寶,現在兜兜轉轉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
也有員工細數著點點回憶:“還記得16年剛入職的時候,像鄉巴佬一樣感嘆哇工牌好漂亮,哇入職培訓還發好多東西;還記得第一時間拍有支付寶logo的大樓跟朋友炫耀以後就在這裡上班了;還記得還記得電梯大排隊時候為了不遲到,硬爬21層樓梯;還記得後門後各種活動遊戲打卡…淘寶裡還存著萬塘路18號支付寶大樓2f小郵局收的地址,以後應該是再也用不到了吧。”
記得的還有很多互聯網從業者,即使他們從來和螞蟻沒有交集,也能回憶起一首叫《產品經理是條狗》的“神曲”。這是一支名為“萬塘路18號”樂隊的代表作,一聽就知道和支付寶有關。
圖片來源支付寶公眾號
這些年,這群支付寶技術產品小哥哥們也沒閒著,經常在公司的各大活動中演出,歌曲也越來越多,《叔叔西湖怎麼走》《小小的螞蟻》,以及疫情期間創作的《過早》等等。
螞蟻的樂隊也遠不止“萬塘路18號”,他們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每週還有吉他、架子鼓等培訓,很多喜歡音樂的同事們因為愛好而打破了團隊的邊界,走到了一起,堅決落實“認真生活,快樂工作”的理念。
最後一批螞蟻要搬家的消息傳出來後,江軍昌收到了很多關心:“這兩天大家確實很感慨,一些熟悉的老顧客也會關係我萬塘路那家店的生意會不會變差。”10年前,他初到杭州創業,就在支付寶大樓下開了一家“杭味麵館”。
因為面鮮料足,小小的館子一下就成了支付寶“編外食堂”。後來支付寶搬去哪兒,杭味麵館就開去哪兒。江軍昌在螞蟻元空間(就是原來的Z空間)樓下開了第二家分店,連螞蟻集團董事長Eric(井賢棟)也喜歡,來每次都點牛三寶。
“其實,我現在比較開心的事疫情三年之後,大家都能平安相見,很是親切。”經過那麼久的相處,生意只是江軍昌掛念的一部分。過完年後,他兩家店生意都明顯好起來,有些外地員工回杭州,點餐前都會先說一聲“好久不見!”
告別萬塘路,這隻螞蟻將繼續奔跑在西溪路上。其實早在2017年,螞蟻員工們陸續搬到西溪路上的元空間,2021年又有了新園區A空間。
至於住在支付寶大樓附近的市民,以後說起自己家的位置,可能需要和親戚朋友重新介紹。好在,這隻螞蟻離得也不遠,周圍的一切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劉永麗
攝影 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