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
5種可食用野菜與健康
在飢寒交迫的年代,野菜是人們填飽肚皮的救命食物;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在追求過精過細的食物後,野菜又因其味道鮮美、有特殊的營養,且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作用,同時又極少被汙染,有利於改善食物結構,而備受人們青睞。下面介紹5種野菜對身體的益處。
PART1
馬齒莧
-
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及鈣、鐵、磷等。
-
中醫認為,馬齒莧性偏寒,有清熱、解毒、消腫、涼血、降壓、利尿等功效,可以治療尿道炎、尿血、痢疾、黃疸型肝炎及婦科病。
-
民間常用其來做湯、做粥或涼拌。注意,馬齒莧對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所以孕婦要少食。
PART2
馬蘭頭
-
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摘其嫩莖葉頭作為蔬菜,故有此名。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超過營養豐富的菠菜;維生素A的含量超過番茄;維生素C含量超過柑橘類水果。
-
中醫認為,馬蘭頭性涼味辛,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春食馬蘭頭,對高血壓、咽喉炎、急性肝炎、扁桃體炎等疾病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PART3
蕨菜
-
其營養價值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譽。
-
中醫認為,蕨菜味甘性寒,入藥有解毒、清熱、潤腸、降氣、化痰等功效。經常食用可防高血壓、頭暈、失眠、子宮出血、慢性關節炎等疾病,對春季流感也有防治作用。
PART4
地木耳
-
民間稱其為“地衣”,所含膠質可吸附人體消化道殘留的灰塵、雜質,有清胃、滌腸作用。
-
中醫認為,地木耳性味平和,有滋補、益氣功效,可常做湯食用。
PART5
魚腥草
-
味苦,性微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的功效。內服可治肺熱咳嗽、咯吐膿血痰等症。
-
最普遍的吃法是涼拌,也可用來燉湯。春季取魚腥草根煎水,可止咳嗽,還可抑制癌細胞。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活到百歲的四季食養》
著 者:馬烈光